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玉潔
(陜西省興平市秦嶺中學,陜西 咸陽)
中考復習任務繁重,而歷史開卷考試無疑讓學生對歷史科目放松了警惕,但是看似簡單的背后,卻加大了對學生各項能力的考查,要想取得高分并不容易,歷史已然成為讓人又愛又恨的科目,所以如何在中考中絕地反擊,出奇制勝,是學生突破自我的關鍵所在。通過幾年初三歷史教學工作的積累,我認為要想中考歷史成績理想,就要認清問題所在,進而從答題的技巧和方法入手。
從近幾年所帶畢業(yè)班歷史中考中取得的成績和獲得的經(jīng)驗教訓中可以看到,學生在考試答題過程中存在諸多問題,從而導致歷史中考成績不理想,因為各種細節(jié)丟分的現(xiàn)象較為嚴重,甚至有的學生出現(xiàn)答題時間不夠的情況,產(chǎn)生了重大的考試失誤,總結(jié)一下,我認為主要有以下原因:
1.遇到題目就翻書。開卷考試是為了減輕學生的學習負擔而采取的一種手段,但是許多學生卻把開卷作為自己的救命稻草,平時不認真努力學,只靠臨時抱佛腳,考試遇到題目二話不說先翻書,至于要去找什么心里并沒有清晰的認識,然后就邊看題目邊去找,從而浪費了大量的寶貴時間,而且找到的答案往往跟問題南轅北轍,完全不在一個范圍內(nèi)。
2.審題粗心大意。許多學生出現(xiàn)的問題是審題不清,題目中的材料和問題并沒有認真地去分析,對題目一知半解就急著寫答案。其實從這幾年的命題特點來看,著眼于材料的題目占著最大的比重,往往只要認真分析題目中給的材料,就很容易得出正確答案,并不用再去書上翻閱查找,主要目的就是提高學生獨立分析和思考的能力,但是很多學生并沒有特別重視審題這一重要環(huán)節(jié)。
3.答題格式用語不規(guī)范。能用文字清晰表達自己的意思,是中考對中學生最基本的要求,但是現(xiàn)實出現(xiàn)的問題是許多學生答題時并不講究格式和用語規(guī)范。比如一道題有三小問,分別問某個歷史事件的原因、表現(xiàn)、影響。學生在答題時沒有關鍵詞,沒有分層次來回答,寫了一大段但是卻不知道他回答的到底是哪一小問,結(jié)果考試成績自然不理想,所以答題的規(guī)范至關重要。
針對以上在實際開卷考試中學生出現(xiàn)的問題,我認為要想歷史中考最終取得優(yōu)異成績,掌握扎實基礎知識固然重要,但要從根本上提升歷史中考水平,還應從改變學生的答題思路,提高學生答題技巧兩方面下功夫,現(xiàn)在總結(jié)自己近幾年來中考的實踐經(jīng)驗,歸納了不同類型題目的解答方法和注意事項,如下:
在中考歷史試卷中,題型分為兩類:一是選擇題,二是材料分析題。選擇題共有六道,涉及古今中外。材料分析題共有三道,19題為中國古代史,20題為中國近現(xiàn)代史,21題為世界近現(xiàn)代史??疾榈男问胶蛢?nèi)容非常廣泛和豐富,注重對學生分析歸納思考能力的考查,難度逐年加大。
選擇題大體可以分為這幾種類型:材料分析型,組合選擇型,基本史實型。
(1)材料分析型的答題方法有以下幾種:
①跟材料無關的絕對不可能是正確答案。
②含有絕對性詞語的不是正確答案。
③根據(jù)時間、地點、人物來框定考點選出與其相關的答案。
(2)組合型選擇題的答題方法應從以下幾點入手:
①確定一個自己絕對有把握的小點。
②利用排除法進行篩選。
③根據(jù)材料分析型方法確定最后答案。
基本史實型選擇題的方法:
①根據(jù)時間、地點、人物框定考點。
②在開卷速查中找到相應考點。
③最后篩選確定答案。
材料分析題涉及的材料豐富多樣,有古代文選,近現(xiàn)代名家觀點,各種形勢地圖,數(shù)據(jù)分析圖表等,所以難度較大,但是只要找對方法也可以得到高分的。
(1)做材料分析題可以通過以下幾步來完成:
①快速閱讀材料,包括題目所有的文字,找出關鍵詞,確定考點。
②認真仔細閱讀問題,明確問題的分值和數(shù)目。
③再次回到材料尋找有用的信息。
④不確定的地方在速查中尋找答案。
⑤最后整理答案作答。
在做材料分析題的時候注意以下幾點:
①要十分注意材料里所有的文字,包括圖表中的。
②逐字逐句去閱讀問題,找出背后出題人真正的用意。
③答題時按分答題,一分一點,沒必要多答。
④問什么答什么,不可答非所問。
⑤注意問題中出現(xiàn):根據(jù)材料回答問題,答案就一定在材料里。如果出現(xiàn):結(jié)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答案就需要材料和速查結(jié)合。
⑥注意答題規(guī)范,必須有關鍵詞,如原因:……結(jié)果:……影響:……等等。
以上是我對中考歷史開卷考試中選擇題和材料分析題做題方法做出的簡要歸納整理,在近幾年的中考歷史試卷中,還有一個趨勢值得注意,就是圖表數(shù)據(jù)類的題目增多,往往讓學生心生茫然,但是只要平時基礎知識積累足夠,不管遇到什么樣的圖表數(shù)據(jù),都能根據(jù)時間和發(fā)展變化的趨勢判斷出對應的考點,從而有所提升。
總之,中考當中歷史科目死記硬背的時代已經(jīng)一去不復返了,對學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相信經(jīng)過幾年的摸索,在師生的共同努力之下,一定會使歷史科目散發(fā)出應有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