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省西安市灞橋區(qū)東城一小 陳 璉
教育部在小學英語指導意見中指出:小學英語教學的目地是培養(yǎng)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和積極的態(tài)度,使其建立英語學習的自信心,培養(yǎng)其具有一定的語感和良好的語音、語調(diào)基礎(chǔ),使其形成初步應(yīng)用英語進行簡單的日常交流的能力,為進一步的英語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chǔ)。
因此小學英語課堂評價對學生而言具有重要意義,不僅可以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調(diào)動他們學習的積極性,還可以使他們獲得成功感,增強自信心,培養(yǎng)合作精神。而這些都有助于學生形成初步用英語進行簡單日常交流的能力,并為他們進一步學習英語打下良好的基礎(chǔ)。在小學英語靈動課堂上,我們理解的課堂評價是: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活動中,根據(jù)小學英語學科教育的目的及原則,對教育過程和所產(chǎn)生的成果進行定性和定量的測量,進而做出價值判斷,并為孩子的發(fā)展程度和教學的改進提供依據(jù)。
1.人性化的評價表
評價表有記錄個人表現(xiàn)的個人評價表和記錄小組合作學習的小組評價表。個人評價表充分體現(xiàn)了學生的個性化,給老師一個了解學生的機會;小組評價表的制作是全體組員共同參與的過程,也是小組凝聚力形成的過程,一個小組具有強烈的凝聚力,對于英語的學習具有很大的促進作用。
2.激勵性的評價
激勵性評價方式是評價方式中最常見、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之一。包括口頭評價、書面評價、榮譽評價。
3.趣味性的獎勵
小組合作學習是英語課堂常常采取的教學活動,評價也可以小組形式學習,如在學習動物話題時候,針對學生對動物的喜愛,可把評價與此話題結(jié)合起來。這樣,除了歡笑,同時也結(jié)合了所學知識,學生自如地運用語言。教師也可以交給學生一些任務(wù),讓他們運用所學的語言來完成。這種評價強調(diào),通過學生在情境中應(yīng)用知識的活動、作品、筆記、設(shè)計等等第一手資料,來評價學生的學習過程及成果,借助第一手資料對學生做出的評價具有很高的可靠度。
4.有效性的稱贊
小學英語課程改革其中一項重要任務(wù)是樹立學生學習的自信心。稱贊是樹立自信心的有效途徑。我們在日常的教學中我們做了以下的嘗試:以小組合作的形式,在一個單元的學習中,給小組內(nèi)不同的學生定下不同的學習目標,學生只要實現(xiàn)自己的目標就是成功的。小組根據(jù)各成員的能力進行分配人員。只要完成任務(wù),都可為本組積累分數(shù)。采取這種形式,給學生不同的評價標準,學生按照能力高低,完成難度不同的任務(wù),對于每個學生來說,都是存在挑戰(zhàn)但又可實現(xiàn)的目標,這樣學生才會不斷追求進步。
5.榮譽的分享
小孩子獲得成功時,內(nèi)心是非常渴望與他人分享的,稱贊能給學生帶來短時間的成就感和自信心,而分享卻能把成就感和自信心延續(xù)到四十分鐘以外,甚至更牢固、更持久。所以,當學生獲得成功時,我們千萬別忘記與其分享、肯定成功,必要時,讓其周圍的同學、家長一起分享他的成功,使他處于一種被眾人認可的境地,成功感得到盡可能大的滿足,這樣,學生內(nèi)心因成功感而產(chǎn)生的學習動機才會持久,克服困難的決心與信心才會因此而增強。
1.心理評價
這種評價有利于保護學生的秘密,讓學生自己反思并進行自我批評和自我激勵。教師在操作時,可以只提要求,不具體分析。
2.口頭評價
這種評價有助于學生大膽、正確的認識自我。如:學生在學唱完一首英語歌曲后,教師鼓勵學生進行自我評價,引導學生說“I think I…”或“We think we…”,讓學生能夠辯正地分析自己的成績。
3.筆頭評價
這種評價適宜于小學生在完成了一定的語言任務(wù)或活動單后,在教師的引導下,對自己的成績進行筆頭評價。如:完成得很好,可以畫三顆紅星給自己;完成得較好,可以畫兩顆紅星給自己,鼓勵自己繼續(xù)努力;完成得不好,可以畫一顆紅星給自己,以示以后要加油。
同時也可以設(shè)計以下自我評價表,來了解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
課堂上學生對學生的評價是學生參與評價的主要內(nèi)容。通過學生對學生的評價,有助于建立融洽、民主的學生交流渠道,有助于學生一起相互反思學習過程和學習效果,互相鼓勵和幫助,做到共同學習。學生互評的方式主要有:同桌互評、個體學生對全體學生的評價、全體學生對個體學生的評價。互評形式主要有:口頭評價:Good!Very good! Excellent!等;競爭評價:誰得的☆多;誰先爬上“山”等;星級評價:誰(哪個組)等級最高等;
這里的課后評價有三層意思:一是家長評價,家長也是教育評價的主體,因為家長既是教育活動的直接參與者,也是教育結(jié)果的重要責任者。家長根據(jù)小孩在家的學習情況、完成作業(yè)等給予評價或?qū)懗鲈u語,這是對學生課堂學習效果的一個有力評價。學生每天都有聽讀的作業(yè),為了讓家長很好的配合孩子完成作業(yè),我就要求他們?yōu)楹⒆雍灻?,打分,這是家長參與學習評價的重要過程。二組長評價,有的學生前一天作業(yè)上忘記讓家長簽名,打分了。于是,我就讓組長來當一回家長,組員讀給組長聽,讓組長當一回家長,進行打分,簽名。嘗試下來,這個辦法很不錯的。三是學生的書面作業(yè)練習情況,教師會給出正確的評價。
總之,小學課堂評價的目的不是區(qū)別優(yōu)生和差生,而是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在評價過程中反思自己的學習行為,發(fā)現(xiàn)自己學習中的問題,調(diào)整自己的學習策略,以便在原有基礎(chǔ)上得到最大限度的發(fā)展。運用課堂學習評價,可以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學習觀,樹立自信心,促進學生的發(fā)展。老師在使用評價時,應(yīng)該多表揚。對于接受慢的學生,老師要找到閃光點來表揚;對于接受快的學生,不應(yīng)該因為他一直表現(xiàn)好而忽視表揚。這樣使每個孩子都享受到被賞識的快樂,享受到成功的喜悅,讓他們在快樂中不斷發(fā)展,不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