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麗麗
(揚州市邗江區(qū)梅苑雙語學校,江蘇 揚州)
信息技術課程主要是由電腦課和微機課程轉變而來,因此現(xiàn)階段的信息技術課程依然還保留著原有電腦課與微機課的教學方法與教學理念,教師只注重對學生進行信息技術知識的灌輸,但是信息技術考驗的就是學生對計算機的實際操作能力。因此現(xiàn)有的信息技術課程教學效率往往不高,所以信息技術教師要不斷總結教學經(jīng)驗,注重對學生動手操作能力的培養(yǎng),激發(fā)學生對于信息技術的學習興趣,進而提高學生信息技術的綜合素質(zhì)。
科學合理的教學評估制度對于信息技術教育教學來說是必不可少的內(nèi)容,能夠?qū)W生起到很好的督促作用。以往的初中信息技術教學評估手段大多為紙面理論的考試,對于學生的實踐動手操作能力的檢驗力度并不夠,因此學生大多死記硬背信息技術知識點,而不是通過實踐操作來理解信息技術課本上所講述的內(nèi)容,學生操作能力低下。因此教師要完善現(xiàn)有的初中信息技術教學評估制度,降低知識點的考核比例,提高對于學生動手能力考驗的比重。
例如:初中信息技術教師可以在每一節(jié)信息技術課上拿出二十分鐘的時間對學生考核本節(jié)課所講授的知識,這個考驗不是針對學生對知識的記憶能力,而是重點考驗學生對于知識的實踐動手應用能力。并且教師要讓每節(jié)課的信息技術考核占有一定的期末分數(shù)比例,讓學生能夠真正重視起信息技術的實踐操作應用,進而在每一節(jié)課的實踐應用操作考核中潛移默化地提高自己對信息技術的掌握深度,最終提高整節(jié)信息技術課程的教學效果。當然初中信息技術教師還可以讓初中學生互相檢驗動手操作的成果,激發(fā)起學生之間的攀比心,使得學生之間能夠相互學習、相互督促,最后共同提高對信息技術動手操作的能力。
初中信息技術課程不僅僅是要從技術層面對學生進行相應技術的教學,還要從信息文化方面對學生實施文化教學,讓學生能夠認同信息技術的優(yōu)勢,提高學生在日常的學習生活中對于信息技術的使用頻率。學生在不斷使用信息技術解決問題時就會逐漸磨煉自身的信息技術,從而提高學生對信息技術的實踐動手操作能力。并且現(xiàn)如今僅僅初中四十五分鐘的教學時間對于一門實踐性較強的課程來說遠遠不夠,因此校園網(wǎng)對于增強學生信息技術的應用顯得尤其重要,而隨著校園網(wǎng)的逐漸普及,學生能夠利用校園網(wǎng)解決更多的學習問題。
例如:教師可以布置一些利用校園網(wǎng)的信息技術操作作業(yè),這些作業(yè)并不是專門使用信息技術的作業(yè),而是利用信息技術去解決一些別的學科或者生活中的問題。與此同時,教師還可以利用校園網(wǎng)的信息化平臺與學生進行日常的技術應用上的交流,學生可以在遇到信息技術的難題時,及時通過網(wǎng)絡平臺來詢問信息技術教師,只有不斷養(yǎng)成使用信息化網(wǎng)絡的習慣,讓整個初中學校都能夠處于這種信息化的校園文化之中,初中學生才可以在文化的感染下不斷使用信息技術解決問題,最后增強信息技術的實踐應用能力。
除了建設科學的信息技術監(jiān)督制度以及構建初中信息化校園文化,還需要信息技術教師轉變傳統(tǒng)的填鴨式教學理念,從重視理論轉變?yōu)橹嘏囵B(yǎng)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同時在實際的信息技術教學課程中教師要利用多種教學手段讓學生擺脫枯燥的理論課堂,從而能夠自行動手進行信息技術的相應實踐,提高初中學生對于信息技術的學習興趣,最終能夠讓初中學生深入地掌握初中信息技術要點并且培養(yǎng)出強大的信息技術應用能力。
例如:教師可以在進行信息技術課程時布置一些小組合作動手學習的項目,讓學生能夠在小組合作學習的氛圍中不斷地互相提出問題、解決問題,既能夠拉近同學之間的關系,又能穩(wěn)步提升自己的信息技術應用操作能力。教師也可以在布置一些信息技術課堂練習之后讓學生進行現(xiàn)場上臺演示,通過多媒體投影儀來播放學生解決信息技術相關問題的過程。根據(jù)調(diào)查顯示,學生的講解要比教師的講解效率高得多。而且教師在上臺學習講解完之后可以對學生進行相應的鼓勵與表揚,減少初中學生對于信息技術學習的抵觸心理,增強其對信息技術動手操作的興趣,同時還能夠為其他學生做出表率,潛移默化中刺激其他學生的熱情,最終實現(xiàn)共同提高。
綜上所述,在現(xiàn)如今信息化技術廣泛應用的大背景下,基礎教育中信息技術也要讓學生重視起來,尤其是關于信息技術實際操作能力的培養(yǎng),需要教師與學校通過構建校園信息技術文化以及多種教學手段來不斷刺激學生能夠積極參與到信息技術的操作中,進而提高自身的信息技術操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