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農村中學開展德育教育,要通過網絡信息支撐構建起線上線下管理機制,這主要包括:第一是立足于校情學情來制定并完善學校德育線上線下管理制度,做到有法可依、有規(guī)可循;第二是建立學生德育檔案,通過線上線下管理機制及時反饋家長,使家校聯動機制更順暢;第三是制定重大德育事件的應急管理方案,并以線上線下同步進行,化解輿情危機強化師生信任。
關鍵詞:網絡信息;農村中學德育;線上線下;管理機制
隨著城鎮(zhèn)化的全面建設,農村越來越趨于空心化,農村中學的德育問題也日益嚴重。作為一名農村中學德育工作者,筆者認為只有構建起有效的德育管理機制,通過制度化的措施才能更好地開展德育工作。而在網絡信息下,農村中學更應該充分發(fā)揮網絡信息的便利性,通過農村中學線上德育與線下德育雙管齊下,才能把零散化、范圍大的農村中學德育工作做細做實,使學校德育能真正為學生成長成才服務。結合多年的工作經驗,筆者認為在網絡信息下,構建農村中學德育線上線下管理機制,要重視制度建設、家校聯動及應急管理三方面的工作。
一、立足校情學情,制定學校德育線上線下管理制度
在農村中學,其典型的特點是留守少年德育問題。由于父母長期外出,很多學生都是由留守兒童成長起來的,有較多的德育問題,若不及時糾正,則有可能給學生成長帶來巨大的隱患。而德育問題又需要學校與家庭共同努力,才能引導學生走出誤區(qū)健康成長。網絡信息的高速發(fā)展,就為農村中學德育工作打開了另一片天地。通過網絡信息使家長與學生的距離拉近了,這也為農村中學德育線上線下管理制度的制定提供了可能。
眾所周知,農村中學德育管理往往是學校一頭熱,家庭一頭涼的現狀。而家庭一頭涼的原因主要是緣于父母監(jiān)管不到,而網絡信息下這一原因就得到了解決。立足于學校實際,通過利用網絡信息來構建QQ群、微信群及微信公眾號,就可以制定出德育線上線下的管理制度,既理清了學校與家庭的責任,又可以讓遠在外地的父母對孩子進行遠程教育。如通過微信公眾號推送安全教育制度與視頻,家長則通過綁定微信號關注公眾號進行了解安全教育,及時做好孩子的安全教育,特別是假期的安全教育等。線下學校德育與線上家庭德育的相應措施規(guī)范化與制度化,就形成了線上線下管理制度,有助于學校與家庭形成合力,共同做好學生的德育工作。而針對留守學生問題,學校德育還可以通過公眾號來推送規(guī)范學生德育行為的相關研究成果,促進家庭更有針對性解決這類問題。
二、建立德育檔案,通過線上線下管理機制聯動家校
對于家長而言,學生在學校的表現如何往往通過成績及其他有形的成果來體現。而在德育工作中,要讓家長看到有形的東西就要建立起德育檔案。在農村中學德育管理工作中,建立德育電子檔案既是時代發(fā)展的要求,也是線上線下管理機制聯動家校的便捷舉措。一方面,學生德育電子檔案可以有形體現出學生在學校的整體表現情況,反映出學生身心健康與成長軌跡,有助于家長直觀了解學生的相關情況;另一方面,學生德育電子檔案也是無紙辦公發(fā)展的趨勢,有助于保存的同時,也能使教師更好地收集相關數據,開展更有針對性的德育活動。
學生德育電子檔案的設計要做到每日一記,把學生的表現通過簡潔的話語記錄下來,特別是涉及到學生優(yōu)缺點方面。這樣記錄不僅讓學生心服口服,家長瀏覽后更會有針對性與學校聯動,共同為學生成長出力。除此之外,每月還應對學生德育情況做一個小結,突出學生成長性評價與價值性建議。而這份德育電子檔案,通過教師上傳到微信公眾號的后臺服務,家長通過登錄賬號及密碼來接收,且只收到自己孩子的相應檔案,保證德育電子檔案的保密。在這一基礎上,家長也有留言、評論、點贊功能等,方便家長留下好的建議與意見,對學校德育工作與教師工作提出寶貴的意見。而在線下,學校德育工作可以通過征求建議或充分利用傳統(tǒng)節(jié)日的空隙,召開家長會傾聽家長們的聲音,使線上線下德育能連成一片。以網絡信息來打通農村中學德育工作的家校聯動,一方面利用了網絡與社交平臺,使德育工作走向個人化、隱私化發(fā)展,有利于保護未成年學生,促進學生成長成才;另一方面,節(jié)約了家校雙方的管理時間,家長與教師都可以利用空閑時間或微信私聊給學生更好地成長提供幫助,實現家校在德育管理的有機聯動。
三、增強師生信任,制定德育管理線上線下應急方案
信息化雖然帶來了諸多便利,特別是社交工具如QQ、微信、微博等,使德育工作的溝通更加順暢,及時、完整傳達學校德育工作的安排,但同時也是存在著一些隱患。如微信、微博等很容易將學校的個別現象進行放大,甚至于形成某種輿情危機,嚴重影響學校的教學秩序,德育工作也容易出現失去掌控的局面。這就需要在學校德育中,特別是農村中學德育中增強師生信任,制定德育管理線上線下應急方案。
如2017年7月初,粵北某中學有學生在周末私自去水庫游泳不幸溺亡,但在朋友圈、微博卻被演變?yōu)閷W校管理不嚴導致學生事件,矛盾直指學校管理。最終在公安機關的介入下真相得以大白,而且就在溺亡事件發(fā)生前一天,學校德育還召開了防止溺水的主題班會,學校管理不存在任何問題。而學生的跟風轉發(fā),卻一時之間使學校、教師聲譽受損,嚴重傷害了德育教師及班主任的工作積極性。這反映出師生在德育管理中缺乏信任,也沒有制定好良好的線上線下應急方案。如果在班會后能第一時間在相關平臺發(fā)布信息,使家長與學生第一時間掌握情況,不僅提醒了家長加強對學生的管理,而且事后的謠言也會不攻自破。由此可見,增強師生信任是農村中學德育工作的重點與難點之一,構建德育管理線上線下應急方案也應當成為德育機制一部分。
總之,對于農村中學而言,善于運用網絡信息為德育線上線下機制構建服務,可以幫助學生與家長克服因空間而帶來的教育困難,使學校家庭形成合力幫助學生更好地成長成才。
參考文獻:
[1]臧瑞瑞.初中德育的思考與實踐[J].新課程(中學),2017(08):224.
[2]董鐘漢.初中德育工作的構建與探索[J].教育現代化,2017,4(18):248-249+254.
[3]韓丹.初中學校德育管理現狀及創(chuàng)新策略探索[J].中華少年,2016(09):21-22.
作者簡介:陳振芳,廣東省云浮市新興縣田家炳中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