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元霞
摘 要:近年來,全球經濟的一體化、世界的信息化都顯示了教育的世界趨勢:情感教育的必要性。它是教育過程的一部分,通過在教育過程中尊重和培養(yǎng)學生的社會性情感品質,發(fā)展他們的自我情感調控能力,促使他們對學習、生活和周圍的一切產生積極的情感體驗,形成獨立健全的個性與人格特征,真正成為品德、智力、體質、美感及勞動態(tài)度和習慣都得到全面發(fā)展的有社會主義覺悟的有文化的勞動者。針對工作中的一些設想和實踐效果,淺談學生情感教育的具體做法和思考。
關鍵詞:情感教育;集體;學生潛能
18世紀法國著名的啟蒙思想家和教育家盧梭,在教育名著《愛彌兒》一書中提出:“愛是人類最基本、最自然的情感,也是進行教育的基礎。只有進行以愛為基礎的教育,培養(yǎng)情感,才會使學生在充滿愛的氛圍中形成良好的情感,形成自尊和自信,學會愛自己,愛他人,愛人類社會。”
下面就針對工作中的一些設想和實踐效果,淺談學生情感教育的具體做法和思考。
一、創(chuàng)建融洽的師生關系,讓教育展現(xiàn)愛
1.榮辱與共,切身體會
明代思想家李贄曾說:“動人以言者,其感不深;動人以行者,其應必速?!蔽蚁胍獙W生愛護班級,首先應該是班主任要愛護班級,愛護學校,從自身做起。我曾經利用一節(jié)班會時間給大家介紹了企業(yè)文化,希望同學們從中領悟到集體意識,即使是自己的工作,都和整個民族的發(fā)展掛鉤。從而讓班級的每一個同學都參與到班級工作中去,成為這個集體的策劃者、準備者、參與者、反思者,讓學生明白集體需要我去創(chuàng)造,去關心集體,形成“公共意識”,因此,同學們會利用假期時間走進社會,積極參與公共活動。
2.充分尊重孩子的自尊
諾貝爾曾說:“不尊重別人的自尊心,就好像一顆經不住陽光的寶石?!睂τ谇啻浩诘暮⒆觼碚f,他們的自尊有時比生命還重要,在面對學生違規(guī)違紀時,班主任如果能當個糊涂的“班主任”,也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班級A某,網癮較重,父母多次打電話跟我溝通。在得知這一消息后,我把他叫到辦公室,不說他上網的事,反而和他聊B某上網,我跟他說:“我很信任你,你是肯定不會上網打游戲的,但你也要幫我多鼓勵鼓勵B某啊,雙休約他出去打打籃球,練練乒乓,我們周一再拼個一局啊。老師我現(xiàn)在很厲害的,你們肯定玩不過我的?!盇某在聽到提到打游戲的時候很緊張,但在我們交流后他卻在家校上這樣寫道:老師,謝謝你的信任,小B也說,周一我們要跟你好好切磋一下。
其實,要培養(yǎng)好師生間的關系,我想我們老師首先要調整好自己的心態(tài),而信任是第一步,師生相互信任是雙方情感共鳴的過程。而在信任的基礎上,溝通也是必不可少的步驟,師生間不是支配與服從的關系,而是雙向的良性溝通,彼此之間互相溝通,真誠對待,交換意見和想法,使學生時刻感受到老師在和我們一起學習、一起努力,甚至我們的老師為了我們可以舍棄很多東西,并不是“站著說話不腰疼”的局面,可以促進師生間的和諧關系,從而使我們的教育目的實施得更有效。
二、協(xié)調和諧的親子關系,讓家庭孕育愛
學生的生活環(huán)境除了學校環(huán)境之外,家庭環(huán)境也是重中之重,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是相輔相成的關系,充分了解了孩子在家的情況和家長的要求,有助于學校教育的實施。
1.和諧的親子關系是家庭教育的基礎
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親子間的隔閡越來越深。作為班主任,在親子關系上,我們似乎是局外人,其實不然,所謂當局者迷,旁觀者清?;叵胛覀兊膶W生時代,我們當時的想法也和現(xiàn)在孩子一樣:家長的辛苦學生看不到,學生的辛苦家長看不到,彼此之間缺乏溝通。陳鶴琴曾說:“教育必須根據(jù)兒童的心理始能行之得當,若不明兒童的心理而要施以教育,那教育必定沒有成效可言的?!弊鳛榘嘀魅?,如果我們能通過一系列活動,統(tǒng)一學生與家長的心理,讓我們的家長能更加理解學生的心理,也讓我們的學生更理解大人的辛苦,就能促進彼此之間的換位思考,能培養(yǎng)孩子在面對矛盾時多一份溝通、多一份理解,從而形成樂觀積極的心態(tài)。
2.多種家校聯(lián)系讓我們的溝通無極限
所謂的家校聯(lián)系可以是書面的,也可以是口頭的,書面的有每天的“芊芊靜聽本”,內容包括到家時間、具體學習的內容和時間分配、疑問記錄、今日成績情況、暢所欲言和家長的回音壁,我會根據(jù)相應的情況進行回復,往往學生在暢所欲言欄的內容又可以得到老師和家長的雙方面支持,也可以促進家校溝通。另外還有每周的“家校聯(lián)系冊”,包括班級一周情況的匯總,包括作業(yè)質量表揚、上課情況表揚、雙休學習安排建議和一張雙休情況調查表,內容有雙休具體學習的內容和時間分配、疑問記錄、課外閱讀的時間、運動量、家務完成的時間、上網看電視時間和親子交流時間,目的是為了讓家長了解孩子一周的學習、生活狀態(tài),豐富課余時間,促進親子交流。每月家校還會推薦親子共讀一本書,共看一期電視節(jié)目,讓家長們了解學生的生活圈,增加親子間的交流。
三、充分挖掘學生潛能,讓孩子傳遞愛
心靈之間的橋梁需要用情感去建構,當學生對自己充滿了自信,對他人充滿了愛的情感,對自己生活的班集體產生了一種依戀,對自己所生活的社會、國家、地球產生愛時,這個溫馨的精神樂園才會對他們良好的個性、健全的人格起到積極有效的、長遠的影響。當然,情感教育非一朝一夕,我們不光要培養(yǎng)學生的自尊、自信、自強和自律精神;引導他們樹立遠大的科學志向和高尚的社會理想;隨著孩子們年齡的增長,我們還要引導學生區(qū)分情感類別,幫助他們進一步發(fā)展自己的道德感,可以就一些有爭議的問題進行討論或辯論,以促進道德態(tài)度與科學精神(即感性與理性)的結合……正如學生的人生一般,我們的教育工作也必須時刻反省,以身作則,關愛對待每一位學生,和孩子們一起奏響這溫情的樂章!
編輯 李琴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