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存華 劉春海
摘要:課堂是一個時刻在發(fā)生著變化的“生命體”。學生是在犯錯、吸取教訓、獲得進步中成長,是一個螺旋式變優(yōu)過程的“生命體”。課堂隨時會給教師帶來的“始料不及”,其實往往是對教師提出的挑戰(zhàn),更是為教師超越自我,指點迷津。
關鍵詞:課堂 案例 教育
課堂是師生共同參與活動的場所,每天發(fā)生新的變化,也每天考驗著教師的智慧。因為課堂是一個時刻在發(fā)生著變化的“生命體”。一個課前備得再完美的教案,也是不完美的。人都是通過爬走跑,不斷跌跟斗才學會了人生基本的動作;學生也是在犯錯、吸取教訓、獲得進步中成長,是一個螺旋式變優(yōu)過程的“生命體”。教師的責任,就是讓學生懂得什么是對錯,指導他走向正軌。
案例一一節(jié)自習課上,我要求同學們保持安靜,可在很靜的課堂上,卻有一個學生伏案大聲說閑話,不只是因為環(huán)境特別吵鬧,想試探老師,還是與老師暗暗挑戰(zhàn)。這看起來是一件小事,但如果不剎住,就有可能后患無窮。1.欲揚先抑。老師不簡單對待,而是對學生宣布要對其嚴肅處理。2.欲擒故縱。課后,要求這位學生做值日生,并授意這位學生安排同學一些工作,又讓其巡視紀律好的教室,并根據(jù)值日生的要求相繼作處理。3.時間考驗。一周后,讓這位學生在班上談體會。這位同學說:“做老師真不容易,管那么多學生,如果學生不聽安排,有時氣得只想打人,但又不能”。4.結語:讓學生通過體驗實現(xiàn)自我教育,這種方法雖然很費時,但避開了簡單粗暴、師生關系矛盾激化,對學生的教育效果長遠。
案例二學生小李的行為散漫,紀律性差,但自尊心很強。有一次他上課眉飛色舞、如入無人之境,我發(fā)現(xiàn)他正在看《三國演義》。下課后我向他借那本書,他表現(xiàn)出十二分的不耐煩。我寫了一張紙條夾在書里還給了他:“你愛讀書是個好習慣,如果你能改變聽課走神、行為散漫、不拘小節(jié)等小毛病,你的優(yōu)點就會更突出。只要堅持,你一定能成為語文學科的排頭兵,把你讀的書在班會課上講出來,你能想象到大家的欽佩目光嗎?我期待……”這孩子后來真的逐漸改正了不良的學習習慣,只在課余讀書并且涉獵面更加廣泛。小小的紙條,沒有指責,沒有嘲諷,肯定加尊重,同時又點明阻礙他們進步的問題,使他們在良好的情感體驗中審視自己,促使他們克服消極因素,自覺地向優(yōu)秀生轉化。結語:學習有了方向……小紙條給了后進生奮發(fā)向上的動力,“無須揚鞭自奮蹄”。
案例三高中學段的學生,年輕氣盛,管理班級時會經(jīng)常遇到:故意擾亂課堂紀律、搞惡作劇、遲到、無故曠課、逃學、說謊、頂撞教師、屢教不改等情況。我在班級工作中運用魏書生老師對班級里犯錯誤的學生的處理辦法:犯了小錯誤,就給大家唱支歌,表示歉意;犯了大點的錯誤,就去做件好事,表示彌補;犯了比較嚴重的錯誤,就寫一份“說明書”,說明當時的心理活動并反思教育自己。像遲到、搞惡作劇、說謊、愛占小便宜就算小錯誤,公開唱歌,但是不能唱重復的一首歌,不大會唱歌的同學就會時刻提醒自己千萬別犯錯,否則就要唱歌,唱得不好會掉面子的,形成了自我約束力;兩個月后,同學們有點默然,我又把桐華《那些回不去的年少時光》推薦給大家,要求犯小錯的同學當場大聲背誦這句話:路要怎么走,只有自己能決定,這世上如果不自愛,沒有人會愛你。因為年少,總覺得前面的時間很漫長,長得一起皆可重新來過,卻不知道時光的河,只能往前流,從來沒有重新來過(按犯錯的頻率,2遍到10遍)。約束力進一步加強。故意擾亂課堂紀律、頂撞教師、無故曠課、逃學、屢教不改等情況,就屬大點錯誤,就自己找好事去做:義務擦黑板一個月、班級保潔員2個月……活就那么多,若重復犯個大點錯誤都很難再找到表現(xiàn)的彌補事做。能做好事才能證明你是好人,想犯錯的同學可要好好琢磨了,這一思想又進一步加強了集體的約束力。當然,寫作表達方面稍弱一點的同學就更不好意思去犯嚴重的錯誤了。結語:最好的教育就是自我教育。實施層次懲戒,強化記住教訓;轉移注意力,養(yǎng)成好習慣;調動全班健康向上的班風,讓學生來幫助屢教不改的同學。 教育機智無需預約!陶行知先生說:“教師的成功是創(chuàng)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人?!蔽覉孕牛`行課堂,堅持成功。聆聽魏書生、感悟李鎮(zhèn)西、走近甄茂盛……使自己成為一名睿智的、學生喜歡的老師,讓學生因我而溫暖。
參考文獻:
[1]唐漢衛(wèi),張茂聰.中外道德教育經(jīng)典案例評析[M].山東人民出版社,2005.
[2]李鎮(zhèn)西.走進心靈[M].四川少年兒童出版社,1999.
[3]王振宇.心理學教程[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