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區(qū)諭小正德實驗學校 胡宗林
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新一輪課程改革的首要目標。所謂“有效”,主要是指通過教師在一段時間的教學后,學生所獲得的具體進步或發(fā)展。也就是說,學生有無進步或發(fā)展是教學有沒有效果的唯一指標。
學習要取得成效,就要保證有一定的學習時間。我們常說:時間就是金錢,浪費時間等于慢性自殺。在教壇也常聽到這樣一句話:向四十分鐘要質量。課堂的時間是一定的,學生的學習精力也是有限的。要使教學有效,首先要在時間上統(tǒng)籌安排,將時間花在刀刃上。就是說課堂上那短短的四十分鐘非常寶貴,我們要充分利用!
特別是現(xiàn)在教學主流與時俱進,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創(chuàng)新能力,教學質量要求越來越高。在這情形之下,短短的四十分鐘就顯得更為重要了。教師要針對學生的實際選擇恰當?shù)膶W習內容,特別是要抓住課的重難點,削枝強干,精簡非本質的內容,凸顯數(shù)學本質。讓每個學生都能走進數(shù)學本質,走向理性思維。
我們自己親身經歷過:在小學課堂上很多老師上課的第一件事不是進入新課,而是處理上節(jié)課中遺留的問題,比如在改作業(yè)時哪些學生書寫不認真,哪些學生作業(yè)沒完成等類似的問題,說完這些也許用3~4分鐘,之后才開始講課。在講課過程中還會因為某些學生上課不注意聽講,批評學生還要用去一些時間,就這樣一堂課的三分之一用來處理其他事情了,而由于這些事情或多或少都會影響到老師的情緒,以致于破壞了課堂和諧的氛圍。因此,作為教師要認真做好課前準備,充分利用有效的教學設備,精心設計好學生在課堂中的活動過程,使整堂課既充滿活力。又不零亂。另外,我覺得備課的時候,應該這樣思考:我怎樣設計一個引人入勝的開頭,我怎樣設計一個開放且全面的問題,我怎樣讓全員都動起來。
為了提起學生的學習興趣,總會設計一些生動、有趣的導入。課始,請學生觀察情景圖,描述問題與條件,加深了學生對于事情的發(fā)生、發(fā)展的了解,使學生真正走進問題的情景中,激發(fā)學生的問題意識和學習興趣。通過簡單問題的解決,讓學生感知找與問題相關的信息,應該剔除無關信息,形成一種貫徹課始終的思路。
課堂上的隨意提醒和有意提醒相結合。對不聽講的學生可采用回答問題,老師停下來不講等方法來讓學生自覺聽講,我覺得最起作用的是直接提醒,也就是強行讓學生注意起來。你不聽課我就不講,你不聽課我就點你的名字!當然這樣或許最大程度上提高課堂效率,至于上堂課遺留的問題老師可利用課下的時間和那學生談,大可不必占用課堂時間。
前段時間在一本書上看到關于美國教育的一篇文章,給我印象最深的是上面講到的他們的課堂教學方式。幾乎大部分的學校都采用小組討論的這種教學方法,而學生也能按這一形式認真討論,激烈爭辯。我想,我們的學生在以往的課堂上總是老師提出問題,然后指明學生回答,膽子大一點的學生還可以在大庭廣眾之下說說自己的看法,而絕大多數(shù)學生只能聽聽別人怎么講。其實,學生害怕的就是這種寂靜的大庭廣眾,如果我們也能把課堂交給他們,讓他們在與自己同齡的同學中,在一個相對較小的小組中去交流,我相信他們同樣也有許多話可說,也能充分表達自己的見解。因為在這個小圈子它們沒有顧慮。所以,在課堂上,我們要把學生的主體地位落在實處,真正讓學生展開思維學到更多有效的知識。
在課堂上有的放矢、隨心所欲地去引導學生們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適時抓住大家的興趣。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當老師全身心地投入到抓興趣中去,哪怕是發(fā)現(xiàn)星星般的亮點,我們也要把它渲染成太陽般耀眼,感染周圍學生們的情緒。而最調皮的學生,只要是碰到他感興趣的事物或話題,我敢保證,他比平時學習成績最好的學生還更有激情。當一個學生的潛能給挖掘出來了,會產生意想不到的教學效果來。
課堂練習,是學生獲取數(shù)學知識的有效手段,是課堂教學必不可少的環(huán)節(jié)。在目前的額數(shù)學課上,許多教師比較關注練習的基礎性、形式的多樣性、練習的應用性,但模仿性、重復性練習較多,而變式、創(chuàng)新性的練習較少。如計算教學中讓學生反復的列豎式計算,幾何形體教學中讓學生反復用公式求周長、面積、體積的現(xiàn)象還不少。如何在保證學生扎實基礎訓練的前提下優(yōu)化課堂練習的設計功能,兼顧學生的長遠發(fā)展與創(chuàng)造力的培養(yǎng),是我們每個數(shù)學教師應該思考的問題。我們應該設計一些具有開放性、探索性的練習。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潛能,激發(fā)學生自主探究的熱情;設計一些具有再創(chuàng)造功能的練習,打破學生原有的認知結構,凸顯知識的“再創(chuàng)造”。讓學生在“再創(chuàng)造”活動中,學會“數(shù)學化”,學會數(shù)學地思考,從而實現(xiàn)數(shù)學教育的真正價值。
課堂上,學生一讀就懂的絕對不講,學生一看就會的絕對不練,抽出時間,把學生不易理解的,感興趣的精講,把時間留給學生,讓他們朗讀、感悟、練習、鞏固。有意識給學生開設一些自學的課堂,上課開始,老師什么都不講,把通過這節(jié)課要學到的知識,要達到的程度通過競賽或練習的形式告知學生,然后讓學生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展開自學,可個人,可小組,可請教……形式多樣,然后檢閱,兼顧優(yōu)秀生,中等生,重點照顧學困生。
總之,課堂40分鐘,科學分配它,充分利用它,有效開展它,是每位教師提高課堂效率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學生在探究新知,獲取新知時,分分秒秒離不開學生的情感和興趣,因為小學生的學習活動常常是興趣和情感聯(lián)系在一起的,對于感興趣的材料和活動,就會產生一種愉快歡樂的情緒,從而積極地趨向它,接觸它,探索它,兒童帶著愉快的情感學習,可以使他們在40分鐘的課堂上精神振奮,感受性提高,想象活躍,注意持久,記憶增強,只有科學分配課堂40分鐘,才會做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