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劉曉平 周廣慈(貴州師范大學 貴州 貴陽 550000)
體育大課間活動的興起是近年來我國青少年的體質下降嚴重以及課間操基礎上發(fā)展的一種學校體育工作開展的新形式,體育大課間活動與課間操的區(qū)別在于,大課間活動的內容更為豐富、時間更充足、組織更有序,而且對學生參與體育鍛煉主動性的增強、滿足學生的運動興趣以及對學生全面健康成長等方面發(fā)揮著巨大的效能。體育大課間活動開展與實施的目的明確,有助于我們調整其發(fā)展方向,有助于明確體育大課間活動開展的必要性,以確保能達到開展大課間活動的實施計劃。
學校的體育文化是在校園內開展體育活動時所展現(xiàn)出來的文化氛圍,是體育教師在教授體育知識、指導體育技巧時所形成的。校園文化不僅需要學術活動的支撐,而且需要體育活動作為載體。體育大課間活動作為學校的一種文化,是全校學生直接接觸的最有生機的文化之一,不僅增強了學生的體魄,而且充實了學生的課外生活,進一步提升了學生的體育文化修養(yǎng),為建設濃厚的校園體育文化工作增磚添瓦。體育大課間活動的內容具有很大的牽引性,而且內容琳瑯滿目,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運動氛圍中得到了鍛煉,其對學生身心健康的積極影響是其他文化所不能比擬的,其要表達的信息也是巨大的。體育大課間活動的開展是全校學生積極參與體育鍛煉以及豐富學生校園文化生活的一種載體,毋庸置疑實行體育大課間活動是宏揚校園體育文化的一種方式,是學校素質教育的一種重要手段。
新時期的《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指出:學校開展體育工作應注重學生運動興趣的培養(yǎng),充分調動學生運動的積極性,進而培養(yǎng)學生終身體育的意識。學生通過體育課堂理論的學習,對自己喜愛的體育運動項目有了一定的了解,并且體育大課間活動主張學生通過自己的愛好來選擇自己喜愛的運動項目,對學生長期堅持體育鍛煉并培養(yǎng)成為自己的興趣愛好有著重要的作用。學生在進行體育大課間活動的過程中,在運動技能增長愉悅的氣氛中得到了體質的增強,運動習慣的養(yǎng)成使學生的體育鍛煉能夠不斷的延續(xù)下去。學生在體育大課間活動中對運動技能的掌握以及同學之間的相互配合練習,有助于他們對體育理論知識的掌握以及向更深、更廣闊的領域發(fā)展有著激勵性的作用。與此同時,學生們在進行體育大課間活動的過程中也可以發(fā)展自身存在的不足并通過教師的指導與學生之間的相互配合不斷地進行加強,這對提高學生參與的積極性以及促進學生自主學習意識的培養(yǎng)有著重要的作用。
在設計和開展學校體育大課間活動的過程中,體育教師可檢驗自身在教學能力以及實踐能力方面的不足,并對自身的不足之處進行歸納總結,提高自身的業(yè)務水平,在教學理論和實踐方面產生新的感悟,使自己朝著更深、更廣泛的方向發(fā)展。另一方面,體育教師在指導學生進行體育鍛煉的過程中能夠了解學生的運動興趣和身體素質等情況,進而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制定出一套更適合學生鍛煉的體育教學計劃,在此過程中對體育教學實踐的探索和創(chuàng)新中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
通過查閱全國各地開展的體育大課間活動的相關文獻,對當前體育大課間活動存在的問題進行科學的分析和探討,能夠認清當前體育大課間活動開展過程中的不足之處,并根據存在的問題提出切實可行的建議來指導體育大課間活動的開展。
素質教育實行之后,全國仍然有不少學校把學業(yè)考試成績作為基本的考核標準,這就直接導致了學校領導對體育教學工作的不重視。體育大課間活動一般安排在上午或者下午的中間休息時間,但是難免會發(fā)生其他文化課老師的拖堂而導致體育大課間活動延遲;班主任是體育大課間活動的組織者,但是一些班主任卻對此表現(xiàn)出態(tài)度不端正的行為,導致影響了整個體育大課間活動的秩序,學校體育教師出現(xiàn)的老齡化問題突出,出現(xiàn)的種種問題學校領導不予以重視,體育大課間活動形如走過場,遠遠達不到國家實施體育大課間的目的。
學校大幅度的擴招是導致學校場地器材不足的原因之一并且有些學校過于集中的安排學生選擇自己喜愛的運動項目,“僧多粥少”的現(xiàn)狀泛濫,許多同學成為學生鍛煉的觀客。體育大課間活動的形式過于缺乏、傳統(tǒng),并且過多的依賴傳統(tǒng)課間操和學校現(xiàn)有的場地器材,而沒有內容的創(chuàng)新,春夏兩季則是傳統(tǒng)的廣播體操,秋冬兩季則是組織較差的跑步,導致學生對缺乏新意的體育大課間活動的反感,出現(xiàn)無故缺席體育大課間活動的事件大幅度上升。過多的依賴學?,F(xiàn)有的場地器材也出現(xiàn)體育大課間活動經常被取消的事情,如遇下雨下雪天,導致體育大課間活動無法正常的開展。
體育大課間活動的開展過程中,評價體育大課間活動時主要集中在有無按時到達指定的區(qū)域進行練習、動作整不整齊、練習的內容有無特色、學生的精神面貌好不好等幾個方面,評價的標準體現(xiàn)在感性層面,對體育教學的整體性把握不夠。應設定科學的評價體系,首先應確定明確的教學目標,指明體育教學的追求方向;其次是預先把握評價學生的現(xiàn)狀,做好診斷性評價;之后是制定出教學計劃,并依據教學計劃有目的的進行指導;最后是事后的測評與評價,為下一階段的教學起點與目標提供科學的依據。
通過總結出當前體育大課間活動的作用及其開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通過相關的分析和論述,應當從理論上對體育大課間活動的開展提供一些切實可行的建議,為我國青少年的體質的增強作出貢獻。
學校的管理可以分為宏觀管理和微觀管理兩個層面。在宏觀管理方面學校應高度重視國家頒布的政策制度,嚴格按照國家規(guī)定的各項規(guī)章制度開展學校體育工作。微觀管理方面則表現(xiàn)為學校應當按照國家規(guī)定的開展體育教學工作的指導性措施進行具體的實施,建立對層次的管理體系,為體育大課間活動的開展保駕護航;及時制止文化課拖堂現(xiàn)象,讓體育大課間活動能夠正常開展;從學校管理條例方面培養(yǎng)學生運動的興趣,促進培養(yǎng)學生終身意識的培養(yǎng),為國家響應學生每天鍛煉一小時提供制度支持。
制定體育大課間活動的實施計劃是宏觀調控體育大課間活動的依據。內容的制定可以從體育課程的合理安排以及運動項目的分類等幾個方面進行,之后再根據進程安排制定出具體的實施計劃,最后按照實施計劃嚴格的執(zhí)行。在內容方面則因地制宜的挖掘出適合學校開展的體育運動項目,如充分改造現(xiàn)有的體育運動項目、合理的引進新興的項目、挖掘出傳統(tǒng)的健身項目等,旨在增強學生的身體素質與提高學生的技術技能。
學校體育工作的組織者與實施者是廣大的體育教師,學校體育工作開展的好壞很大部分取決于體育教師的業(yè)務水平,這就使得加強體育教師的教學能力與組織能力尤為重要。首先,體育教師應精讀體育專業(yè)相關書籍,掌握堅實的理論知識,并能夠靈活恰當地運動教學方法,言簡意賅地使用教學用語以及多方面的動作示范為學生提供更為有活力的體育課堂,這也是體育教師的必備基礎能力之一;其次體育教師應當經常出現(xiàn)在體育大課間活動的現(xiàn)場,善于現(xiàn)場組織與指導,并找出存在的問題,最后應定時定量地安排體育教師外出學習,加強自己的業(yè)務水平,為學生參與體育鍛煉提供科學的指導。
體育課程的改革提倡面向全體學生,注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充分發(fā)展學生的個性,新的學習評價系統(tǒng)區(qū)別于傳統(tǒng)的體育教育的評價系統(tǒng)是其能夠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的評價,并不是選拔性的評價。應當做到實事求是,重視個體差異,但仍然不能忽視能力的發(fā)展,讓評價體系能夠系統(tǒng)的反映學生的真實情況,使評價更朝著合理化的方向發(fā)展;增強學生體育學習的自信心,感受體育運動給他們帶來的樂趣。
本文主要從體育大課間活動的作用、體育大課間活動開展的不足之處以及對體育大課間的發(fā)展提出的建議三大方面進行論述;體育大課間活動讓學生對體育知識的運用、運動技能的提高以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等方面大有益處。為此,應不斷的加強對體育大課間活動發(fā)展的研究力度,使體育大課間活動朝著更積極的方向發(fā)展。
[1]吳昊.淺談對大課間體育活動的幾點新認識[J].中國學校體育,2007,(02).
[2]陳東紅.搞好大課間的幾點經驗[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0,(02).
[3]李可,馮道光.中小學開展大課間體育活動的策略研究[J].青少年體育,201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