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小虹,何小俊
(武漢大學人民醫(yī)院,湖北 武漢,430000)
靜脈留置針又稱套管針,可減少穿刺次數(shù),減輕患者痛苦,提高護理人員工作效率,已在臨床廣泛應用。研究[1]顯示,3%~30%接受靜脈留置針輸液的患者會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靜脈炎,可導致住院時間延長,醫(yī)療費用增加,加重了患者負擔。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管內皮損傷、血管彈性降低、管腔狹窄、化學藥物刺激等因素,在使用靜脈留置針時易發(fā)生穿刺不成功或形成血腫[2-3]。另外,由于機體糖代謝障礙和抵抗力下降,糖尿病患者對穿刺造成的靜脈壁創(chuàng)傷的修復能力和對局部炎癥的抗炎能力也隨之降低[4]。馬應龍麝香痔瘡膏具有清熱燥濕、活血消腫、去腐生肌之功效,較傳統(tǒng)的治療方法如硫酸鎂濕熱敷、自制中藥外敷、神燈照射、馬鈴薯外敷等,具有操作簡便、療程短、見效快等優(yōu)點[5]。為降低靜脈炎發(fā)生率,減輕患者痛苦,提高患者對靜脈留置針的耐受性,本研究選取內分泌科糖尿病住院患者為研究對象,使用美國BD公司生產(chǎn)的型號22 GA×1.0 IN封閉式留置針,觀察痔瘡膏外敷于穿刺點近心端對患者靜脈炎發(fā)生率的影響,現(xiàn)報告如下。
選取2015年5月—2016年6月在本院內分泌科住院治療的2型糖尿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根據(jù)WHO糖尿病專家委員會提出的病因學分型標準(1999)[6]確診的2型糖尿病患者,知情并同意參加本次研究。排除標準:① 合并高血壓等心血管疾病者; ② 合并腦血管疾病者; ③ 合并腎臟疾病者; ④ 合并其他損害血管的疾病。最終納入研究對象100例,以入院日單雙號分為觀察組52例和對照組48例,均簽署知情同意書。觀察組中,男28例,女24例,平均年齡(50.50±12.07)歲; 對照組中,男27例,女21例,平均年齡(48.35±8.75)歲。
1.2.1 材料:2組患者均采用美國BD公司生產(chǎn)的型號22 GA×1.0 IN、0.9 mm ×25 mm、33 mL/min的封閉式留置針,觀察組采用馬應龍藥業(yè)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生產(chǎn)的馬應龍麝香痔瘡膏(10克/支),對照組采用50%硫酸鎂濕敷。
1.2.2 操作方法:2組均按標準靜脈留置針的操作規(guī)范[7]進行穿刺,且采用3M透明敷貼固定。觀察組中,靜脈穿刺成功連接好輸液裝置后,常規(guī)在穿刺點近心端沿血管走向涂搽痔瘡膏5 cm×2 cm,輕輕按摩3~5 min,然后以無菌紗布覆蓋,膠布固定,2~3次/d,即于輸液開始時涂搽1次,封管后再涂搽1次,晚間睡前再涂搽1次。輸液期間,觀察患者穿刺部位皮膚情況,注意是否出現(xiàn)紅、腫、熱、痛。對照組中,靜脈穿刺成功連接好輸液裝置后,在穿刺點上方采取50%硫酸鎂濕敷,2~3次/d,即于輸液開始、封管后及晚間睡前各濕敷1次。輸液期間,觀察患者穿刺部位局部皮膚情況。2組輸液前后用BD公司產(chǎn)的福徠喜[8]封管液進行正壓封管,封管后做好置管期間的護理及宣教工作,即囑患者注意保持穿刺部位清潔干燥,防止污染; 避免劇烈運動和過度用力; 睡眠時注意臥位姿勢,保護穿刺肢體,避免穿刺血管受壓。
1.2.3 評價方法:比較輸液前、輸液后及輸液過程中每30 min觀察靜脈輸液通暢性及穿刺點周圍皮膚情況。靜脈炎判定標準[9]:Ⅰ級,穿刺點疼痛,紅(或)腫,靜脈無條索狀改變,未觸及硬結; Ⅱ級,穿刺點疼痛,紅(或)腫,靜脈有條索狀改變,未觸及硬結; Ⅲ級,穿刺點疼痛,紅(或)腫,靜脈有條索狀改變,可觸及硬結。比較2組中Ⅰ級靜脈炎、Ⅱ級靜脈炎、Ⅲ級靜脈炎的發(fā)生例數(shù),觀察痔瘡膏預防靜脈炎發(fā)生的效果; 記錄并比較2組患者留置針的留置時間。
1.2.4 質量控制:① 成立專項小組。由病區(qū)護士長任組長,2名責任護士為組員(工作3年以上,責任心強,??评碚摷安僮骷寄芸己藘?yōu)秀者,且具備一定溝通協(xié)調能力),共3名成員組成專項小組。② 專項小組成員培訓。研究開始前1個月,在組長指導下,統(tǒng)一培訓WHO糖尿病專家委員會提出的病因學分型標準(1999),并掌握排除標準,規(guī)范培訓留置針輸液護理過程及靜脈炎觀察、靜脈炎判斷標準、留置時間記錄方法等。③ 2組患者在性別、年齡、治療藥物選擇、液體滴速、穿刺部位、技術操作等一般資料方面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采用SPSS 19.0統(tǒng)計軟件分析數(shù)據(jù),比較2組留置針留置時間時,計數(shù)資料采用卡方檢驗,研究痔瘡膏預防靜脈炎的效果時,等級資料采用秩和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觀察組糖尿病患者的留置針留置時間長于對照組,靜脈炎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2組患者相關觀察指標比較[n(%)]
與對照組比較,*P<0.05。
靜脈炎的發(fā)病機制是物理、化學及感染等因素對血管造成刺激,血液成分發(fā)生變化,并釋放炎性反應介質,使血管內皮受損,引起血管通透性增大,局部出現(xiàn)紅、腫、熱、痛[10]。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和血脂等代謝紊亂,血紅蛋白及血液黏滯度增高,血小板功能明顯增強使血液處于高凝狀態(tài)[11],導致留置針易堵塞。另外,高血糖易致機體免疫功能異常,患者極易出現(xiàn)淺靜脈留置針穿刺點感染及靜脈炎。
本研究結果顯示,使用硫酸鎂干預的對照組中靜脈留置針留置時間≥5 d者27例,而觀察組靜脈留置針留置時間≥5 d者44例,觀察組靜脈留置針留置時間明顯延長; 對照組發(fā)生Ⅰ級和Ⅱ級靜脈炎20例,觀察組發(fā)生10例,觀察組靜脈炎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與相關研究[12]結果具有一致性。臨床實踐顯示硫酸鎂對于減少和預防靜脈炎的發(fā)生有一定功效,但有不足之處,傳統(tǒng)使用50%硫酸鎂濕敷預防和治療靜脈炎,主要是利用高滲作用,促進局部紅腫消退,此外鎂離子具有抗炎、擴張血管平滑肌、改善微循環(huán)的作用,可達到消炎、止痛、消腫的目的,減少靜脈炎發(fā)生,延長靜脈留置針留置時間,然而50%硫酸鎂濕敷使用時間較短,需反復更換紗布濕敷,且水分蒸發(fā)快,硫酸鎂容易析出結晶,使紗布干燥、變硬,不易緊貼皮膚,從而影響藥物吸收,影響療效,此外50%硫酸鎂濕敷不易操作,常浸濕床單、被套及衣褲等。因此,積極探索更為高效、實用的護理干預措施顯得至關重要。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的療效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與相關研究[13]結論相似。分析主要原因,痔瘡膏是由麝香、牛黃、珍珠、琥珀、硼砂、冰片、爐甘石等中藥制成[14],麝香可消腫止痛,活血通經(jīng); 牛黃、珍珠、琥珀、硼砂具有清熱解毒、活血化瘀、消腫、消炎功效; 冰片具有清熱消腫、止痛、防腐生肌作用,爐甘石能吸收創(chuàng)面滲液,達到干燥抑菌的效果,加速創(chuàng)面愈合。將痔瘡膏搽在皮膚上,局部感覺清涼舒適,有文獻[15]稱48%的患者搽此藥膏 1 次,疼痛可在 2~4 h緩解,而且使用簡單、操作方便、經(jīng)濟實惠,除孕婦忌用外,無毒性反應。因此,基于痔瘡膏藥品成分功效和藥理機制分析,其具有清熱消腫、活血通經(jīng)、止痛功效,能減輕各種因素對血管的刺激,將其應用于靜脈炎的治療中具有較好療效。
2型糖尿病患者由于特殊血生化改變對血管壁的影響,較其他患者在輸液過程中更易發(fā)生靜脈炎。采用痔瘡膏護理留置針較傳統(tǒng)硫酸鎂外敷等方法更能延長靜脈留置針的留置時間,并降低靜脈炎的發(fā)生率,減輕患者痛苦,令其更易接受靜脈留置針,且護理更簡便、快捷,提高了護理工作效率,值得在臨床推廣應用。
[1] Webster J,Osborne S.Phlebitis associated with peripheral intravenous catheters[J].Am J Infect Control,2007,35(4):287-288.
[2] 劉勤.22G和24G留置針對糖尿病病人靜脈的影響[J].西部醫(yī)學,2009,21(10):1824-1824.
[3] 戴英,田耘.糖尿病病人血管特點及穿刺方法的探討[J].西南軍醫(yī),2011,13(1):163-164.
[4] 李遠.老年糖尿病患者外周靜脈留置針穿刺點感染的預防及護理措施[J].中國實用神經(jīng)疾病雜志,2011,14(10):51-51.
[5] 朱建芳,朱麗莎,張玉琴,等.馬應龍麝香痔瘡膏外涂治療輸液性靜脈炎的效果評價[J].當代護士:學術版,2012(9):144-145.
[6] 陸再英.內科學[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10:770-771.
[7] 唐群英,李冬妹,蔡佩紅,等.靜脈注射毒品患者搶救時應用頸外靜脈留置針的優(yōu)勢分析[J].護理學報,2008,15(8):66-67.
[8] 劉英,張冰.福徠喜預充式導管沖洗器在靜脈留置針封管中的效果觀察[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3,32(12):2907-2907.
[9] 晉紅,胡牧.靜脈留置針與靜脈炎[J].實用護理雜志,1997,13(7):365-365.
[10] 徐晶.靜脈留置針引發(fā)靜脈炎的相關因素及護理[J].天津護理,2011,19(4):240-240.
[11] 洪友蘭,汪風梅.胃切除術應用液囊空腸導管的護理[J].浙江臨床醫(yī)學,2006,8(5):559-559.
[12] 宋繼蘭,孫利.不同護理方法對靜脈輸液后靜脈炎的干預效果比較[J].中國實用醫(yī)藥,2016,19(11):256-257.
[13] 李金濤,彭素姜,陳秀云,等.馬應龍麝香痔瘡膏外搽預防化療性靜脈炎[J].護理學雜志,2009,24(22):63-64.
[14] 朱李艷.馬應龍麝香痔瘡膏治療褥瘡18例[J].現(xiàn)代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05,14(14):1812-1812.
[15] 葉麗紅.碘伏局部外涂聯(lián)合馬應龍麝香痔瘡膏外敷治療靜脈炎的效果觀察[J].護理學報,2014,21(8):6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