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艷杰
(山東省煙臺市福山區(qū)西關小學,山東 煙臺)
【課題】《白楊》
【課型】精讀賞析課
【課時】2課時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四年級下冊第六單元《白楊》。
【最近課標】
語文課程標準對于四年級這一學段要求學生能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能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詞句的意思,體會關鍵詞句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6個生字,正確讀寫“戈壁、清晰、渾黃一體、高大挺秀、撫摸、介紹、邊疆、陷入”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爸爸介紹白楊樹的那段話。
3.抓住重點語句,聯(lián)系上下文,體會白楊的特點和爸爸的心愿。
4.體會借物喻人的寫作特點。
【教學重難點】
1.體會文章的寫法,感悟白楊樹的某些特點。
2.體會父親扎根邊疆、建設邊疆的情懷。
【學情分析】
四年級的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閱讀能力,比如:能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能聯(lián)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積累,推想課文中有關詞句的內涵,體會其表達效果。關于“借物喻人”的寫作特點,學生也并不陌生,在第7課《落花生》一課中已經接觸過。對于本課來講,由于學生生活的時代距文章背景時代較遠,學生可能對當時祖國邊疆的環(huán)境、邊疆建設者為什么要到邊疆去工作、建設這里對于祖國建設的貢獻等不理解,這也是本課的難點之一。在教學中要補充相關資料,幫助學生理解。
【教學準備】
1.課前要求學生搜集有關邊疆建設者的資料。
2.教師為學生準備一些相關的影視資料、圖片。
【教學過程】
1.請看大屏幕,認識這種樹嗎?對,它就是白楊,你會用哪些成語來形容它?(高聳入云、剛勁挺拔、枝繁葉茂)。咱們描述的是白楊的外在特點,在袁鷹的筆下,白楊還代表著一類人的精神品質,是什么呢?
2.這節(jié)課咱們就跟著袁鷹的腳步,走進白楊,齊讀課題。
1.單元導讀課上大家已經預習了課文,詞語掌握得怎么樣呢,敢接受老師的檢測嗎?好,請看大屏幕,咱們乘火車讀詞語。
2.在預習單中我發(fā)現(xiàn)大部分同學的“疆”字書寫得不夠準確,那怎樣才能寫準確呢?是的,疆字不要丟掉“土”,去掉“土”祖國的疆域就不完整了。接下來同桌合作,一起學習這個字吧。
3.會讀書的孩子能把一篇文章讀成幾句話,你是怎樣概括的?快速瀏覽課文,想一想課文寫了一件什么事?
4.交流故事內容。
1.自由朗讀課文1~13自然段,邊讀邊用直線劃出體現(xiàn)白楊特點的句子。
2.怎么樣,有發(fā)現(xiàn)嗎?你來說。
3.從父親的介紹中,可以看出白楊什么特點?讀讀你找到的句子,都會是哪兒需要它呢?
4.生交流。
5.還品出了白楊的什么特點?從哪些詞句看出來?文中的白楊,生活在沒有山的大戈壁,它依然很快地生根發(fā)芽,長出了粗壯的枝干。在這荒無人煙、飛沙走石的地方,白楊樹卻長得這么高大,這么挺秀,這一切的一切充分說明白楊適應性強。
1.爸爸這番話,僅僅是在介紹白楊嗎?請同學們采用“抓關鍵詞,反復品味,感情朗讀”的方法,小組合作學習14~16自然段。
2.生讀自學提示。
3.走進西部,看視頻:由于氣候惡劣、社會歷史等原因,經濟發(fā)展落后,那時的西部一片荒涼。為改變這一現(xiàn)狀,許多的人離開繁華的都市,毅然來到了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在天山南北、沙漠邊緣、惡劣的邊境線上,興修水利、開墾荒地、植樹造林,堅持不懈地為新疆人民做好事。
4.透過畫面,哪些文字跳入了你的眼,觸動了你的心?爸爸望著窗外的白楊,可能會想些什么呢?一起來分享你們的閱讀收獲吧。
5.鏤空的形式你還會讀嗎?你來試一試;會背的同學站起來,咱們一起背。
6.課文學到這里,你覺得袁鷹僅僅是在贊美白楊嗎?當然不是,作者用高大的白楊比喻像爸爸一樣扎根邊疆、建設邊疆、無私奉獻的建設者們,小樹象征著孩子們,這種寫法就是借物喻人。在《落花生》這篇課文中我們也學過。
7.帶著敬佩之情,深情朗讀爸爸贊揚白楊樹的話。
8.學習寫法:借物喻人。
1.交流愛與奉獻的故事?
2.評價。
3.觀看視頻“感動中國十大人物”——支月英。
4.分享你心中的感動。
1.師生合作,讀詩歌。
2.推薦閱讀:矛盾《白楊禮贊》
這節(jié)課就上到這,下課,同學們再見!
【板書設計】
19白楊
借物喻人
高大挺秀 扎根邊疆
適應性強 建設邊疆
堅強不屈 無私奉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