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犖菲
摘 要:本文旨在依法治國背景下分析高中生法律學習現(xiàn)狀及策略,促進高中生法律水平不斷提升,以加快我國法治社會的建設。
關鍵詞:高中生;法律學習;現(xiàn)狀;策略
法律是一種社會意志的體現(xiàn),較強的法律意識能夠幫助人們更好的運用法律知識來維護自身權益,但是從目前狀況看,我國公民法律意識普遍淡薄,面對權益被侵犯的問題很難用法律武器來維護自身權益,這樣在客觀上就無法倒逼推進依法治國,甚至會產(chǎn)生人治大于法治的不利局面。為此,必須著力加強公民法律意識培養(yǎng),尤其要加強高中生法律意識的培養(yǎng),讓他們能夠在尚未接觸社會時就形成正確的法律觀,在自己權利被侵犯時也能夠及時的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一、高中生法律意識現(xiàn)狀
很多的高中生感覺法律非常遙遠,以及缺乏法律意識的學習與培養(yǎng),這樣就會導致高中生法律常識欠缺,維權意識淡薄,更無法守住法律底線,進行有效的價值判斷,于是很容易被社會上的不良現(xiàn)象誤導,進而誤入犯罪歧途。
(一)缺乏對于法律知識的深刻了解
“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圣賢書”是現(xiàn)在大多數(shù)高中生的學習生活寫照,雖然這是為了考取理想大學的無奈之舉,但是會造成高中生缺乏對社會的認知和了解,更遑論培養(yǎng)自身法律意識。還有很多學生認為法律與自己實際生活相差甚遠,所以不必掌握法律知識,這樣的問題就導致目前高中生對法律過于淡漠,會存在僥幸心理。還有的學生由于對法律知識一知半解,在很多的情況下他們會采取想當然的方式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這樣就導致學生在遇到侵權問題時無法通過恰當?shù)姆椒▉砭S護自己的權利,導致喪失法律信仰。
(二)缺乏法律維權的意識
很多學生在熟悉法律、學習法律的過程中,往往當作一項政治常識來進行學習,缺乏對法律知識有效應用的培養(yǎng),這樣就導致學生對法律維權的途徑缺乏了解,也沒有掌握法律維權的具體流程和步驟,在法律維權的過程中,缺乏必要的準備,導致自身陷于不利的地位。
二、高中生法律意識培養(yǎng)策略
(一)重視法律意識的培養(yǎng)
首先,對于高中生的家長和教師來說,必須要提高自己的個人法律意識,通過這樣的方式才能夠促進家校形成合力,共同來增強學生的法律意識。例如,學校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定期參加相關的法律講座,或者開展普法知識展覽等活動,讓學生搜集相應的法律資料,更好的去接觸和了解法律的重要作用并且積極的運用法律來維護自身的合法權利。其次,家長也應該通過民主的方式與學生進行溝通,讓他們能夠及早的樹立法律意識,并在受到侵權時,一定要鼓勵學生能夠及時的運用法律武器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利,進而提高學生維權意識、法律意識。學校也應該積極的開設法律課堂,通過選擇具有法律專業(yè)知識的教師進行講解,將法律觀念引入素質(zhì)教育,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的整體目標,注重學生思想品德以及法律意識的培養(yǎng),促進高中生法律學習的效果。
(二)明確法律的嚴肅性
以往高中普法課堂經(jīng)常采用卡通漫畫的方式來吸引學生注意力、激發(fā)學習興趣,這種方式存在一定弊端,會導致法律自身的嚴謹性、權威性和有效性淡化,造成學生對法律知識不能嚴肅的對待,而且在學習的過程中也存在敷衍了事的情緒,為此必須要改進普法知識的策略,加強法律知識的普及深度。可以通過讓學生接觸真實的法律案例來增強學生對于法律知識的認識與了解,另外還可以指導學生充分利用圖書館的資源來閱讀專業(yè)的法律書籍,或者通過互聯(lián)網(wǎng)的方式在線了解相關的法律知識。這樣不僅能夠幫助高中生深刻的認識到法律的重要性,而且也能夠主動選取自己所感興趣的法律知識,提高學生掌握法律的效果。在針對學生進行法律教育的過程中,除了需要針對我國法律知識進行了解之外,還應該放眼全世界,讓學生對其他國家法律規(guī)定以及國際法有一定的認識,通過這樣的方式能夠保證學生的法律意識得到明顯增強,讓學生在保護自己合法權益的同時,也能夠保護他人的合法權益不受侵害,以更好的保證法律教育效果。
(三)了解法律維權渠道
針對學生維權意識不足的問題,必須要加強對于法律維權渠道的認知與了解,通常來說高中生在課余階段可以到相應的法律維權機構進行咨詢和了解,明確遇到法律糾紛時應該需要準備哪些證據(jù)和材料,以及所需要的費用是多少。通過對于這些法律常識的了解,可以讓學生更好的掌握處理法律糾紛的技巧,做到臨危不亂,應對自如。
總而言之,目前我國高中生法律意識相對淡薄,其主要原因在于當前學生沒有充分認識到法律的重要性及維權的現(xiàn)實意義,所以必須積極轉(zhuǎn)變學生思想觀念。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共同發(fā)力,不僅讓學生對法律知識有著全面的了解,而且讓學生明確法律的重要作用,用成功的維權實踐提振學習效果。
參考文獻:
[1]付琬彤.提高中學生法律意識之我見[J].法制與社會,2018(25): 204-205.
[2]付琬彤.當代高中生法律意識之不足及其對策[J].法制與社會,2018(23):200-201.
[3]楊喬熙.高中生法制觀念的現(xiàn)狀與培養(yǎng)措施[J].法制與社會,2018(20):203-204.
[4]姚越.高中生需要掌握的交通法律常識分析[J].散文百家(新語文活頁),2018(07):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