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科學系統(tǒng)的體能訓練方法對于現(xiàn)代足球而言至關重要。沒有良好的體能,技戰(zhàn)術就成了空中樓閣,無法發(fā)揮其最佳效果。對于中學生而言,他們正處在身體發(fā)育的關鍵時期,體能訓練應該更加注重其心理以及生理發(fā)育的特征,合理的安排運動量,重視學生心理狀態(tài),為學生營造良好的運動氛圍,使用恰當?shù)挠柧毞椒?,從而有效提升他們的體能素質。
關鍵詞:足球訓練;體能訓練;中學生;方法
伴隨著足球運動的不斷發(fā)展以及競技水平持續(xù)提升,現(xiàn)代足球運動開始呈現(xiàn)出轉身急停、反復沖刺以及突然啟動等特征,這些足球技巧對于運動員的體能要求都比較高。良好的體能可以保證足球戰(zhàn)術訓練的順利開展,是否能夠科學有效的開展足球體能訓練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
一、足球運動員體能概述
(一)足球運動員體能概念
足球運動員體能主要是指足球運動運動能力,是足球運動必備的一種競技能力。足球運動體育受到了遠動員身體機能、身體形態(tài)以及運動素質發(fā)展等因素的綜合影響,彼此之間相互制約,在中學生足球運動開展的過程中,都要有所涉及,而不能做到顧此失彼。
(二)足球運動員體能特征
足球運動員體能特征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的內容。
首先,間歇性特征。相較于其他項目而言,足球運動員體能所具備的明顯特征便是間歇性。往往這種體能特征產生的原因在于,運動員在開展體育運動的時候,不會始終處于有球跑動的狀態(tài),會出現(xiàn)某段間歇期。
其次,個體差異性。足球運動員本身存在的差異性,這種差異性性決定了運動員身體機能、形態(tài)以及素質等各個方面都不同。比如,速度素質較好的學生通常耐力會相對較弱,而那些耐力比較好的學生速度水平會比較的低。導致了足球運動員體能特征呈現(xiàn)出了差異性。
最后,區(qū)域性特征。足球運動當中,通常會按照場區(qū)以及陣型將運動員劃分成為前鋒、中場、后衛(wèi)、邊前衛(wèi)等,比賽過程中,因為受到了比賽特征影響,對于不同區(qū)域內的運動員體能有著不一樣的要求,處在這些區(qū)域內的運動員同樣也會表現(xiàn)出差異化的體能特征,從而使得運動員體能表現(xiàn)出了區(qū)域化特征。
二、農村中學生足球運動體能訓練中存在的問題
當前,農村中學生足球訓練過程中,學生體能訓練暴露出了很多問題,根據(jù)多年總結發(fā)現(xiàn)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體能訓練重視程度不夠
現(xiàn)在農村很多中學所開展的足球課程中,教師對于體能訓練這部分內容存在著認識不足的問題。首先教師將更多的時間放在了教授學生足球技巧,覺得這才是有效提升中學生足球水平的根本所在。其次,很多教師所使用的訓練方法比較陳舊和單一,訓練內容更加教條化,盲目的引入一些國外先進訓練理念,而不是按照我國現(xiàn)在中學生實際的情況對這些方法做出適當?shù)恼{整,使得這些訓練方法無法真正的發(fā)揮效果。
(二)體能訓練不規(guī)范
因為受到師資條件以及教學環(huán)境的限制,農村中學足球課程體能訓練缺少規(guī)范性,從而影響了最終的訓練效果。與此同時,教師所制定的教學計劃也存在很多明顯的缺陷以及漏洞,在體能訓練的時候沒有能夠做出更加合理的安排,缺少系統(tǒng)性的訓練。很多接受過體能訓練的學生甚至不知道如何在場上保持體力,這種教育內容上的缺失將會直接導致學生足球訓練效果低下。
(三)恢復機制欠缺
體能訓練以后,身體的各個器官只有得到了充分的恢復與補充,才能夠變得強壯??墒窃诂F(xiàn)在農村中學足球運動體能訓練過程中缺少這種恢復機制,農村中學生經過了強度較高的體能訓練以后,身體的各個器官都會感覺到疲乏,假如沒有得到足夠的恢復以及補充,那么將會對他們的器官產生永久性的損傷,從而加重學生身體的負面影響,所以農村中學生足球體能訓練中引入完善的恢復機制迫在眉睫。
三、農村中學生足球運動訓練中體能訓練方法
(一)柔韌素質訓練
運動訓練過程中身體的柔韌性占據(jù)了重要地位,柔韌性是確保運動技能提升的重要因素,同時也是訓練技術必備因素。假如缺少良好的柔韌基礎,那么必然會影響到足球技巧的掌握。關節(jié)柔韌性將會直接決定者身體協(xié)調性、力量以及速度發(fā)揮,并且還是肌肉以及韌帶損傷的主要原因。柔韌素質訓練方法包括了被動拉伸、主動拉伸以及PNF拉伸。
被動拉伸指的是學生依靠自身力量之外的力量拉長韌帶以及增長肌肉。主動拉伸則指的是運動員為了拉伸機體而使用自身重量來拉長肌腱以及韌帶的方法。主動靜力拉伸則主要指學生通過肌肉的力量保持姿勢不變的形式。PNF拉伸則主要是指將人體發(fā)育學以及神經生育學作為基礎,注重多關節(jié)與多肌肉共同參與的運動,而不單單局限于某個肌肉的活動,提升了關節(jié)的控制能力、運動型和完成復雜動作的技巧,學生能夠采用動力拉伸式或者是雙人配合運動動力拉伸式的方法。對于年齡相對較小的低年級學生可以使用主動靜力拉伸,伴隨著學生年齡的不斷增加,柔韌性以及練習程度的不斷提升,可以嘗試采用主動動力拉伸、被動動力拉伸以及PNF拉伸的方法。
(二)速度素質訓練方法
速度運動指的是人體在最大速度運動以及加速度運動當中所體現(xiàn)出的能力。速度素質涵蓋了動作、位移以及反應速度等方面。所有身體素質當中,速度素質占據(jù)了重要的位置,速度素質對于靈敏素質有推動作用,速度素質的發(fā)展可以推動下肢力量的提升。在速度素質訓練的過程中,可以使用多種練習方式,提升學生練習興趣,在練習量以及練習強度上可以逐漸提升。
在農村中學足球訓練當中,可是通過以下手段提升速度素質。第一,靈敏環(huán)或者是軟梯練習。引導學生進行加速跑、小步跑、高抬腿以及變速跑相關練習。第二,結合足球或者是反應球開展練習活動。利用拋球與接球練習,可以單人或者是多人共同完成。第三,小欄架聯(lián)系:利用小欄架本身的距離以及高度變化,組織學生完成接力競賽。第四,足球搬運。將足球放在一側,五米外設置一個筐,利用接力游戲的形式讓學生快速的將球帶入到框里。第五,組合練習。將上述練習項目組合在一起。
(三)平衡素質訓練方法
平衡能力不論是在體育活動還是在日常生活中,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平衡能力主要包含了動態(tài)平衡能力以及靜態(tài)平衡能力。具體訓練方法包括以下幾種。第一,單腿站立。保持單腿站立,同時膝蓋保持彎曲,另一條腿抬到和地面水平的位置,大腿以及小腿之間呈90°,維持這個動作,身體下蹲并保持平衡,維持幾秒鐘以后再站起來。第二,閉眼單足站立。第三,有球練習。使用足球開展顛球聯(lián)系,顛球練習不單單能夠保持身體的平衡,同時還能夠提升腳對于球的掌控能力。在選擇訓練方法的時候,要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合理安排課程內容,保證每個學生都會從中獲益。
四、結語
體能訓練是一項基礎性的訓練項目,如果缺少良好體能作為保障,那么技戰(zhàn)術訓練就會流于形式,特別是處在足球技術還沒有定型的青少年階段,所以,需要注重提升中學生足球運動員體能素質。因為中學生本身的特殊性,對他們所開展的體能訓練要更加注重其心理與生理特征,使用現(xiàn)代化的訓練方法,合理安排其負荷,從而有效提升運動員體能水平,為我國足球事業(yè)培養(yǎng)更多的人才。
參考文獻:
[1]崔恩,李健功.淺析足球運動員體能訓練方法[J].山東體育學院學報,2017(1):222-224.
[2]潘永健.青少年足球運動員訓練十二要點[J].廣州體育學院學報,1981(1):54-60.
[3]吳華.高中足球校隊訓練有效性的提升——[J].當代體育科技,2014(08):60-60.
[4]湯鴻波.如何進行足球運動員的耐力素質訓練[J].泰山鄉(xiāng)鎮(zhèn)企業(yè)職工大學學報,2015(2):16-16.
[5]盧孝飛.中學足球選項教學中足球防守意識分析及培養(yǎng)策略[J].體育時空 2016(08)45-45.
[6]胡徐歡.關于小學生足球意識的培養(yǎng)與訓練分析[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2016(20):45-45.
[7]張晨蔚.足球的意識存在問題分析與培養(yǎng)途徑.[J],當代體育科技,2011(2)87-87.
作者簡介:莊若丹(1978—),女,漢族,福建福州人,一級教師,本科,主要研究方向:農村中學簡單足球比賽。
注:本文系連江縣教育科研“十三五”規(guī)劃2016年度規(guī)劃課題《農村中學校園足球比賽中簡單戰(zhàn)術運用能力的研究》階段性成果。項目編號:LJJKXB16-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