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旋,趙賀玲,陳世霞,吳秀彩
(濟南軍區(qū)總醫(yī)院 神經內科,山東 濟南,250031)
小兒病毒性腦膜炎是臨床上比較常見的兒童疾病,多發(fā)生在學齡前兒童[1]。是由病毒引發(fā)的中樞神經系統(tǒng)感染性疾病,臨床表現(xiàn)以精神和意識障礙為主[2],治療常以對癥支持治療為主,但后期恢復情況存在不確定性[3]。國內[4]研究表明,綜合性干預具備減少患兒癥狀緩解時間和住院時間以及提高家屬滿意度的優(yōu)勢,對于小兒病毒性腦膜炎的治療具有一定臨床意義。本研究對本院收治小兒病毒性腦膜炎78例患兒進行綜合性干預的研究,現(xiàn)將結果報告如下。
選取本院自2015年6月—2016年6月收治小兒病毒性腦膜炎患兒78例,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其中對照組36例,其中男20例,女16例,平均年齡(3.6±2.1)歲,發(fā)病到住院時間(3.2±1.6) d,合并呼吸道疾病17例、麻疹2例、腹瀉1例; 觀察組42例,其中男22例,女20例,平均年齡(3.7±1.9)歲,發(fā)病到住院時間(2.8±1.9) d,合并呼吸道疾病20例、麻疹3例、腹瀉2例。2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發(fā)病到住院時間、合并癥等方面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診斷標準:小兒病毒性腦膜炎診斷參照《病毒性腦膜炎》診斷標準[5]。納入標準:符合小兒病毒性腦膜炎診斷標準并與家長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嚴重肝臟心臟疾病以及中樞神經系統(tǒng)損害病史患者。
對照組患兒給予常規(guī)干預治療,患兒人院時,及時對患兒進行身體檢查,掌握基本病情,對不良癥狀積極干預,主要為發(fā)熱、癱瘓、嘔吐、精神異常,藥物使用告知和準備等,并對病室環(huán)境衛(wèi)生,定時通風。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加用綜合性護理干預,包括心理干預、飲食干預、癥狀觀察、康復治療[6]。心理干預:積極開導患兒和家長緊張情緒,主動講解小兒病毒性腦膜炎相關知識,保持放松狀態(tài),提高自信心,完全配合醫(yī)護的治療。飲食干預:建議飲食營養(yǎng)豐富,清淡的流食或半流食; 保持少量多次飲食; 食物保持低脂肪、高纖維、高蛋白為宜以及維生素C含量較高的食物。癥狀觀察:保持密切關注患兒生命體征,出現(xiàn)不良癥狀積極處理,醫(yī)護人員提高相關知識培訓,及時記錄癥狀緩解時間、護理滿意度以及住院時間等??祻椭委焄7]:積極進行關節(jié)的訓練和康復運動,并對家長進行相關康復訓練的知識。臥床患兒定期翻身,防止痤瘡,進行伸展屈曲運動,促進神經和肢體的康復。
① 臨床療效評估[8]:顯效:并發(fā)癥癥狀消失,相關檢查恢復正常; 好轉:并發(fā)癥癥狀及各類檢查指標出現(xiàn)明顯好轉; 無效:治療1周后仍無明顯改變,總有效率=(顯效例數(shù)+好轉例數(shù))/總例數(shù)×100%。② 患兒住院時間以及癥狀緩解時間。③ 干預滿意度調查[9]。制定問卷調查表,設置非常滿意、較滿意、滿意、不滿意,滿意度=(非常滿意+較滿意+滿意)/總人數(shù)×100%。
干預后,對照組顯效7例,好轉14例,無效15例; 觀察組分別為19例、16例、7例。對照組有效率為58.30%,顯著低于觀察組的83.30%,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觀察組癥狀緩解時間、住院時間以及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2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2組患兒癥狀緩解時間、住院時間以及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比較
與對照組比較,*P<0.05。
觀察組非常滿意14例,較滿意18例,滿意7例,不滿意3例; 對照組分別為6例、11例、9例、10例。觀察組滿意度為92.80%,顯著高于對照組的72.20%,2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小兒病毒性腦炎是一種中樞神經系統(tǒng)疾病,主要由于病毒感染引起的精神和意識障礙[11],具有傳染性,其中柯薩奇B組及??刹《靖腥据^為多見,主要臨床表現(xiàn)為頭痛、發(fā)熱、腦膜刺激征等[12],癥狀輕者可自行好轉,重者出現(xiàn)驚厥、腦水腫,進而遺留神經系統(tǒng)后遺癥,最后危及生命。及時有效的治療和干預能夠減少病毒性腦膜炎患兒并發(fā)癥和緩解癥狀,提高生活質量。臨床上治療方法一般給予對癥治療和抗病毒治療,臨床上抗病毒藥物種類繁多,效果不盡相同。研究[13]表明,阿昔洛韋為臨床上治療本病有效藥物,深受醫(yī)生們的廣泛肯定。
綜合性干預近年來在臨床上得到了廣泛的研究,能夠緩解病毒性腦膜炎患兒癥狀,促進患兒疾病的治愈,主要包括心理干預、飲食干預、癥狀觀察、康復治療。心理干預能幫助消除患兒和家長的緊張情緒,加強和患兒積極交流,解答家長對該病相關疑惑,促進患兒可以主動的配合醫(yī)護人員工作,為后期治療提高首要條件。② 飲食干預可以提高患兒免疫功能,通過加強機體營養(yǎng),補充所需維生素,保持營養(yǎng)均衡,為患兒的痊愈有了堅強后盾。③ 癥狀觀察可避免因癥狀加重或癥狀持續(xù)導致不可恢復的情況。④ 康復治療主要關節(jié)和肢體活動鍛煉、刺激軀體療法等方面進行實施,具有促進患兒肢體功能障礙恢復,改善患兒預后的作用。
本研究通過觀察綜合性干預對小兒病毒性腦
膜炎的應用,發(fā)現(xiàn)觀察組臨床有效率為83.30%,明顯高于的58.30%; 觀察組癥狀緩解時間、住院時間以及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目前國內谷利鳳[14]、郭新榮[15]也有類似研究,其研究表明觀察組臨床療效、癥狀緩解時間、滿意度等方面均優(yōu)于對照組。綜上所述,綜合性干預對小兒病毒性腦炎中臨床療效顯著,能夠縮短患兒住院時間,減少患者癥狀緩解時間,改善患兒并發(fā)癥的預后,值得臨床推廣。
[1] 李磊.小兒病毒性腦膜炎的治療方法研究[J].實用心腦肺血管病雜志,2012,20(12):1995-1995.
[2] 王葆輝,吳鴻雁.小兒病毒性腦膜炎病原的診斷與臨床特點分析[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3,16(32):304-305.
[3] 賀宏斌.小兒病毒性腦膜炎72例臨床治療研究[J].大家健康:中旬版,2013,15(11):30-30.
[4] 孫玉華.系統(tǒng)護理干預在小兒病毒性腦炎中的應用及效果觀察[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6,14(28):274-275.
[5] 金玉,薛君莉,林麗星.小兒病毒性腦膜炎病原診斷與臨床分析[J].臨床兒科雜志,2003,20(3):149-151,155.
[6] 李曉麗.程序化護理干預在小兒重癥病毒性腦炎合并心肌炎中應用觀察[J].中西醫(y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16,4(31):5-6.
[7] 楊薇.康復護理在小兒重癥病毒性腦炎護理中的效果觀察[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5,19(21):119-119.
[8] 鄭景仙.護理干預對小兒病毒性腦炎治療效果的影響探析[J].中國醫(yī)藥導刊,2016,18(12):1289-1290,1292.
[9] 邊瑞軍,孫文環(huán).綜合性康復護理對病毒性腦炎患兒臨床療效及護理滿意度的影響[J].實用臨床醫(yī)藥雜志,2015,19(16):106-109.
[10] 姚汝鋮,鄭軍,姚友平.SPSS對有序分類資料的統(tǒng)計分析方法[J].現(xiàn)代預防醫(yī)學,2013,16(16):2972-2975,2978.
[11] 戴刺花,吳春風.150例小兒病毒性腦膜炎的護理體會[J].當代護士:上旬刊,2016,20(5):96-97.
[12] 陳楓.小兒重癥病毒性腦炎的病情觀察及護理[J].家庭護士:中旬刊),2008,6(23):2104-2105.
[13] 柯秋林.阿昔洛韋治療小兒病毒性腦膜炎臨床療效分析[J].海南醫(yī)學院學報,2014,20(2):234-236,240.
[14] 谷利鳳.系統(tǒng)護理干預在小兒病毒性腦炎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全科護理,2015,13(15):1435-1436.
[15] 郭新榮.系統(tǒng)護理干預在小兒病毒性腦炎中的應用價值分析[J].基層醫(yī)學論壇,2014,21(24):3186-3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