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玲
摘 要:相對于普通的教學,大學聲樂教學更看重學生的特長,因材施教更能激發(fā)學生的潛力,所以高校聲樂教師運用因材施教的方法是必要的。文章作者提出在聲樂教學中,教師對學生作出判斷之后再采用符合學生的教學方式,可以更快地提高學生聲樂水平。
關鍵詞:大學;聲樂教學;因材施教
一、基于學生特點的因材施教
1.因學生基礎的不同而使用不同的教學方法
基于學生進入高校前不同的基礎,教師使用不同的教學方法,這是一種負責任的表現(xiàn)?;A不同的學生無非分為兩種:基礎好與基礎差的學生,基礎好的學生對聲樂有更深的認知,聲樂水平也會更好,這類學生需要教師鼓勵、指導,對他們進行嚴格要求,教師要讓其多參加各種舞臺表演,例如,校園歌手大賽等。另一類基礎較差的學生則需要教師進行針對性教導,教師更容易發(fā)現(xiàn)學生的問題,并進行指導,教師要多關照到這類學生。
2.針對學生生理的不同
在聲樂教學中,男生與女生因生理上的不同在發(fā)聲過程中會造成不同的效果,例如,喉結,這時候聲樂教師就要針對男生與女生制訂不同的教學方案,這樣既人性化,又也能使學生更適應,學生可以更快地提高聲樂水平。
3.針對學生之間的個體差異
每個人的嗓音都是獨一無二的,就像世上沒有兩個完全相同的指紋一樣,這都是學生之間的個體差異。所以,教師在聲樂教學的過程中,也要考慮到學生之間的個體差異,因為藝術領域中聲樂本身就是一個強調(diào)個人特性的領域,個人特性能夠最大化體現(xiàn)個人價值,因此因材施教在聲樂教學中極為重要,因材施教可對不同學生特點進行針對性的教學,可幫助學生獨有的特色得到完美的發(fā)揮,體現(xiàn)出學校對學生的負責。
二、因實施因材施教而需要改變的教學方案
1.基于因材施教,對教學的理念進行完善
學校的教學理念是很重要的,既然高校的聲樂教學采用因材施教的理念,則學校的教學模式先就要進行改變。在以往教學模式中,教師充當?shù)亩际钦f教的角色,教育方法單一,教學標準單一。教師應將學生放在教學的中心,要充分挖掘學生自身的特性,采用更適合學生的教學模式與教學方法,例如教師可以多提供幾組不同的作業(yè),讓學生依據(jù)自己的興趣、自身的特點從中選擇,選擇出更適合自己的那一組作業(yè)去演唱和練習,這樣一是可以使學生更認真地去完成,二是可以使學生深度挖掘自己的特點,快速提高自身聲樂水平,這樣做還有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1]。
2.基于因材施教,對期末考試的方式進行改進
當今社會,我國高校中聲樂教學的考試通常是采用學生單獨演奏,然后由教師對其進行評價的方式,這樣做往往會致使教師千百遍地教,學生千百遍地練,苦練考試曲目,導致在聲樂考試時眾多的學生都是一個腔,或者大多學生都是一個調(diào),學生成績過了,但自身實際能力并沒有多大的提高。嗓音、發(fā)音等特點在學生聲樂學習的過程中存在差異性,都具有屬于自己的獨一無二的特點。因此,教師了解學生的特點之后要制訂與學生特點相符的教學方案,例如,根據(jù)學生的發(fā)聲特點與音樂風格,教師對學生進行不同的指導,這對學生未來的聲樂學習都有著重要的影響[2]。在教學過程中,老師還要親近學生,了解學生,看看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要積極鼓勵學生多參加活動,要讓學生在眾多人中自信發(fā)揮,在實戰(zhàn)中提高聲樂水平。
3.適度地修正與完善學校規(guī)章
基于聲樂教學中內(nèi)容的復雜、包含內(nèi)容廣泛,教師在授課過程中要根據(jù)學生的不同而制訂不同的授課計劃,不管是教學的形式,還是作業(yè)的布置、考核的方案等,都要做出改變。實施因材施教理念,建立起適用于教師與學生的制度,可以讓教師與學生對自己的定位都更精準、更正確,以此不斷提高學生聲樂水平。
三、結語
隨著近年來高校聲樂教學的不斷完善,真正落實因材施教是當下亟須完成的,教師要為學生考慮,提高學生的專業(yè)能力,做到科學、全面培養(yǎng)學生。
參考文獻:
[1]張雅琳,董文君.因材施教理念在高校聲樂教學中的運用[J].音樂時空,2016(5).
[2]劉喜梅.論因材施教理念在高校聲樂教學中的運用[J].戲劇之家,20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