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國龍
(寧波市鎮(zhèn)海中學 浙江 寧波 315200)
浙江省新高考已實施3年,由于多種原因導致在物理教學中存在一些問題,同時也面臨一些挑戰(zhàn).有些問題和挑戰(zhàn)是可以避免的,有些問題是我們在培養(yǎng)21世紀學生核心素養(yǎng)過程中必然要遇到的,解決這些問題、應對這些挑戰(zhàn)是物理教師的一種責任和任務.
根據2012—2015年制訂《浙江省物理學科指導意見》,物理學科原來高考必考的內容是必修1(刪掉萬有引力章節(jié))、必修2,由選修3-1和選修3-2整合的一個模塊(物理3).新高考中除增加必修1中萬有引力章節(jié)外,還增加選修3-4,選修3-5以及必修和選修的綜合,實際比原有高考增加2.5模塊.
原高考物理高考時間定在高三第二學期的6月,而新高考第一次物理高考時間定在高三第一學期的10月.相對原高考,多數(shù)學生參加第一次高考有效學教時間減少7個月.物理教學內容增加和考試時間提前引起高一、高二周課時增加,從而導致單位時間學教負擔嚴重增加.
如何減輕由教學內容增加和考試時間提前而增加的學教負擔是新高考面臨的第一大挑戰(zhàn).
新高考的選擇性主要表現(xiàn)為選擇高考科目和考試時間、考試科目.新高考要求高校確定和專業(yè)相配套的選考科目,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個性特長和專業(yè)抱負來選擇選考科目.這種選擇性導致學生所選科目的差異,要求實施教學班進行走班教學,使師生交流和答疑活動難度增大.
新高考允許二次高考使部分優(yōu)秀學生超前高考(高二第二學期4月高考)、一般學生正常高考(高三第一學期10月高考)和部分學生延遲高考(高三第二學期4月高考),導致教學組織離散度增加,產生不同層次的學習群體,教學的差異性突顯,原有組織方式和學教方式較難適應新高考學生選課教學和學習的需求,迫切需要通過個性化、選擇性的學和教來滿足新的需求,迫切需要通過教學手段和教學方式的創(chuàng)新來破解面臨的困惑.
如何實施由于選擇性引起的學教差異突顯的有效教學是新高考面臨的第二大挑戰(zhàn).
由于新高考的等級比例賦分、區(qū)分度較低以及多數(shù)高校錄取對物理學科要求較低的原因,高水平大學對人才選拔方式發(fā)生變化,由單一的憑高考成績進行選拔的方式變?yōu)楦呖?、自主招生、“三位一體”、學科競賽等多種方式并重選拔,大學多元選拔考試中多數(shù)都要考查物理,而且考查要求較高,從而導致選考物理失衡(即選考物理群體既少又精).高水平大學對人才評價和招生方式多元化,要求中學培養(yǎng)學業(yè)水平高、綜合素質強、個性特長優(yōu)多元發(fā)展的學生.然而,較多中學缺乏適應這種多元化選拔方式的物理課程(例如,大學物理選修課程,基于自主招生和三位一體選拔的物理學科特長課程,綜合素質培育課程等),從而出現(xiàn)物理課程建設中短板現(xiàn)象.
如何重建物理選考失衡又要滿足高水平大學多元選拔需要的物理課程是新高考物理教學面臨的第三大挑戰(zhàn).
截止2017年4月,浙江省物理新高考已進行4次,從4次高考命題反映出物理新高考試卷的題量、結構、題型、背景、考查特點、難度、考試時間、分值等都發(fā)生重大變化.題量由老高考理綜物理中12題增加到23題.試卷結構由必考題(70分)和選考題(30分)組成,考試時間90 min.題型由選擇、填空、實驗、計算題組成.試題注重以實踐型為背景(即以自然、生活、生產、科研、軍事、體育等實際問題為背景),取材于社會實踐、物理教材、原有高考試題等.注重考查學生理解能力、分析綜合能力、物理探究能力、運用數(shù)學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等.試卷必考部分難度較小(但機械能綜合計算題難度較大),選考部分難度中等(介于必考和理綜物理部分之間).
相對原有高考而言,新高考物理試卷命題體現(xiàn)多元開放性(試題形式和考查功能的多樣性、試題難度的多層次,試題背景和編制方式的開放性).新高考物理試卷命題的重大變化,對原有物理教學課程資源提出新的挑戰(zhàn).
如何針對新高考物理命題的新變化進行多元開放物理課程資源建設是物理教學面臨的第四大挑戰(zhàn).
面對學教負擔變重、學教差異性突顯、多元化選拔課程短板,物理課程資源缺陷等諸多挑戰(zhàn),原有物理課程生態(tài)較難適應新高考需要,迫切需要探索有效實施新高考物理教學的新策略.
(1) 研究新高考物理教學范圍和要求,把握新高考物理教學課堂教學節(jié)奏
新高考物理選考難度和要求有較大幅度降低,如果新高考物理課堂教學節(jié)奏還保持原有模式(例如對某些新高考要求不高的學考內容增加教學深度,還運用專題復習的方式),則無端增加教學課時,須必增加教師和學生的負擔.為此,要求物理教師認真學習《物理學科指導意見》和《物理選考考試說明》,深刻領會新高考學考和選考的范圍和教學要求.認真研究物理高考命題特點、難度,克服原有物理教學定勢,降低人為教學難度,把握新高考物理課堂教學節(jié)奏.例如,對于比較簡單學考要求的必修內容,可以運用問題探究的自主學習方式(教師根據教學要求編制參透相關知識和方法的問題,讓學生通過自主復習解答相關問題,做到問題解答和知識自主構建的互補整合,減少無效教學時間),加快教學節(jié)奏,減少無效課時;對于較高要求的選考內容,可以運用專題復習方式,內化相關方法,培養(yǎng)相關能力.
(2) 重組優(yōu)化物理課程資源,促進物理課程資源的精品化和有效化
新高考物理教學要求、命題方式對原有物理課程資源提出新的挑戰(zhàn).原有物理課程資源的高難度、理想化、單一性、封閉化等已不能滿足新高考的要求,為此需要物理教師重組優(yōu)化物理課程資源.首先,根據新高考要求,摒棄一些高難度、陳舊、非有效(無效、低效、負效)的物理課程資源;其次,創(chuàng)新建設新高考有效物理課程資源(例如,以自然、生活、生產、軍事、工業(yè)、科研、體育等為背景編制物理課程資源,從中學物理教材、大學物理教材、中學物理實驗、歷屆理綜高考試題中挖掘一些有效的素材編制物理課程資源),做到精品化、高效化;再次,構建適應多元培養(yǎng)目標物理課程資源(例如,構建由必修、選修、自主招生、三位一體、學科競賽、大學物理先修課程、創(chuàng)新素養(yǎng)培育等組成物理多元開放課程資源結構),實施個性化差異性教學,促進不同層次學生得到應有發(fā)展.
(3)探索實施物理多元開放教學模式
針對當前新高考教學內容多、課時緊帶來的困惑,較多教師采用“滿灌堂”的接受式教學方式來實施物理新課教學、實驗教學和習題教學,采用“應答式”方式實施答疑個性化教學,通過增加課時來拓展物理教學.雖然教學進度得到保證,但學生學習興趣、思維能力和思維素質的培養(yǎng)受到弱化,教學效益反而降低.
為了提高新高考物理教學效益,應積極探索實施適合新高考、促進學生多元發(fā)展的多元開放物理教學方式.注重探究教學與接受教學的互補結合,預設與生成互補結合,自主探究與協(xié)作探究互補結合,理論探究與實踐探究互補結合.筆者嘗試從物理新課教學、物理實驗教學、設計應用教學、物理習題教學等方面積極探索多元開放教學模式,確實有效地提高物理課程實施效益,一定程度上減輕了新高考學教負擔.
構建實施三大物理探究教學模式,培養(yǎng)學生物理學科核心素養(yǎng).例如,表1中呈現(xiàn)了物理教學中三大探究教學模式、適用特點和功能.
表1 物理教學中三大探究教學模式
構建實施四大物理習題教學模式,提高習題教學有效性.例如,表2呈現(xiàn)了物理習題教學中四大教學模式及適用特點.
表2 物理習題教學中四大教學模式及適用特點
針對新高考差異性教學和學習突顯,迫切需要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和手段來滿足個性化、選擇性學教的需求.我們認識到運用物理多元開放網絡課程交互、選擇功能有利于實施個性化、差異性教學,滿足部分超前和延后考試學生的教學需求.為此我們嘗試從下幾個方面通過物理多元開放網絡課程建設來破解新高考中遇到差異性突顯帶來困難.
(1) 確定多元開放網絡課程建設理念、目標和結構
以“尊重師生多元選擇,促進學生高水平基礎上個性特長和諧發(fā)展”為多元開放網絡課程建設理念.以學生發(fā)展為核心、教師發(fā)展、學科發(fā)展等包容性發(fā)展為多元開放網絡課程建設目標.根據新高考物理教學的特點,本著解決新高考物理教學中存在問題,構建如圖1所示的物理學科特色多元開放網絡課程結構.
圖1 物理學科特色多元開放網絡課程結構
(2)確定物理多元開放網絡課程內容
在物理網絡課程結構的基礎上,根據《物理學科指導意見》以及高校招生選拔方式的多元化,確定了物理多元開放網絡課程內容(略).
(3) 探索物理多元開放網絡課程開發(fā)的途徑和策略
根據物理教學課型特點(由新課、實驗課、設計課、習題課、問題討論課等組成),充分利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探索出由如圖2所示的“三位一體”物理多元開放網絡課程開發(fā)的途徑和策略.精品化課程由智能錄播室錄制,常態(tài)化課程由學科教室錄制,個性化課程由“E板會”在辦公室錄制.
圖2 “三位一體”物理多元開放網絡課程開發(fā)途徑
例如,在物理選課走班情形下,教師上課和學生學習時間往往叉開,答疑和個性教學時間和機會變少.運用上述超前制作的精品化課程或常態(tài)化網絡課程的靈活性、重復性可以實施更大范圍和更長時間、更遠距離的個性化差異性教學,可以解決部分時間沖突學生的超前或延后學習.又如,對于平時的作業(yè)答疑輔導,可以通過由個性化網絡課程形式提供解題關鍵的啟發(fā)揭示,提供解答供學生自主評價,向學生提供重要問題分析講解的網絡課程,學生根據自己的解答情況選擇性地學習網絡課程,高效實施個性化差異性教學,大大減輕教師答疑負擔.
(4)探索實施多元開放網絡課程的學教方式
為了提高網絡課程實施的效益,探索適合物理網絡課程的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我們構建實施如表3所示4種物理網絡課程實施的學教模式,并給出適用特點.
表3 4種物理網絡課程實施的學教模式
例如,為了解決部分超前高考和延后高考學生的個性化教學和學習,我們運用“E板會”錄課工具錄制某模塊系統(tǒng)化以問題探究為特征的物理復習微課程,運用“問題探究自主學習模式”實施個性化自主學習.這種學教方式操作框圖如圖3所示,以網絡問題(所編制預設網絡問題中滲透所學重點知識和方法)為切入點,以網絡方式進行啟發(fā)引導,以網絡解答為判斷,以網絡微課程為學習平臺,以構建完整的認知結構為目標,以網絡內化練習為個性化鞏固手段,以拓展探究學習為深化策略.由于不同水平學生解答預設問題正確率不同,可以根據自己的認知缺陷針對性選擇教師分析講解的微課程進行自主學習.很多學生實施后認為該微課程學習針對性強、有效性高,大大減少無效聽課時間,極大激發(fā)他們學習興趣.實踐表明“問題探究自主學習模式”很好地解決新高考差異性、個性化教學,一定程度上破解物理高考由“離散性”帶來“多線作戰(zhàn)”問題.
圖3 “問題探究自主學習模式”操作框圖
在物理選考群體嚴重失衡背景下,為了適應高水平大學多元選拔需要,我們實施多元開放物理課程建設,做到物理學考、物理選考、自主招生、三位一體、學科競賽、大學物理先修課程、創(chuàng)新素養(yǎng)培育等融合教學,確切有效地促進學生多元發(fā)展.具體做法如下.
(1)構建物理多元開放課程結構
根據新高考和物理學科的特點以及學校育人目標(培養(yǎng)學業(yè)水平高、綜合素質強、個性特強優(yōu)的21世紀領軍拔尖后備人才),本著解決實施新高考過程中存在問題,構建如圖4所示的物理特色多元開放課程結構.
圖4 新高考物理特色課程結構
(2)物理多元開放課程特點
多樣性.課程內容的多樣性(從課程內容角度考慮,既有知識性課程,又有方法性課程,也有專題性課程);課程形式的多樣性(從課程開發(fā)角度分析,包括國家物理課程、校本物理課程、大學物理課程.從課程實施類型角度分析,包括物理新課課程、物理實驗課程、物理習題課程、物理設計探究課程、物理疑難問題解答課程等);課程形態(tài)的多樣性(從課程形態(tài)角度分析,既有結合文本實施的實時教學課程,又有以網絡虛擬方式教學和學習的網絡課程).
多層次.為了滿足不同層次、不同興趣、不同潛質學生學習物理需求,開發(fā)實施物理學考課程,物理選考高考課程,物理自主招生和“三位一體”課程,物理競賽教學課程,大學物理先修課程,創(chuàng)新素養(yǎng)培育物理課程等.
開放性.從組織方式角度分析,由原來以行政班為主的教學,向學科教學班、學習共同體、協(xié)作研究體等多種共存開放方式轉化;從探究時空角度分析,由原來封閉教室向室外轉化、由課內向課外轉化,由校內向校外轉化,由綱內向綱外轉化;從學教方式角度分析,由原來必修向選修轉化,由實時課程向網絡課程轉化,由教師教學為主向學生學習為主轉化.
(3) 物理多元開放課程內容
物理必修課程.包括國家物理必修1,必修2,物理3-1模塊課程.
物理選考選修課程.包括國家物理選修3-2,選修3-4,選修3-5模塊課程.
物理自考選修課程.自主編制《高水平大學物理自主招生專題講座》、《高水平大學物理自主招生模擬題》校本選修課程.
物理競賽選修課程.自主編制《高中物理競賽專題講座》、《高中物理競賽模擬題》校本選修課程.
大學物理選修課程.包括北京大學開設的《電磁學》、清華大學開設的《力學》、《電磁學》網絡課程.
創(chuàng)新素養(yǎng)培育課程.《創(chuàng)新素養(yǎng)通識教育》、《物理創(chuàng)新的思維方法》、《趣味物理》、《物理設計創(chuàng)新》、《物理創(chuàng)新實驗》、《科技創(chuàng)新與實踐活動》.
物理釋疑選修課程.包括平時作業(yè)答疑課程,假期作業(yè)答疑課程,重要疑難知識答疑課程,重要常見錯誤分析課程等.
(1) 新高考多元選拔考試取得豐碩成果
雖然新高考背景下我們面臨一些問題和困惑,走過一些彎路,但通過對原因的分析和策略探索,我們取得一些收獲.我校2017屆選考物理學生為82%,遠高于省內同類學校,在首次高考中取得良好成績,平均成績?yōu)?3.9分,100分比例25.4%,97分以上比例為54%.優(yōu)秀率97%以上特別突出.參加5所高水平大學(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國防科技大學)三位一體物理學科考試,有134人被重點高校錄取(其中清華北大66人,上海交大34人,復旦27人,國防科大7人),清華、北大以及其他高校錄取人數(shù)在全省處于領先位置.這些成績印證了我們物理教學所采取策略的有效性,也增強了我們進一步深入實施新高考的信心.
(2) 探索出破解新高考難題有效教學策略
通過3年努力,我們構建了必修、選修、自主招生、學科競賽、創(chuàng)新素養(yǎng)培育、大學先修課程等多元開放的物理課程體系,重建了適應新高考物理多元開放課程資源,構建實施物理新課、實驗課、習題課、答疑課等7種物理教學模式,構建實施物理特色的多元開放網絡課程,探索實施4種適用網絡環(huán)境下的學教方式.這些舉措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物理教學效益,減輕了學教負擔,而且破解了新高考個性化差異教學中遇到的難題.
新高考存在問題既有政策層面原因,又有學校層面、教師層面原因,再有高校、考試機構原因.揭示新高考存在問題,剖析產生的原因,反思物理教學,對于深入實施新高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我們認為下面問題值得進行反思:
(1)學生選科失衡,選考物理人數(shù)進一步銳減,嚴重影響學生的關鍵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和理工科高?;A教學.
(2)首次高考時間提前,濃縮單位時間學教強度,增加學教負擔,同時導致學教離散程度增加.
(3)課時緊張導致教學方式單一化,嚴重影響物理教學效益提升和學生科學素養(yǎng)培養(yǎng).
(4)考試內容和考試難度權重不相稱,增加學教的非有效性和學教負擔.
(5)物理教育價值功利化,導致嚴重的應試教學,不利于有效教學和學生物理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
針對新高考存在問題,筆者認為,應該在教育部門主導下通過建設性綜合治理得到解決,不是相互責怪、相互推諉,而是要從產生問題原因的多個方面采取措施.為此筆者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1)三管齊下,管控選考物理人數(shù)的進一步減少
改變報考專業(yè)與選考科目關系.高校應改變原有報考相關專業(yè)與選考科目的關系,由原來的只要涉及3門學科中有1門即可變?yōu)?門都要報考,即由報考學科“或”變?yōu)閳罂紝W科“與”.理工科高校都要考物理,且由省教育考試院嚴格審核把關.
采取“熔斷機制”.當物理學科選考比例小于某一臨界值時,按照考試的原始分作為考試成績.
發(fā)揮物理在高校自主招生中重要作用.增加高水平大學“三位一體”招生規(guī)模,同時把物理作為高校“三位一體”??嫉谋乜伎颇?,從而真正體現(xiàn)選考物理的重要價值.
(2)推遲首次考試時間,改變考試次數(shù)
建議首次考試時間由原來10月份推遲到次年1月或4月,第二次考試時間定在次年6月.或者把二次考試改為一次考試,消除由于二次考試導致重讀引起學教負擔加重.
(3)完善物理選考命題
建議學考和選考分離,降低學考部分難度和分值,增加選考分值,防止學考內容教學“深挖洞”現(xiàn)象漫延,提高考試分值與教學內容相關度.
(4)加強網絡課程建設
加強多元開放物理網絡課程建設,改變物理課程形態(tài)比例,提高物理課程利用效率,破解學生由于選科走班造成時間沖突難題、師資失衡和個性化差異性等教學遇到難題.
(5)改變考試有效時間
縮短二次考試有效時間,由原來二年有效變?yōu)橐荒暧行?,防止高二學生超前參加選考科目考試,杜絕超前高考引起單位時間學教負擔過重現(xiàn)象.
(6)加強新高考物理有效教學
要進一步探索深入實施新高考物理有效教學的途徑和策略,要根據不同教學內容、不同教學要求、不同課型,運用多樣化的教學方式,加強多元開放物理課程建設和課程資源建設.在提高課堂教學效益的同時,培養(yǎng)學生的物理核心素養(yǎng),切實有效地消除應試教學帶來負面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