張燕妮
【摘要】高中語文教學質量是廣大師生與家長都很關注的問題。文章論述了在新理念與傳統(tǒng)教學的沖擊下,需要認真分析高中語文教學的現狀,找出問題所在,并充分發(fā)揮新課改的指導精神,取其精華,將傳統(tǒng)教學與現代教育有機融合在一起,將學生的主體地位放在第一,回歸語文教學的根本,采取有效措施,全面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和綜合能力。
【關鍵詞】《新課標》;高中語文;教學;問題;對策
語文是重要的生活交際工具,也是人類文化的重要內容。在高中學習階段,語文作為最重要的基礎科目,受到學校、學生、家長的多方關注。隨著教學改革的發(fā)展,《高中語文課程標準》提出了新的教學理念,倡導轉變師生的教學觀念,將教學的重點放在學生身上,教學目標不能僅憑書面成績?yōu)橹?,要全面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在語文學習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能力、語文運用能力等,通過多方面的學習與鍛煉,將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作為高中語文教學的主要目標,為學生今后的長遠全面發(fā)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新課改成為教育行業(yè)廣泛關注的焦點,并迅速在全國范圍內開展,這種強烈的課改發(fā)展形勢對國內的傳統(tǒng)教學模式而言,產生了巨大的沖擊。綜合分析國內當前高中語文教學的現狀,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仍舊占據了很大的比例,這就意味著當前的教育情況若要真正與新課標的思想與內容相適應,還需要持續(xù)長時間的努力與實踐。
隨著高考升學壓力與日俱增,高中語文的教學問題受到很大的重視。在新課標的要求下,教師的教學任務也更加繁重,不僅要滿足升學要求,還要響應新課標的號召,而當前高中語文教學效率明顯不高的情況不符合新課標的要求,這是當前高中語文教學應該面對的重要問題。
一、高中語文教學的現狀及問題分析
(一)傳統(tǒng)的教學觀念與教學模式束縛了學生的思維,學生的主體作用無法充分得到發(fā)揮
高中語文教師多數經驗豐富,他們的教學模式以傳統(tǒng)思想為主,即便有新的語文教師,也習慣于對傳統(tǒng)模式的模仿。高中教學時間比較緊迫,很多教師在有限的課堂教學時間內給學生灌輸知識,教師充當課堂教學的主導,學生被動接收知識,師生之間缺乏互動交流,繁雜的知識點使得學生一時之間難以接受,即便有個別互動環(huán)節(jié),因時間有限,達不到拓展思維、激發(fā)學生主動學習的效果。這種單方面的教學模式,使得學生的主體作用很難發(fā)揮出來,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學生思維能力與創(chuàng)新能力的發(fā)展,更無法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研究學習的能力。
(二)教學方式比較陳舊,忽視了情感教育的重要性
受應試教育思想的影響,不少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以講授書本知識為主,將教學計劃變?yōu)榻虝媱?。教材應該是教學的重要媒介,現在卻被當作教學的主要內容傳授給學生,一方面使得教材的重要作用不能充分發(fā)揮,另一方面這種錯誤的教學方式使語文教學偏離了原方向?!缎抡n標》下的語文教材內容豐富,但是有些教師的講授內容圍繞高考大綱,不涉及高考的少講甚至不講。其實有些語文知識雖然不涉及高考大綱,但是對促進學生對語言難點的理解,對學生今后的學習有著不可缺少的作用。另外,在《新課標》的指引下,積極的情感狀態(tài)不僅可以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還能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而在高考壓力下,教師急于落實教學工作,對學生的內心情感缺乏重視,不恰當的教學方式很容易使得師生間出現不良關系,導致學生的學習情緒受到負面影響,缺乏學習動力,久而久之,容易形成惡性循環(huán),這也是導致高中語文教學效率明顯低下的重要因素。
(三)部分教師對新生事物接受能力較差,板書的課堂模式影響了課堂效率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fā)展,以多媒體為主的先進教學設備逐漸被應用于教學工作中。然而,不少教師受年齡、能力等因素的影響,對多媒體課件教學并不能熟練掌握。本應在多媒體的輔助下充滿活力的課堂,因教師的錯誤使用導致課堂氛圍更加冷清,師生間的有效交流也受到阻礙。因多媒體的重要優(yōu)勢沒有被教師真正認識,導致有些老教師對教學設備產生排斥思想,他們只是將大批量的教學材料展示在學生面前,習慣了板書的教學模式,多媒體的課件作用不能得到很好的發(fā)揮。
(四)教師的教學能力與自身素質也是影響語文教學效果的重要因素
不少有經驗的老教師在應試教育思想的影響下,傳統(tǒng)觀念根深蒂固,一時之間難以適應《高中語文新課標》的要求。部分新教師的語文素養(yǎng)還不夠高,在接受新的教學方式與教學觀念上存在困難,很多時候他們只是站在考試成績的角度來分析《新課標》。在教學方式上,教師對文本的解讀能力、對教材的鉆研程度都不夠深刻,導致語文點撥與講解不到位,使得學生難以抓住學習重點。另外,不少地區(qū)的教師采用方言教學,雖然偶爾別有一番風味,但是在詩歌朗誦等環(huán)節(jié),詩歌的原有情感與蘊含的深意卻很難表達準確。可以說,教師作為高中語文教學的主要組織者與引導者,其自身能力與素質的高低也是影響教學質量的重要因素。
總之,在新課改的推動下,高中語文傳統(tǒng)教學的弊端逐漸顯露出來。影響語文教學效果的因素不只是這些,當前教師的主要任務就是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與教學要求,提出更好的解決方案,為提高高中語文教學效率、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和綜合能力不斷研究與實踐。
二、《新課標》指導下改善高中語文教學質量的對策分析
(一)更新教學觀念,以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為主要目標,以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為最終目標
教學是教師“教”與學生“學”的互動過程,學生是教學過程的核心因素,要重視學生的主體作用。在《新課標》的指導下,教師要從根本上意識到新課改與傳統(tǒng)教學的區(qū)別以及二者的優(yōu)勢,對傳統(tǒng)教學模式進行批判繼承。
(二)明確課堂主體,語文教學以學生為本,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在新課改的大背景下,教師的任務不僅僅局限于“傳道解惑”,還要啟發(fā)學生的思維與智力,引導學生在語文學習中通過觀察、思考、實踐等環(huán)節(jié),將所學的語文知識內化,將教師傳授的語文知識轉化為自己的東西。讓學生真正明白學習的目的在于學以致用,這樣才能從根本上促進學生的發(fā)展。教學本身就是為學生服務的,教師不論是在教學方法還是教學理念上都要注重引導,將核心放在學生身上,在傳授學生知識的同時,還要引領學生掌握挖掘知識的重要能力。
(三)加大對語文教師的培訓力度,提高語文教師的綜合素質
在新課改的大形勢下,不少教師要圍繞《新課標》的內容與精神積極學習。學校也可以采取培訓學習的方式,組織不同年齡段的教師開展培訓,不論是業(yè)務素質還是教學能力,都要與時俱進。例如在多媒體輔助教學方面,教師要提高對信息技術的運用能力,對待學生要公平、公正,在教學方式、教學理念、教學評價等方面,都要以學生的利益為先。
總之,在《新課標》的指導下,教師要與時俱進,不斷提高創(chuàng)新能力,涉及新領域,努力適應現代教育的要求,增強高中語文教學魅力,真正適應新的教學形勢,進而不斷提升高中語文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張凌云.淺談新課標下高中語文課堂的有效教學[J].學周刊,2017(22):47-48.
[2]盧茂才.新課標下高中語文有效課堂教學研究[J].學周刊,2017(34):59-60.
[3]蔡奮琪.新課標下語文教學的困惑與解決之道[J].文學教育(下),2016(02):148.
[4]葉明奎.新課標下高中語文教學方法探析[J].亞太教育,201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