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志紅
許多動物實驗的結果并不一定適用于人類
關于這一研究結果,我是這樣理解的,看看能不能讓您感覺研究結果不那么“顛覆”。
1 實驗中使用的不是正常小鼠,更不是人類,而是一種特殊的基因敲除的實驗動物模型小鼠,它容易出現腸道菌群紊亂的問題。因而,實驗結果不能直接往人身上套。
2 研究并沒有發(fā)現富含果膠、低聚果糖等的天然果蔬會帶來風險,而 是 大 量 使用人工提取的可溶性膳食纖維,而且是在長期攝入之后才發(fā)現出現肝癌的。實驗小鼠吃幾個月,相當于人類吃半輩子呢!
3 研究證實,纖維素等不溶性膳食纖維不會引起實驗動物肝癌風險上升的問題。雜糧、薯類、豆類中以不溶性膳食纖維為主,因此更無需憂慮。
4 實驗小鼠出現肝癌是在營養(yǎng)不平衡的高脂飲食狀態(tài)下,又攝入大量人工提取的可溶性膳食纖維,如果不是高脂飲食擾亂了腸道菌群,僅僅攝入可溶性膳食纖維也是不會帶來肝癌問題的。
5 膳食纖維一直被認為是有益健康的成分,是因為目前文明社會的人整體上膳食纖維攝入不足。如果膳食纖維攝入過量(動物實驗中的數量往往比人類實際攝入量大),也會妨礙健康。只不過,目前多數人的膳食纖維攝入量太低,所以才提倡多吃點。
6 有研究發(fā)現,不同類型的膳食纖維對菌群的作用有差異,最好是從食物中獲取多種類型的膳食纖維,而不是僅僅盯著一種吃??扇苄?、不溶性膳食纖維各有不同類型,對健康的影響也不一樣。如果日常對多樣化的天然食物攝入較少,精白米面加大魚大肉,且單一性地長期攝入某種類型的膳食纖維,未必能得到理想的健康效果。
膳食平衡才能有益健康
可見,我們不必害怕含有果膠和菊糖的果蔬,更不用擔心五谷雜糧和豆類,關鍵是平時要吃合理比例的天然食物,不要認為任性吃油炸、燒烤、熏制食物,僅靠某種膳食纖維補充產品就能避免疾病風險。
如果您有便秘問題,醫(yī)生或營養(yǎng)師建議您服用菊粉,那么完全無需恐懼,按醫(yī)囑執(zhí)行即可。如果你日常果蔬、雜糧攝入已經足夠,沒有便秘問題,沒有跡象表明存在腸道菌群紊亂的問題,那么也沒有必要因為別人說它如何好而盲目食用。
最后提醒一下,在購買食品的時候,首先要注意查看產品包裝上的配料表。如果你有容易脹氣的問題,或者有怕冷、腹瀉的問題,最好不要選擇配料表中含有菊粉、低聚果糖、葡聚糖等可溶性膳食纖維的產品。目前,牛奶、酸奶、飲料等很多產品都含這些配料。
科學研究也有漏洞,不宜盲目跟風
對研究人員來說,這篇文獻值得思考,因為它再次提示我們,科學研究證據中也可能有很多漏洞。
研究者往往只專注于自己想得到的指標,其他指標則常常被忽略。然而,對某幾個指標好的吃法,不一定對其他指標好。如果這個研究中的實驗人員沒有注意到小鼠膽紅素的變化,就不會有后面的發(fā)現。比如很多減肥研究中只考慮了體重、血糖、血脂、血壓、心血管功能指標等,但沒有關注到代謝率下降、消化功能下降、女性月經紊亂、腸道菌群紊亂等問題。
大部分干預都是短期的,短期對某些指標有效,不等于長期對健康有益。在這項研究中,如果研究者不是把實驗動物喂養(yǎng)時間延長到 6 個月,就不會觀察到肝癌的結果。
對于不同的受試者 / 動物,效果可能有很大差別。野生種的小鼠基因與敲除的模型小鼠結果就很不一樣。同樣的食譜,基因不同、體質不同、生理狀況不同的人,可能會有非常大的效果差異,少部分人的不良效果可能會被統(tǒng)計學數據所掩蓋。
所以,對個體來說,別人無論說得多么好的食物或是吃法,如果你自己感覺不舒服,就要趕緊停下,不要跟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