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聊城市第二中學 呂 靜
課堂教學是實施素質(zhì)教育、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主渠道。如何在課堂教學中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體現(xiàn)學生主體參與意識和自主發(fā)展的教學目標,培育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chuàng)新精神,打牢創(chuàng)新性人才成長的基礎,是當前教育界普遍關注的一個重要課題。課堂教學同時還是一種目的性和意識性都很強的活動。通過教學,要使學生掌握知識,習得技能,發(fā)展智力,形成態(tài)度和相應的品質(zhì)??梢哉f,有效性是教學的生命。學生學到什么?得到什么?這是任何教學改革都必須首先追問和考慮的問題。在二中生本之風的引導下,我也積極學習,不斷反思,總結出適合自己和學生的課堂教學流程,我把它概括為七個字:一查、二秀、三總結。下面我從新授課和習題課兩種課型說一下這七個字。
前置作業(yè)又稱為前置性小研究或前置性學習,是開展生本課堂教學的前提條件,是生本教育理念的一個重要表現(xiàn)形式。它指的是教師向?qū)W生講授新課內(nèi)容之前,讓學生先根據(jù)自己的知識水平和生活經(jīng)驗所進行的嘗試性學習。生本理念下的課堂,要求教師要將教授的內(nèi)容轉(zhuǎn)化成一個個問題,通過“前置性作業(yè)”的形式,提前布置給學生,讓學生進行先學。課堂教學一定是“教在學之后”“以學定教”的學習歷程。學生通過前置性學習能學會或者弄懂新授知識的40℅左右。
我不僅要求學生做完前置作業(yè),還要求學生根據(jù)預習,自己概括一下本節(jié)課的知識網(wǎng)絡。上課之前組長檢查,并進行詳細記錄。上課前兩分鐘我先抽查一位同學,然后由學生選學生的方式抽查三到五位學生。抽查時先由組長回答記錄情況,然后再看學生做的情況。
學生通過交流討論解決前置作業(yè)中遺留的問題,其中解決不了的問題,通過學生展示即全班交流的方式對知識學習進行了鞏固和進一步深入。這一環(huán)節(jié)要求是學生回答聲音洪亮,語速放慢。當學生展示完后,若有補充質(zhì)疑,優(yōu)先選擇同組同學,然后再由該學生挑選學生對自己的回答進行補充質(zhì)疑。
如果說前置性學習是課堂的前奏,小組交流展示是中心的話,那么基于交流基礎上的總結就是課堂的點睛之筆。只有交流沒有總結,課堂就不完美,有交流、有總結,才能使學生形成完整的知識網(wǎng)絡。我會讓學生在自己原來知識網(wǎng)絡的基礎上進行修改,然后選擇自己認為重要的知識點對其他組同學進行提問。
一查,是指檢查所要講的習題的完成情況。這里會比新授課多一個小環(huán)節(jié)是講題之前先讓學生對上節(jié)課的知識點進行復習,也是學生課下出好三至五題,上課時我先提問第一位,之后的由學生挑學生提問。這里大多數(shù)學生都會提問學生成績捎差的,因為對方答不上來扣分,也會相應給本組加分。二秀,學生展示。先讓學生小組之內(nèi)交流一下,互相解決大家不會的問題,最后把小組不會的題列到黑板上由學生自己講解。三總結,下課前由我挑一位同學在講過的題中任意選擇一道題由該同學講解,之后由學生挑學生挑題進行再次講解。這一環(huán)節(jié)大部分學生也都是挑成績稍差的同學,解答不上來扣分。并且不會的同學,課下一定要在小組內(nèi)解決,由課代表進行抽查。
我每節(jié)課都把各個小組寫在黑板上,從剛才說到的三個方面進行加減分。新授課學生答不上來不扣分;回答問題聲音洪亮、講解清晰者得分高;邊板書邊講解者得分高;復習的知識回答不上來者扣分;對于同一題第一個回答不上者扣一分,第二個回答不上者扣兩分,以此類推。有時提問只叫組時,一個組永遠都是那一位同學回答,這時我會讓該組換人,回答不上者扣分;根據(jù)黑板上的分數(shù),對于沒有回答的小組,我會直接讓該組回答問題,回答不上者扣分。在開始時學生挑學生,班里也有學習成績不好的學生會起哄,但是后來我就制定了要求:1.學生提問題時,大家認真聽,我只給大家重復一次問題的機會,再要求重復者要扣分;2.挑學生時由該生自己選,小組不要參與,選擇要快以節(jié)約時間;3.在別人挑學生時,大家保持安靜,搗亂者扣分。對于學生回答不主動的問題,我實行的是自愿回答者得分高,而被動點名回答問題正確者得分低。得分一節(jié)課一清,由課代表記錄,一個月一評比進行獎懲。
最開始實行該流程時,有一次在我班上習題課,下課時聽到一位平時不太學習的同學說:“呀,下課啦,這節(jié)課這么快?。 碑敃r我聽了既慶幸又后悔,慶幸的是我邁出了這一步,后悔的是我沒早一些開始。
課堂教學模式千千萬,不管什么樣的模式,都要在以學生為本的前提下真正做到教師主導、學生主體,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真正明白學什么、如何學,找到適合學生和教師共同的教學模式,這樣在輕松愉快的環(huán)境下進行教學,教師和學生一起進步何樂而不為?我也本著這個理念,不斷的學習進步,爭取讓自己的教學課堂達到最佳狀態(tà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