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貴明
摘 要教師應尊重學生主體地位,尊重個性差異,讓學生在質疑中探索,在他們充滿智慧與眾不同的體驗中,享受閱讀的魅力、快樂。獨特體驗,是指學生在理解課文內容、思想、情感的基礎上,從“心”出發(fā)尋找到課文“可變性”的內容,進行的一種創(chuàng)造性的體驗。
關鍵詞 培養(yǎng)學生;閱讀中;獨立體驗;能力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8)18-0159-01
《小學語文課標》里明確提出小學生培養(yǎng)閱讀目標之一:具有獨立閱讀的能力,注重情感體驗,有較豐富的積累,形成良好的語感。這里邊的個關鍵詞、句“獨立閱讀”“情感體驗”說明閱讀不是教師越俎代庖的幫學生分析、理解課文,而是要體現(xiàn)學生的獨特感受,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閱讀能力。教師應尊重學生主體地位,尊重個性差異,讓學生在質疑中探索,在他們充滿智慧與眾不同的體驗中,享受閱讀的魅力、快樂。獨特體驗,是指學生在理解課文內容、思想、情感的基礎上,從“心”出發(fā)尋找到課文“可變性”的內容,進行的一種創(chuàng)造性的體驗。
一、理解課文,尋找“體驗點”
學生的獨立閱讀,獨特體驗都要以課文的語言為本。那如何引導學生在閱讀課文中,充分發(fā)揮主體作用,做到獨特的閱讀體驗呢?
“獨立閱讀、獨立體驗”必須服從語文教學的總目標,學生的學習應以提高學生語文綜合素養(yǎng)為核心,逐步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閱讀志趣、提高其分析鑒賞能力,文化品位和審美情趣,形成積極的健康的人生態(tài)度和正確的價值觀,對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應進行辯證的分析﹑引導﹑梳理。
比如教學老舍的《貓》第一自然段。
自由品讀有關表現(xiàn)貓“老實”的詞句,談出體會。
(著重抓住“乖”,運用生活經(jīng)驗體會貓的老實,讀出字面背后的含義,如:老舍爺爺把貓當自己的孩子一樣看待。)
師:老舍先生這樣“摸”貓體現(xiàn)了什么?
生:“摸”體現(xiàn)了老舍先生對貓十分喜愛,寫出貓的可愛
生:老舍爺爺把貓當人來寫,如同阿姨摸著我的頭說“真乖”。
生;對呀,老舍爺爺把貓當人寫,像爺爺奶奶摸著我的頭的頭夸“好乖啊”!
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找到了他獨特的感受。語文教學就是要鼓勵學生,探究課文的內涵,從心里去獲得獨特的體驗和不同的見解。
二、關注學生,尋找“愉悅點”
學生年齡不同,生活的背景不同,閱讀層次不同,他們對事物、對課文的理解有差別的。在閱讀作品時,存在閱讀方式,思考方式的不同。教師最了解學生,如果千篇一律的照搬教案,不能把握住學生的認知水平與情感要求,就不能在教學中激發(fā)他們獨立閱讀、獨立體驗的興趣。學生在閱讀時,只有被教師、或者少數(shù)學生牽著牛鼻子走,學生的閱讀培養(yǎng)只有形式了。培養(yǎng)學生的獨特閱讀能力,一定要結合他們的實際狀況,思考他們的需求。多想想“他們的興趣在哪兒”“什么地方更容易觸動他們思考的神經(jīng)”。
如教學《貓》片段:讀課文3自然段,聯(lián)系上下文劃出貓的古怪具體表現(xiàn)在哪兒。
師:你們能找到一對“反義詞”?
生:膽小——勇猛。
這一組詞看上去有些矛盾,這么膽小怎么會勇猛?
教師抓住一對反義詞“膽小——勇猛”,找到了學生的好奇點,在教學中給了學生自由發(fā)揮的空間,給課堂注入了生氣與活力。語文閱讀無“唯一的理解”,在理解貓的個性時,學生在好奇中讀出自己的思考、自己的感受,就達到我們的要求了。
三、啟發(fā)學生,尋找“拓展點”
獨特的閱讀體驗,不是在一個狹小的封閉空間了自我體會,而是把體會向外拓展,使我們的思維在更加廣闊的空間馳騁,從而提高他們的想象力與創(chuàng)造力。有的語言奧妙無窮,有些語言余味深長……留給的空間使我們浮想聯(lián)翩。
《太陽》第四自然段。原文如下:
……如果沒有太陽,地球上將到處是黑暗,到處是寒冷,沒有風、雪、雨、露,沒有草、木、鳥、獸,自然也不會有人。一句話,沒有太陽,就沒有我們這個美麗可愛的世界。
教師以開放的思維方式,運用學生掌握科普知識比較豐富的基礎上,抓住課文“擴展空間”,課文不可能把有太陽,無太陽的利弊全部寫在課文中,這就為我們激發(fā)學生獨立體驗,獨立感受提供了空間。教師指導學生拓展閱讀范圍,與其他學科知識聯(lián)系,激發(fā)他們學習的欲望。
教學片斷:
1.一位學生讀,小組讀、齊讀。(突出“沒有……就沒有……”,在多次閱讀中體驗沒有太陽,我們的世界會是一個什么樣的世界。)
2.開展《太陽與我們》的活動,進行鞏固練習。
活動中,學生饒有興趣,他們用圖畫、用幻燈、傳說的故事說明太陽與人的關系。(每一個學生完成展示后,都用“沒有……就沒有……”說幾句話。)
生:太陽在若干年后一定要消失,不是如果是肯定。我們人類怎么辦?
當學生說出這個問題的時候,同學們議論紛紛,有悲觀的,由充滿希望的。老師歸納一句,人類是已知宇宙中最聰明的物種,他們的辦法總比困難多。
學生在閱讀時能獨特的感受,豐富了想象力,也培養(yǎng)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全面的提高學生的語文素質。學生在閱讀量增加,閱讀水平提高了,知識、人文思想也提高一個層次,形成整體性、結構性的一個系統(tǒng),能融會貫通、舉一反三。在閱讀中,我們要尊重獨特體驗,他們就是一只雛鷹,他們有他們的天空,那里的鮮花芬芳,哪兒的空氣清新。讓他們去體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