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歷史無情》是師陀的第一部長篇歷史題材小說,小說顛覆了傳統(tǒng)的革命歷史小說敘事方式,揭示了普通人在戰(zhàn)亂中的生活和情感世界,還原了真實的歷史場景,從而達到了宏大敘事的目的。本文就從革命敘事日?;⑷宋镄蜗笏茉炱胀ɑ偷苏我庾R三方面,分析其敘事特點和價值。
【關鍵詞】師陀;歷史小說;敘事特點
【中圖分類號】I24 【文獻標識碼】A
一、革命敘事的日常化
進入1949年以后,中國歷史迎來了一個全新的時代,文壇出現(xiàn)了新氣象,居于文壇中心地位的是革命歷史敘述。一批呈現(xiàn)宏大敘事形態(tài)的革命史詩小說大量涌現(xiàn),這些小說站在時代和歷史的高度,描繪出一幅真實、壯麗的人民戰(zhàn)爭的歷史畫卷。不同于這些著重弘揚主旋律的革命歷史小說,《歷史無情》則是在宏大的歷史背景下描繪了一座小城中破落戶布政第家的興衰史,小說中并沒有宏大的戰(zhàn)爭場景,而是把革命戰(zhàn)爭敘事轉化到日常生活中,用真實的歷史場景和鮮活的個體生命,還原歷史的“真實”。
在20世紀五六十年代的史詩性革命歷史小說中,都淋漓盡致地刻畫了在黨的領導下,軍民如何團結抗戰(zhàn),作品無不彰顯著高揚的革命熱情、美好的愿望與理想以及大公無私的奉獻精神。而在這些宏大敘事之下,普通人的生活則成了可以忽略的一點?!稓v史無情》中通過底層普通人物命運的變化,反映了革命戰(zhàn)爭對百姓生活的深刻影響。凡是涉及戰(zhàn)爭場面,都少不了作者的精心刻畫,作品往往會選擇一些重要的戰(zhàn)役作為基礎,通過對“戰(zhàn)爭全局”的把握來現(xiàn)照具體的、局部性的戰(zhàn)事和人物的活動,濃重的傳奇色彩,故事性強。但《歷史無情》中沒有重大的戰(zhàn)役描寫,戰(zhàn)斗處理簡單化,日軍占領縣城不費吹灰之力。
每個個體都有著悲歡離合的命運,精神追求與企望,人品高尚或卑瑣,都在作家博大的觀照之下,都可獲得同情的描寫。它的核心或許可以借用錢玄同評蘇曼殊的四個字:“人生真處”。它也許沒有國家大事式的氣勢,但關心國家大事的共性所遺漏的個體的小小悲歡,國家大事歷史選擇的排他性所遺漏的人生的巨大空間,日常敘事悉數(shù)納入自己的視野。這里有更廣大的兼容的“哲學”,這里有更廣大的“宇宙”。這些大說之外的“小說”,并不因其小而小,而恰恰是因其“小”而顯示其“大”。這是人性之大、人道之大、博愛之大、救贖功能之大。
二、人物塑造普通化
王任叔曾評論師陀是“溫馨的批評家”,從師陀充滿諷刺的文學語言里可以感受出人文關懷。早期作品里,師陀特別擅長刻畫底層普通人物,無不顯示著師陀人本關懷的立場。在革命歷史小說重在塑造高大威猛的無產階級英雄人物的時代,《歷史無情》本著人文關懷的立場,將小說的視角轉向普通的縣城、瑣碎的家事、平凡的人物,這就使作品與讀者拉近了距離,給人身臨其境的感覺,保證了作品的真實性。
革命歷史小說普遍塑造了兩種典型人物:正面人物與反面人物,革命英雄熱愛人民,對革命忠誠,英勇善戰(zhàn),不怕犧牲,體現(xiàn)了革命者可貴的品質、堅強的精神。反面人物則是兇殘、貪婪、狡詐、愚蠢、膽小等。無論是在外形、言行以及性格刻畫上都體現(xiàn)了二元對立的思維模式,這就形成了一種弊端,人物形象不可避免地類型化,這也是時代的特殊產物。
而《歷史無情》中是沒有“高、大、全”的英雄人物的,無產階級代表人物是鄭恩與小張,這兩個人都是在社會底層最普通不過的了,鄭恩是小張的老師,也是小張的革命啟蒙導師。小張家是胡家的世襲門房,后投靠了鄭恩的游擊隊,從此改變了做下人的命運。這一點師陀向主流話語靠攏,顯示了只有在黨的領導下才能翻身做主人,“這才是抗戰(zhàn)帶來的真正具有歷史意義的變化,它喚醒了無數(shù)像小張那樣的人的力量”。
歷史的確是無情的,不管你曾經多么顯赫,都逃不過時間命運的安排。胡家一家人物命運的變化成了小說中的主線,而與胡家有關系的商人、下人的命運生活同時展開,歷史不曾忘掉誰。這些底層普通人的生活畫卷都如實地展現(xiàn)在讀者面前,這些普通人既是生活的主角,也是作品中的主角。
三、淡化了政治意識
革命歷史小說不僅在敘事上追求史詩性效果,而且強調政治色彩濃厚,確立歌頌主流話語的立場,也就是說革命歷史小說承載了特殊的意識形態(tài)功能和思想教育功能。為實現(xiàn)這一功能,革命歷史小說高揚理想主義和英雄主義精神,往往比其他小說更具有震撼力和崇高感。在這些小說中,能否為集體、國家、他人的利益犧牲一切便成了評判一個人生命價值的標準。
而《歷史無情》中淡化了政治意識,小說中每個人物都從自己的角度去看待人生和社會,只是希望在自己的一生中平安度過,盡可能滿足自己的物質需求和生命體驗。胡太太才不管什么打不打仗或者是誰掌握了政權,只要自己能吸個大煙就是滿足,她的愿望再大點,無非就是希望兒子掌權后,“先請老賈發(fā)還房子;再于那么一時,弄的錢夠咱到省城過活就好了”,只是想著把丟了的怎么撈回來,都是為了自己的個人利益。他們只是戰(zhàn)亂當中千千萬萬普通個體中的一員,展現(xiàn)的正是他們真實的狀態(tài)。
總之,歷史不僅是英雄豪杰博弈的舞臺,更是平凡人生活的空間。歷史小說在宏大敘事中會遮蔽日常生活情景。《歷史無情》突破革命歷史的宏大敘事手法,選取了普通生活視角,在某種程度上可以說是拓寬了革命歷史小說的敘述廣度,開拓了新的敘述空間,使作品更具有深刻性、真實性。
參考文獻
[1]師陀. 師陀全集[M]. 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2004.
[2] 劉增杰. 師陀研究資料[M]. 北京:知識產權出版社,2010..
作者簡介:李寧,女,1991 年生,山東省臨沂市人,青海師范大學人文學院中國現(xiàn)當代文學專業(yè),研究方向:近現(xiàn)代文學史學。
(編輯:龍賢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