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尤溪第一中學 陳雪春
“一日之計在于晨”,早晨是一天學習生活中的黃金時間。一直以來,早讀作為一種傳統(tǒng)的教學形式存在于初高中學校。它對于英語學科學習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是英語學習的一種有效途徑,具有實效性的早讀不僅是英語課堂教學的延伸,也是英語學科教學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但是,由于早讀課的特殊性,早讀往往受到一部分教師和學生的忽視,收效甚微。因此如何提高英語早讀課的質量是目前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
只要細心觀察就會發(fā)現(xiàn):早讀課上,有的學生一直都在讀第一頁;有的學生一節(jié)課就只背幾個單詞;有的學生目光呆滯,根本沒有看課本,一節(jié)課都在發(fā)呆,還有的學生一直在打哈欠……究其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1.一部分學生英語底子薄弱,或者學習態(tài)度不端正,對英語早讀抱著可讀可不讀的態(tài)度。2.他們中相當一部分在小學和初中就沒有養(yǎng)成良好的早讀習慣,這些學生不敢開口不愿開口最終演變成在早讀課上打瞌睡,發(fā)呆,想心事等等。3.還有一些學生學習積極性挺高,但是由于前一天太晚睡覺,早讀課沒有制定一定的目標,學習形式又過于單一,容易身心疲憊,影響早讀效率。
1.明確目標,布置任務。
學習沒有目標,就如同航海時沒有燈塔,很容易迷失方向。國內外實踐證明,明確的學習目標對于學習積極性以及學習成績都會有著重大的影響。要想早讀課有效地開展,我們教師應該提前備好課,不能放任自流地讀,必需提前明確任務??梢赃m當聯(lián)系教學進度,圍繞早讀的內容、方式、目標等去備課,高中英語早讀課每周三次,我們把教學重點難點句子以及范文讓學生背誦,有時讓學生背誦習語、諺語等等,同時內容要由易到難,豐富多彩。對學生要因材施教,要給不同層次的學生設定不一樣的目標,每個學生可以根據(jù)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適當?shù)娜蝿?。這樣才能讓早讀課人人有任務,同時通過努力人人都可以成功,學生有了成就感,早讀課的積極性也就大大地提高了。
2.巡查輔導,關注學情。
課程標準倡導要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教師的主導作用也可以在早讀課上體現(xiàn)得淋漓盡致。早讀課不要只強調瑯瑯書聲,不顧學習的成效。教師要做好指導者,參與者,側重于對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和習慣的培養(yǎng)。應該指導學生學習方法,比如巡查時對于程度低的學生多加關注,對單詞的讀音規(guī)則,句子的結構進行細節(jié)輔導,一段時間過后,學生發(fā)現(xiàn)能背誦更多單詞了,就有成就感,學習英語的興趣就慢慢濃厚了,早讀不再無所事事。教師最重要的一個作用就是每天檢查學生所學的知識并進行反饋。因此只要有早讀課的當天上課我一定進行聽寫,并且抽兩名學生到黑板前寫,這樣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學生害怕出丑,同時也想給自己組加分,就會更加努力地學習。
3.形式多樣,優(yōu)化策略。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早讀課要讓學生始終處于一種積極的情緒狀態(tài)下,要讓學生敢讀、想讀。讀單詞,每天給予一定量的單詞要求學生背誦;讀句子,要求每天背三到五個句子;讀課文,根據(jù)每個單元的重點、難點、易錯點,背誦重點段落。背誦時可以根據(jù)不同學生的不同學習習慣,邊讀邊寫或者同桌間互相提問,要求學生學會聽對方的句子,訓練學生聽的能力。早讀最后五分鐘一直是學生最懈怠的時期,這時候,我就作為考官考查他們,故意“泄題”,告訴他們待會兒就是聽寫老師念過的詞匯,短語以及句子,這樣以來,他們的神經再次崩了起來,最后五分鐘就成功地讓學生投入到學習中,早讀課的高效學習也就不再是空話。
4.引入競爭,合理評價。
高科技時代是競爭的時代,沒有競爭,時代不會向前發(fā)展。學期一開始我就把班級按學習成績、性別等等分成八個小組,宣布各組要進行競賽,最后獲勝的組還可以拿到獎品。這大大激發(fā)了各組奮勇爭先的積極性,形成各組之間明爭暗賽的競爭局面,使學生始終處于競爭狀態(tài)中,不斷強化其競爭意識。同時合理積極的評價對于促進學生的學習有著重大的意義。
總之,一堂高效的英語早讀課可以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各有所得,使教師及時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在英語學習的過程中,學生自身的主動作用是不可代替的。因此,科學合理地利用幾十分鐘的早讀時間,不斷引導學生養(yǎng)成積極投入早讀的良好習慣,使其自覺培養(yǎng)學習英語的興趣是非常重要的,讓學生對早讀的態(tài)度從被動轉化為主動,才能提高早讀課的學習效率。在對英語早讀進行新的探索和嘗試的過程中,我們英語教師要做好協(xié)調和指導工作,要用科學創(chuàng)新理念,豐富早讀內容和形式,使其適應當今“以人為本”的新課程教學改革思想,發(fā)揮早讀課的實效功能,最終提高英語學科的教學效果。
[1]陳旭遠.新課程新理念.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
[2]羅先達.英語教學實施指南.華中師范大學出版社.
[3]教育部基礎教育司編寫:英語課程標準解讀.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