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月琴
[摘要]《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指出:“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毙抡n改提出了一種新型的學習方式——小組合作學習,旨在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但審視現(xiàn)在的小學語文課堂,卻很難看到真正有效的小組合作學習,取而代之的是熱鬧非凡的、自由自在的、華而不實的小組合作學習。教師要解決這種現(xiàn)象,讓小組合作學習回歸正道。
[關鍵詞]合作學習 亂象 解決方法
小學語文新課程改革已經如火如荼地進行了好多年,《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指出:“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小組合作學習就是新課程理念提出的一種新型的學習方式,它意在通過小組合作探究,實現(xiàn)優(yōu)勢互補,解決個體無法解決的疑難問題。
何為小組合作學習呢?小組合作學習是在班級授課制背景下的一種教學方式,即在承認課堂教學為基本教學形式的前提下,對學生有明確的責任分工的互助型學習。教師以學習小組為單位,通過指導小組成員展開合作,發(fā)揮群體的積極功能,提高個體的學習動力,達到完成特定的教學任務。良好的、有效的小組合作學習能讓學生形成自主學習的良好習慣,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體會到自主合作學習的成功感,發(fā)展學生的學習能力。但是,審視現(xiàn)在的小學語文課堂,卻很難看到真正有效的小組合作學習,取而代之的是已經面目全非的小組合作學習,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熱鬧非凡”的小組合作
合作學習的主要目的是為了解決個人自主學習無法解決的問題,學生個體能自主解決的淺顯問題,是不宜“興師動眾”地采用小組合作學習方式的。但是,一些教師缺乏教學目的性和針對性,濫用小組合作學習,營造出課堂上的“熱鬧非凡”。有一次聽課,教師執(zhí)教《雨點》一課,學生自讀課文后,老師提問:“雨點落到了哪些地方?”話音剛落,就有很多小手舉了起來。可老師偏偏說:“請大家以小組為單位,討論討論。”于是,幾十張小嘴便說了個沒完沒了,課堂氣氛極其活躍,甚至有些停不下來,浪費了很多時間,導致后面的寫字時間大打折扣。其實這個小問題,學生們在讀過課文后基本都能說出答案,只需找?guī)讉€學生回答即可,又有效又節(jié)省時間。這種熱鬧的課堂看似活躍,其實浪費了學生寶貴的學習時間,教學效果也不好,這樣的小組合作學習只是一種表象,流于形式。
二、“自由自在”的小組合作
小組合作學習應本著“組間同質,組內異質”的原則進行,合理分組,發(fā)揮每個小組成員的積極性,主體性,這樣有利于形成集體智慧。合作中參與學習的學生要獨立思考,要共同探討,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從而達成共識,達到學習討論的目的。但在課堂中我們常常看到這樣的現(xiàn)象:教師拋出一個問題,讓學生小組合作討論。學生們七嘴八舌討論起來,教師則若無其事地在教室里踱來踱去,當起了“甩手先生”,小組里你一言我一語。有的小組里一個學生說什么,其他學生就說什么,人云亦云;有的小組里只有成績好的學生在說,學習差的學生則不聽不說,自己玩自己的,似乎與討論無關……這種現(xiàn)象普遍存在,表面上看起來課堂氣氛活躍,學生的積極性高,體現(xiàn)了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思想,實際上是一種“自由化”的現(xiàn)象。這種“自由化”和教師有很大的關系,在合作學習環(huán)境中教師的作用尤為重要,應充分發(fā)揮教師的指導作用,及時捕捉和激勵學生討論回答中的閃光點,避免出現(xiàn)這種自由散漫的現(xiàn)象。
三、“華而不實”的小組合作
小組合作學習不是簡單地把學生分成幾個小組,不能把學習停留在表面形式上,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還要關注很多深層次的問題。有一些課堂小組合作學習,教師安排學生以小組為單位一起學習,許多學生僅僅停留在獨立學習的層次上,沒有真正地討論和合作,沒有發(fā)揮小組合作的優(yōu)勢。有的組甚至在為誰記錄誰發(fā)言而爭論不休,根本沒有開展切實地討論,更談不上有效了,教學目標不能達到,教學任務完不成,這時候,教師就只能硬這頭皮往下教。還有些教師在學生討論后,不安排學生進行成果交流、展示,仍然按照自己的教學設計按部就班地進行教學,那么先前的小組合作學習還有什么意義?很明顯,這些現(xiàn)象在課改的背景下有“追星”的嫌疑,追求形式上的合作,沒有任何價值,與其這樣還不如不合作。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提出: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正確把握語文教育的特點;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建立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程;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教師是語文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評價不僅要關注學習的結果,更要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幫助學生建立信心……《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提倡的是:既要讓每個學生獲得“雙基”,又要讓學生在過程中獲得方法,獲得情感與價值的體驗,同時又要承認和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要改變學生語文學習的方式,由過去以教師講授為主向以學生學習為主;要真正確立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轉變教師的角色;評價的方法、手段及內容也要變化。因此,教師只有認真學習語文課程標準所提出的理念,轉變自己的教育理念,才能真正搞好小組合作學習。
一、選擇適當?shù)暮献鲗W習時機
小組合作學習是課堂教學的一種重要方式,但不是唯一的方式。教師要根據(jù)教學內容、學生實際和教學環(huán)境條件等,選擇有價值的內容、有利的時機和適當?shù)拇螖?shù)讓學生進行合作學習。教師要根據(jù)教學內容的特點精心設計小組合作學習的“問題”,為學生提供適當?shù)?、帶有一定挑?zhàn)性的學習對象或任務,并選擇合適的時機開展小組合作學習:當學生人人都想?yún)⑴c的時候,可以組織小組合作;當學生急需要與人溝通的時候,可以安排合作學習;當學習需要協(xié)作完成的時候,可以安排小組合作學習;當學生遇到困難需要及時幫助時,可以安排小組合作學習……但一節(jié)課中不宜安排過多的小組合作學習次數(shù)和時間,防止隨意性與形式化。
二、教給有效的合作學習方法
小組合作學習開始實施時,學生在學習方法上難免有些不適應,因此,要想有效地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教師要授之以漁,教給學生一些基本的合作學習方法。
小組合作學習中出現(xiàn)的一些問題是學生不善于合作,不知道怎樣合作造成的,尤其是低年級學生,更缺乏合作學習的方法,因此,在教學中要有意識地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學習能力。在平時的語文教學中,把班級授課制和小組合作學習結合起來,靈活運用,加強對每個小組的監(jiān)督和指導,首先,要幫助學生在小組內合理分工,明確職責。教師應根據(jù)不同活動的需要設立不同的角色,要求小組成員承擔個人責任,相互支持、有效地完成小組學習任務。其次,要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合作學習習慣。主要包括獨立思考的習慣,積極參與、踴躍發(fā)言的習慣,認真傾聽的習慣,遵守課堂紀律和合作規(guī)則的習慣,學生只要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才能保證小組合作學習能夠順利開展。
三、營造寬松的學習環(huán)境
教師要為小組合作學習創(chuàng)設一個民主、和諧、寬松、自由的學習氛圍,尊重和保護學生的參與熱情,采用多種形式鼓勵學生,尤其是要讓每個學生都能積極地參與活動。教師也應平等地參與到小組合作學習中去,并對各小組的學習情況及時地進行鼓勵、引導和幫助,讓學生充分體會到合作學習的樂趣。此外,還要為學生提供充裕的合作學習時間,否則合作學習將會流于形式。要讓每個學生都有發(fā)言的機會和相互補充、更正、辯論的時間,使不同層次學生的智慧都得到發(fā)揮。在輕松、和諧的環(huán)境里,學生們的思維火花得到不斷的碰撞,讓課堂更加精彩,繁花似錦。
新課程倡導三大學習方式:自主、合作、探究。“小組合作學習”在促進學生間的情感交流、互幫互學、共同提高,發(fā)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方面起著積極的作用。它挑戰(zhàn)了教師“一言堂”的專制,也在課堂上給了學生自主、合作的機會,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團體合作和競爭意識、發(fā)展交往與審美的能力、強調合作動機和個人責任。作為一線的教師,更應加強研究,努力探索,不斷提高小組合作學習的實效性。組織學生通過有效的合作學習活動來提高學生們的綜合素質,讓我們正確運用好這一學習方式,不要再讓合作學習成為學生學習的障礙,讓迷失的小組合作學習回歸正道,讓小組合作學習在我們的課堂教學中生根、發(fā)芽、開花、結果吧!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