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課程倡導小組合作學習,探究式學習等多種方法,在英語教學中,可以培養(yǎng)興趣,優(yōu)化教法,提高課堂實效。
【關鍵詞】新課程;初中英語;合作學習
【作者簡介】丁正俊, 江蘇淮安漣水縣第四中學。
合作學習是指把學生分成幾個小組展開學習的方式。在合作學習時,小組成員具有相同的學習目標,共同的學習任務,學生分工合作,獲得更好的學習效果。在初中階段,在初中英語教學中融入合作學習的方法,對新課改要求下課堂教學的改革有巨大作用,對學生英語水平的提高產生深遠的影響。本文將從幾個方面對初中英語合作學習的教學策略展開探討。
一、培養(yǎng)興趣,鍛煉學生的口語能力
英語是一門綜合性很強的語言學科,因此對學生各方面的要求都比較高,因此在教學過程中要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鼓勵學生提高口語能力,開始張口說英語。小組合作學習就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方式。在我們的平時生活中,幾乎所有的時間用到的語言都是漢語,所以很少有時間采用英語進行交流,這是我國目前學生英語口語很差的重要原因。英語是一門語言,必須張口說才能提高英語水平。在合作學習中,可以鼓勵小組成員用英語進行交流,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讓學生從枯燥的死記硬背的英語學習氛圍中走出來,為學生創(chuàng)造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無論課上課下,學生都可以一起用口語進行教學,達到提高英語水平的目的。
例如,在對Unit1《How can we become good learners?》一文的學習時,就可以讓學生在“Role-play the conversation”環(huán)節(jié)進行角色扮演,在課堂進行口語練習。由于我國教育環(huán)境的問題,大多數學生在張口說英語的時候可能會感到困難,甚至難以啟齒,而合作學習可以很好的避免這一尷尬。在小組中,每個小組成員都是每天在一起學習的小伙伴,彼此非常熟悉,這可以有效避免學生在說英語時的緊張心理,通過學生之間的相互交流,可以逐漸培養(yǎng)起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在課堂教學結束后,老師也可以安排小組成員進行相互的監(jiān)督,在課下也進行英語口語的交流,使得合作學習在口語學習的作用最大化。
二、進行英語閱讀教學時的合作學習策略
英語閱讀是學生學習英語的重難點,也是老師教學時的重點教學內容。英語閱讀是對學生英語綜合能力的考查,學生平常所學的句式等內容都是在英語閱讀中總結出來的,因此英語閱讀能力的提高可以幫助學生在英語學習的其他方面產生深遠的影響。在進行英語閱讀教學時,可以利用合作學習的方式,讓學生討論文章中出現的長難句,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加深學生對于學習內容的記憶,從而真正促進學生閱讀水平的提高。在合作學習時,學生可以自由對不懂的內容進行交流,在不懂的地方在舉手提問,再由老師進行解答,這既創(chuàng)造了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也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率。
例如,在對Unit7中《Teenagers should be allowed to choose their own clothes.》一文進行教學時,對英語短文“Mom Knows Best”閱讀教學時就可采用合作學習的方式。先讓學生分組進行閱讀學習,在閱讀過程中,學生要帶著老師提出的問題有目的的學習,然后小組討論出問題的答案,每個學生都可以發(fā)表自己的看法與見解,最后小組長進行總結匯總,得出最后的答案。老師可以提出類似于“What did the mom do when the writer was a baby and a small child?”,“After reading the whole poem,how do you think the writer feels abou this mom?”……等問題,讓學生帶著思考去進行閱讀,最后還可以由學生推選出最佳的回答,老師給予相應的獎勵。這樣,課堂既活躍又高效,學生在歡樂的氣氛中就可以學習到英語。
三、建立合作學習評價體系
在初中英語的合作學習過程中建立評價體系是一個重要策略,可以有效促進合作學習朝著更加高效,更加符合現代課堂的方向發(fā)展。通過合作學習評價體系的建立,老師可以對英語合作學習的教學效果有一個整體的把握,同時對學生的整體學習狀況有總體了解。在傳統的教學過程中,學生一直處于被評價的地位,老師會對學生的學習狀況進行評估,在新課改下,要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重新建立評價體系,通過學生的反饋幫助老師改進自己的教學方式,教學策略。老師可以利用合作學習,建立相應的評價體系,把合作學習也融入到評價體系的建立中去,調動學習參加評教的積極性,讓學生真正感受到自己才是學習的主人。學生可以通過對自己的不斷反思,對自己的學習狀況進行客觀的評價,對老師的教學方式提出理性的建議,從而使得整個課堂始終處于高效的運轉當中,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
例如,在每一節(jié)英語課結束之前,老師可以積極的組織小組成員對該小組的其他成員的學習狀況進行打分,對自己的學習狀況進行客觀的評價。在每結束一單元的教學時,老師可以組織學生對老師教學需要改進的方面提出建議,可從教學效果,教學內容的難易程度等多方面進行評價。而學生在對自己評價的過程中,可以從回答問題的積極性,上課學習知識的多少和課堂活動的參與程度等多個方面進行客觀的評估,確保這個評價體系的客觀公正性。然后,老師和學生都可以從這個評價中得到改進的不足之處,使得學生的學習方法,態(tài)度和老師的教學方法都得到提高。
四、總結
由上可知,初中英語合作學習的策略有許多,但最主要的是從學生出發(fā),制定符合學生發(fā)展需要的教學策略,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使得合作學習法在初中英語教學時產生更大的作用。
參考文獻:
[1]黃麗華.小組合作學習在初中英語課堂中的應用研究[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8(07):71.
[2]王素英.初中英語合作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分析[J].英語廣場,201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