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高社
(甘肅省西和縣漢源鎮(zhèn)北關小學)
學習了正、反比例的意義與判斷后,其作用是什么呢?那就是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我們知道,數(shù)學源于生活,而又服務于生活,只有將兩者充分地結合在一起,才能體現(xiàn)出數(shù)學的價值。
學生學習了正、反比例的判斷后,對其判斷的方法已經(jīng)熟記于心,但用此方法來解答實際的問題,又顯得束手無策,將兩者有效地結合起來,關鍵是找出“切入點”,這“切入點”就是“先判斷,再連接”。在解答實際問題時,先要進行正確的判斷,寫出成正(或反)比例的關系式,如果是正比例關系,依據(jù)關系式,尋找兩個比,再用等號連接;如果是反比例關系,就尋找兩個積,再連接,特別注意的是所設的未知數(shù)一定要看成一個比例量去參與列比例式。
例如:(正比例)
一個曬鹽場用100克海水可以曬9克鹽,照這樣計算,如果一個鹽場一次投入585000噸海水,可以曬出多少噸鹽?
解:設放入585000噸鹽水可以曬出x噸鹽
第一步:分析判斷
海水的出鹽率一定,海水的質量與所曬鹽的質量成正比例。關系式是:鹽的質量÷海水的質量=出鹽率(一定)
第二步:尋找兩個比例式
第一個比例式:9∶100 第二個比例式:x∶585000
第三步:連接
9∶100=x∶585000
解得:x=52650
答:略。
例如:(反比例)
學校的小商店有兩種中性筆,小明帶的錢剛好買4支單價是1.5元的,如果他想買單價是2元的中性筆,可以買幾支?
解:設如果買單價是2元的中性筆,可買x支。
第一步:分析判斷
單價:1.5元 數(shù)量:4支
2元 x支關系式:數(shù)量×單價=總價(一定)。因為總價(一定),所以數(shù)量和單價成反比量。
第二步:尋找兩個積。
1.5×4 2×x
第三步:連結
1.5×4=2×x
解得:x=3
答:略
解這類實際問題,一定要寫出正確的關系式,才能列出正確的比例式,如果判斷錯誤,這道題是解不對的。
以上所講的兩例,只是我們遇到的最簡單的問題,而在我們的實際生活中還會出現(xiàn)比較復雜的問題,就需要我們仔細分析,尋找最佳的解題方法。一般情況下,用正、反比例解答實際問題,有直接和間接兩種解題方法。所謂直接解題方法就是“問什么設什么”了,即:需要求的問題,我們直接設為x表示,然后列式求解,所謂間接解法就是“問什么不設什么”,需要“什么”而“去設什么”,即題目中要解決的問題,我們不把它設成x,而在列比例的過程中,需要哪一個量,就把它設為x。(設未知數(shù)的目的就是把未知量變成已知量)
例如:一堆煤如果每天燒0.3噸,30天燒完,如果每天節(jié)約0.1噸,可以比計劃多燒多少天?
分析:每天的燒煤量×燒煤的天數(shù)=一堆煤的總噸數(shù)(一定)
用間接解法,我們?nèi)绻蟪鰧嶋H燒煤的天數(shù),就可以求出多燒的天數(shù)。解:設每天節(jié)約0.1噸,實際可以燒x天,列表如下
燒煤的天數(shù)(天) 每天的燒煤量(噸)計劃 30 0.3實際 x 0.3-0.1
因為積一定,所以列式為:
30×0.3=x×(0.3-0.1)
解得:x=45
45-30=15(天)
答:略
直接解法:就是把要求的問題直接設為x
解:設如果每天節(jié)約0.1噸,實際比計劃多燒x天。列表如下
燒煤的天數(shù)(天) 每天的燒煤量(噸)計劃 30 0.3實際 30+x 0.3-0.1
列式為:30×0.3=(30+x)×(0.3-0.1)
解得:x=15
答:略
間接解法與直接解法最大的區(qū)別就是:一個是直接計算的結果就是所求的答案,另一個是計算的結果不是我們最后要解決的問題,還需要進行最后一步的計算,才能求解。這兩種方法各有利弊,直接解法設未知量時很容易,但列比例式比較困難,而間接解法把所需的量設為未知數(shù)比較困難(即所需量的尋找是解題的關鍵),而列比例式時就很容易。因此在教學的過程中,我們可以把這兩種方法有效地結合起來,但一定注意,不要設未知數(shù)時用直接解法而列比例式時用的又是間接解法,設者與解者相互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