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銀新
摘要:針對《商務英語翻譯》傳統(tǒng)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信息化教學改革要突出信息處理能力的教學目標,明確與翻譯相關的信息化教學內容,將信息化手段與傳統(tǒng)教學方法相結合,進而實現(xiàn)信息化課程評估。信息化教學改革符合學生學習需求和就業(yè)崗位需求,可以大大增強翻譯課程的實用性,提高課堂的效率,促進學生對于翻譯技能的內化。
關鍵詞:商務英語翻譯; 教學目標; 教學內容; 信息化教學改革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與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 (2010-2020年)》明確指出:“信息技術對教育發(fā)展具有革命性影響,必須予以高度重視?!盵1]《教育信息化十年發(fā)展規(guī)劃(2011—2020年)》也指出,要“著重推進信息技術與教育的全面深度融合,變革教育理念、模式與方法,支撐教育創(chuàng)新發(fā)展”[2]。信息化教學符合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的發(fā)展要求,教育信息化反映著一個國家和地區(qū)教育發(fā)展水平,是教育創(chuàng)新發(fā)展的重要方面。而作為高職商務英語專業(yè)的核心課程,《商務英語翻譯》如何將信息化技術與翻譯課程全面融合進行信息化教學改革呢?這無疑是一個具有機遇和挑戰(zhàn)的課題。
一、高職商務英語翻譯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學生英語基礎薄弱
大部分高職商務英語專業(yè)學生的英語學習習慣不好,缺乏正確的學習方法,未能掌握良好的學習策略,即使他們對英語保持著一定興趣,還是會因為薄弱的英語基礎而導致他們翻譯學習耗時多、收效低、效果差。調查顯示,商務英語專業(yè)高職學生畢業(yè)之后幾乎不大可能從事專職翻譯工作,因此職業(yè)技能要求定位為能在外貿業(yè)務和商務管理中能熟練使用英語,了解東西方文化差異,靈活開展跨文化交際活動,并能進行中等難度的口頭和筆頭的中英文互譯。
(二)教學模式陳舊
目前商務英語翻譯教學中使用的信息化教學手段較少,雖然現(xiàn)如今的多媒體電腦投影代替了低效的黑板和粉筆,但課堂教學管理和組織形式仍是較為傳統(tǒng)的。在傳統(tǒng)的翻譯教學模式下,教師主要教授教材內容、輔以課外練習。課堂上首先講授翻譯技巧,然后讓學生運用學到的翻譯技巧進行實踐。教師再使用“標準譯文”講評學生的習題。在這種模式下,學生主動學習的熱情未能充分調動,特別是教師主導講評環(huán)節(jié),學生課堂上的參與度不高,未能激起他們對于譯文對比的主觀能動性,學生難以真正內化翻譯技能。
(三)教材內容滯后
從現(xiàn)有的高職翻譯教材來看,不可否認,無論是教材案例還是教學內容都有一些新意。比如,以商務文本為主,商務文本從易到難,從名片、產品名稱到商務合同、廣告翻譯,雖然有一定數(shù)量的語言訓練和商務翻譯技巧的介紹,但是整體編排缺乏系統(tǒng)性,不利于學生對翻譯技能有一個較為完整而準確的認識。同時,身處信息時代,學生在日常學習和工作中一定會用到網(wǎng)絡平臺。而現(xiàn)有的高職翻譯教材幾乎沒有提及免費在線翻譯平臺的使用、語料庫的應用和在線資源的搜索等,更不用提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信息甄別能力(“搜商”)了。因此,師生的教與學局限于教材的傳統(tǒng)框架,不能對英漢互譯有一個宏觀的掌握和理解,同時也無法獲取今后工作崗位上可能要用到的翻譯工具的使用、信息搜索和甄別等技能,進而影響教學的實用性和可持續(xù)發(fā)展性。
(四)評價方式信息化程度不高
目前商務英語翻譯教學中評價方式比較單一,主要以閉卷筆試成績考核為主,盡管本課程的考核會采取“形成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相結合的方式,但在考核內容方面,基本上只考核學生的語言水平和翻譯技能,尚未考核到學生的在線翻譯和信息檢索能力,這種評估是相對片面的,因此,允許學生使用在線詞典工具,在網(wǎng)絡環(huán)境下進行翻譯考試更能全面測試學生的翻譯能力。
二、商務英語翻譯課程信息化教學改革的實現(xiàn)途徑
(一)突出信息處理能力的教學目標
《商務英語翻譯》課程的教學目標之一是通過翻譯訓練使學生掌握商務語言特點并了解工作中的翻譯任務,同時也幫助學生掌握基本的翻譯策略和翻譯方法。高職商務英語專業(yè)畢業(yè)后就業(yè)崗位主要為外貿業(yè)務員,幾乎沒人擔任專職譯員,商務英語翻譯課程的目標是培養(yǎng)能利用翻譯工具完成翻譯任務的實用型非職業(yè)化翻譯,屬于“初級工具翻譯”[3],即在提升學生實際語言水平的同時,教會他們一些在網(wǎng)絡環(huán)境借助翻譯工具,如何進行信息處理、詞義檢索、例句分析等,進而掌握中英文的語言特點和雙語互譯技能。因此,他們在掌握了初步翻譯理論后,能熟練運用常用的在線翻譯工具,提高對外貿領域、涉外商務等工作中出現(xiàn)的實用性文體進行語際轉換的能力。
(二)明確與翻譯相關的信息化教學內容
1.信息化翻譯工具。紙質詞典一直被看作是學習翻譯的重要工具。但是隨著網(wǎng)絡的日益發(fā)達和完善,譯者甚至可以擺脫紙質詞典,卻越來越離不開網(wǎng)絡詞典和搜索引擎等。翻譯教學不可避免地要使用新工具和新技術[4]。翻譯過程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通過網(wǎng)絡搜索引擎和百科全書等,了解相關背景知識、理解上下文意思并檢驗譯文地道與否;利用在線詞典提高學生查詞的能力,增強英漢對比意識,通過多種譯法對比,學生切身體會譯者的翻譯技巧和策略;利用在線翻譯平臺培養(yǎng)學生的翻譯實踐能力,甄別網(wǎng)絡機器翻譯的正誤;利用語料庫進行對比分析,學生能加深對語言使用的理解,如詞匯選擇、詞匯搭配、語用含義和文化意義等。通過在線工具的使用和信息搜索,學生能接觸到第一手的中英文例句,他們學會了在模仿例句的基礎上對譯文進行修正和校對。學生的英語語言基礎得到鞏固,語言質量和準確度也進一步提升。事實上,學生今后工作并不是“閉卷考試”,他們大多可以利用翻譯工具開展文本翻譯,因此,掌握信息化翻譯工具在實際學習和工作中是非常必要的??梢哉f,“搜商”不僅是一種方法,更是一種態(tài)度。
2.商務類平行文本。在全球化不斷發(fā)展的今天,全世界的商務類文本都大同小異,同時這些資源也可以通過互聯(lián)網(wǎng)一鍵網(wǎng)羅。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利用互聯(lián)網(wǎng)搜索相關的背景資料,按照名片、商標、公司介紹、產品說明、商務信函、廣告、商務合同等類別進行分門別類地整理,并錄入語料庫。接著,縱觀語料庫中的文本,分析源譯語的語言規(guī)范差異,對比中英文文本的語言風格和特點,培養(yǎng)學生的翻譯思維[5]。同時總結一些常用句型,訓練學生的套譯和仿譯能力,幫助學生掌握基本的翻譯策略和翻譯方法。
(三)采用信息化手段的教學方法
商務英語翻譯課程難度較大,加之他們較為薄弱的語言水平,學生難免產生焦慮甚至厭倦心理。教師在備課時就應該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fā),想方設法地幫助學生掃除他們心理上的障礙。采用信息化的手段就是一種不錯的選擇。比如,采用藍墨云班課等信息化教學平臺組織課內外教學,教會學生正確使用有道詞典、搜索引擎、語料庫等工具。
1.翻譯工作坊?!胺g工作坊”幫助學生營造一個真實的翻譯場景,給學生更多的實踐機會,有助于發(fā)揮學生的積極性和主觀能動性?!胺g工作坊”教學大體按以下步驟: 教師選擇文本—學生閱讀文本—借助翻譯工具進行初步翻譯—小組評價和討論譯文及翻譯技巧—教師評價[6]。在高職商務英語翻譯教學中,商務文本的選擇和利用是關鍵,學生閱讀文本前,教師要對文本類型和相關翻譯策略做簡要說明,指導學生選擇翻譯策略和方法。在課堂上,教師引導學生通過自主探究和小組協(xié)同合作的方式完成作業(yè),并在云班課平臺向全班展示分享翻譯心得,教師對譯文做出足夠而合理的評價。由于云班課平臺具有拍照展示、發(fā)送語音、即時討論、頭腦風暴、投票點贊等功能,便于全班各組同學進行高效而清晰的展示,避免了傳統(tǒng)課堂討論不充分、不到位、費時費力等弊端。在此過程中,教師采取信息化方式組織課堂,使得課堂活動組織緊湊而熱烈,學生更易于理解來自同伴和老師的信息,其對于翻譯技巧的認知進一步強化。
2.情景模擬教學法。情景模擬教學法把真實翻譯項目引入課堂,讓學生體會真實工作任務中翻譯的全過程。教師扮演翻譯任務的委托人,提出翻譯需求;學生扮演翻譯任務的承接人,與委托人溝通并完成翻譯任務。特別是一些口譯任務,教師完全可以組織學生在情景模擬實訓室進行教學,讓學生們各自飾演角色,并將任務以視頻方式呈現(xiàn)。這種教學法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他們的表現(xiàn)欲望,還能培養(yǎng)學生的敬業(yè)精神。教師應在校企合作過程中搜集真實案例,將學生就業(yè)崗位中可能遇到的案例在課堂中進行發(fā)布,在翻譯過程中涉及到各種人際溝通與交往能力,也應該得到應有的重視。因此,除了文本的實用性,其案例中各種因素的綜合考慮,也能讓學生身臨其境地體會到譯員的工作任務,提升學生的實際工作能力。
3.項目教學法。項目教學在高職商務英語翻譯教學中具有較強的操作性。依照項目教學原則,可將教學內容按商務文本類型和翻譯技巧進行兩次分類。筆者在教學中還引入了思維導圖,指導學生按照項目來繪制思維導圖,每個項目相對獨立又互相關聯(lián),一個學期下來,學生繪制了多幅思維導圖,也能將整個學期所學內容全部串成一幅完整的課程思維導圖。項目教學法與翻譯工作坊相結合,通過小組討論、組員單獨翻譯、互改互評、合作翻譯、教師評價、優(yōu)秀譯作分析等環(huán)節(jié)完成每個技巧的學習。項目教學法有助于梳理各商務文本的特點和基本的翻譯技巧,學生自主構建課程思維導圖,各文本的語言特點清晰可見,各句式的翻譯特點一目了然,在這種“把書讀厚再把書讀薄”的過程中,學生表示提高了翻譯能力,收獲感滿滿。
(四)實現(xiàn)信息化課程評估
借助信息化平臺和手段實現(xiàn)課程評估,比如筆者一直采用藍墨云班課組織教學,平臺上記錄著教學的全過程,師生能在平臺上進行課堂討論、案例分析、自評互評、單項技巧測試、實訓任務和期中期末測驗等,并通過累計經驗值的方式公平公正地體現(xiàn)學生的能力提高的過程。同時,我們也可以通過網(wǎng)絡技術邀請企業(yè)專家對學生的翻譯能力、應變能力和工作態(tài)度等給予評價。
三、結語
在互聯(lián)網(wǎng)技術高度發(fā)展的今天,商務英語翻譯課程采取信息化教學改革,能緊貼市場需求和崗位要求,培養(yǎng)學生利用翻譯工具及網(wǎng)絡工具處理信息的能力,教會學生運用搜索引擎、網(wǎng)上百科全書、在線詞典等實際操作能力,培養(yǎng)學生信息搜索能力的有效嘗試;將商務類平行文本錄入語料庫并分類對比,有助于訓練學生的套譯和仿譯能力;利用信息化教學平臺來開展翻譯工作坊、情景模擬教學法和項目教學法,并采取信息化手段評估,可以大大提高翻譯課堂的效率,促進學生對于翻譯策略和翻譯方法的內化。
但是筆者在教學實踐中也發(fā)現(xiàn)信息化教學存在一定的弊端,主要是由于學生的自律性不強,教師很難監(jiān)管學生是否真正在使用手機學習而不是干一些與課堂無關的活動。如果老師不加強課堂管理,課堂上濫用手機將嚴重影響整個班級的學風班風。希望有更多的人來關注高職商務英語翻譯課程教學,開啟信息化教學改革的新篇章。
參考文獻:
[1] 國務院.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2010-2020年)[Z].2010.
[2] 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發(fā)展規(guī)劃(2011—2020年)[Z].2012.
[3] 曾昭濤.論高職應用翻譯理論[J].上海翻譯,2009,(1):49-52.
[4] 王克非.雙語平行語料庫在翻譯教學上的用途[J].外語電化教學,2004,(6):27-32.
[5] 胡信華.論翻譯教學中翻譯思維的培養(yǎng)[J]. 河北職業(yè)教育,2017,1(3):44-46.
[6] 李明,仲偉合.翻譯工作坊教學探微[J].中國翻譯,2010,31(4):32-36+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