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宜賓市南溪區(qū)留賓鄉(xiāng)中心小學校 楊 健
隨著科技日新月異的發(fā)展,教育資源也豐富多彩,學生的個性化學習要求也不斷增加,新型的教學模式應運而生?!拔⒄n”作為一種新型的教學方式也,開始嶄露頭角。作為一名信息技術課的一線教師,把“微課”利用到信息技術課上,讓“微課”在信息技術教學中,發(fā)揮其獨特的優(yōu)勢,為信息技術課增色顯得尤其重要。
小學信息技術課堂的教學方法有很多:如講授教學法、示范教學法、任務驅動教學法、探索研究教學法、合作學習法等。然而,在常態(tài)教學中,更多的是以下兩種教學模式:一種模式是邊講邊練,教師根據(jù)教學內容先演示,學生根據(jù)教師的演示來練習,教師再演示,學生再練習。80%的學生一般都會按照教師的范例去做,如果稍稍增加一點難度,或是有一點小小的變化,有些學生便不知所措了。所以,這種模式不利于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也不利于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甚至還容易出現(xiàn)學生自己不努力思考,形成等待教師講解和演示的不良現(xiàn)象。還有一種模式則是講完再練,教師先利用 15-20分鐘的時間講解演示教學內容, 然后布置上機操作任務,學生根據(jù)教師的演示和任務要求一步步完成相應的內容。這種教學模式學生上機操作的時間比較集中,但如果教師的講解內容較多,時間稍長,部分學生很有可能會忘記前面講解的內容, 致使學得好的學生越來越好、學得困難的學生越來越困難。
我所在的學校地處宜賓市南溪區(qū)當?shù)氐脑S多家庭條件都還不錯,學校的教學設備配備也比較齊全,基于這樣得天獨厚的條件。微課的出場,就應運而生了。微課將前面我介紹的兩種教學模式的優(yōu)點結合起來。一方面,教師授課的時候整體 把握學習方向,引導學生自主探索, 注重學生的思維發(fā)展、理論知識體系的形成,淡化技術指標的達成。另一方面,學生在后期操作中,可以反復觀看教師提供的微課視頻,避免了因遺忘而影響教學效果的達成。這樣,學生不僅能形成知識鏈結構,能理解并牢記知識點,還能提高思維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
信息技術課上, 操作技能類的學習是一個連貫的過程,如果其中有一個步驟沒到位, 就會導致后面的操作出錯。而微課最大的優(yōu)點就是可以作為課堂演示資源,高效重現(xiàn)操作步驟。例如,在學習川教版小學三年級下冊《將作品保存在自己的文件夾》一課時,以畫圖作品為例,第一步要先選擇菜單欄里的文件,第二步選擇另存為,第三步在對話框中選擇要保存的位置,第四步在對話框中新建一個文件夾,第五步為新建文件夾命名,第六步打開該文件夾,第七步保存。由于操作步驟多,學生在操作的時候容易記不清,還很容易忽略第三步和第六步,這樣就會因某個小小的步驟而不能成功地完成任務。因此,教師如果能根據(jù)任務需求制作成微課,學生不僅可以非常直觀地學習,還可以隨時暫停、快進,以適應自己的學習進度, 利用微課輕松再現(xiàn)教師的操作細節(jié),從而使學生快速掌握操作技能,突破教學重難點。
新課程理念要求改變課程實施過程中過于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現(xiàn)象,提倡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培養(yǎng)學生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微課集文字、圖像、聲音為一體,動靜結合、圖文并茂,能夠為學生創(chuàng)設貼近生活的教學情境,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幫助學生學會學習。
在信息技術課堂中,學生可以利用微課,在自主、寬松的氛圍中充分質疑、自主探究,經過探究、合作交流,最終解決了問題,獲得了新知識,這樣更有利于對孩子探索新知的培養(yǎng)。同時在這樣的學習過程中也學會了解決問題的方法,自主學習能力也在逐漸形成,變被動為主動,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眾所周知,小學信息技術課一般一周只有一兩節(jié)課,但是由于授課班級較多,這種重復性教學,教師難免會感覺枯燥乏味。利用微課,不僅可以讓教師做到“不厭其煩、耐心細致” 地講解示范,而且在很大程度上也減輕了信息技術教師的課堂重復勞動量,保持教師身心的愉悅,同時也使信息技術教師可以有更多的時間組織教學和思考教學,從而確保課堂教學地有效性。
綜上所述,微課在當小學信息技術課程中的運用,不僅最大限度地使它服務課堂,提升課堂。而且把微課制作好、用好,最終形成學習資源庫,對信息技術教師來說也是提升專業(yè)素養(yǎng)的好事。作為一名小學信息技術教師我將繼續(xù)不斷探索、不斷積累,希望通過微課這種教學手段的引進可以使我們的課堂更加快樂高效,讓微課給信息技術課堂帶來春天。微課,讓信息技術課閃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