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秀維
【摘要】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學生學好知識的前提條件。心理學家認為,興趣是人們對客觀事物產生的一種積極的認識傾向,它推動人們去探索新知識、發(fā)展新能力。當一個學生對學習產生興趣時,他們就會積極主動地參與教學活動,感受學習樂趣,在愉悅中完成學習任務。在教學人教版二年級語文上冊第26 課《“紅領巾”真好》這篇課文時,我巧妙地運用各種方法和手段,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創(chuàng)設了寬松和諧、興趣盎然的學習氛圍,調動了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做到寓教于樂,有效提高了教學效果。
【關鍵詞】小學:教學
【中圖分類號】G623 【文獻標識碼】A
一、質疑激趣,導入學習
疑問是學習的動力。培根說:“疑而能問,已知知識大半?!币虼?,在課堂上引導學生質疑問難,是調動學生積極思考、發(fā)展學生智力的捷徑,又是發(fā)揮學生主體作用,讓學生全面參與學習過程的重要體現?!皩W貴于思,思源于疑”,能質疑就有一個發(fā)現問題的過程,有了疑惑,學生便能積極主動地投入學習。教學《“紅領巾”真好》這一課時,引入課題后,我提問:“看著這個課題,你想提什么問題?”學生紛紛舉手,提出了不少問題。在質疑問難中激發(fā)了學生的主動求知意識,因為小學生好奇心很強,他們自然地順著老師的引導,帶著問題有興趣地去讀課文。這些問題在教完第三小節(jié)時學生輕松做出解答,取得水到渠成的效果。
二、課件激趣,快樂學習
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兒童是用形象、聲音、色彩和感覺來思維的?!彪S著素質教育的深入,多媒體廣泛應用于課堂,我們的課堂變得更加精彩、高效。運用計算機輔助教學,向學生提供直觀、多彩、生動的形象,可以使學生多種感官同時參與學習。在語文課堂教學中,課件的合理運用,能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使學生主動地參與教學活動,做學習的主人。例如學習難以理解的詞語“蓬松”一詞時,我利用課件出示圖片——小狗身上的毛、雪白的棉花、女孩的燙發(fā)等,學生在饒有興趣地欣賞這些美麗的圖片過程中,直觀地理解了“蓬松”一詞的意思。又如學習完第三小節(jié)小鳥捕捉害蟲時,為了知識擴展延伸,我利用課件出示啄木鳥、杜鵑鳥、山雀捕捉害蟲的圖片和數字,這些課件同樣激起學生學習興趣,學生看著圖片和數字,不時發(fā)出驚嘆,這時我趁機對學生進行說話訓練,對學生說:“這時你會對小鳥說什么?”“我們應該怎樣保護小鳥呢?”學生紛紛舉手發(fā)言,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得到有效訓練,同時又滲透了愛鳥護鳥的意識。多媒體課件的適度使用,有效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讓語文課堂成為學生快樂的學習天地。
三、表演激趣,體驗快樂
教學實踐證明,在學生學習過程中真實的動作、親身的體驗,更容易喚醒學生的童真情趣。低年級兒童以形象思維為主,對直觀的東西較感興趣,活潑好動是他們的天性,而課堂表演符合低年級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符合學生的心理特征,有助于語文教學收到實效。課堂上,我經常鼓勵學生大膽嘗試表演讀。如在這節(jié)課中,基于低年級學生的心理特點,為了讓學生更好理解“嘰嘰喳喳、蹦蹦跳 跳、撲棱棱”等重點詞語,我引導學生做動作演一演,這樣學生就更清楚、更深刻、更有趣地理解了詞義,課堂教學也充滿了活力。此外,在指導朗讀時,我讓學生邊做動作邊讀,學生很自然地感受到了小鳥的活潑、快樂以及“紅領巾”愛鳥精神,這樣既提高了學生朗讀的興趣,又很輕松解決了文本重點難點,使教學變得輕松而愉快。
四、競爭激趣,積極參與
心理學研究表明,小學生好勝心特別強。課堂上不妨設計有競爭性的游戲或活動并給予及時的獎勵,讓他們享受勝利的喜悅,盡量使每個學生有成功的機會,誘發(fā)學生的上進意識,使每個學生都積極參與,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如在這節(jié)課中,我在課前制作了許多小鳥卡片,對課堂上積極回答老師問題的學生獎勵一張小鳥卡片;在朗讀訓練時,哪一組讀得好獎勵一面小紅旗,哪一個同學讀得有感情獎勵一張精致的小鳥卡片。這樣一來,同學之間、小組之間形成了競爭,全班每個學生都想多得到老師的獎勵,抓住每一個表現的機會,積極表現,學習熱情高漲,整節(jié)課各個環(huán)節(jié)都在競爭的氛圍中,積極主動參與了學習,提高了學習的實效。為了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在教學時要努力營造一種寬松和諧、公平競爭的教學氛圍,不斷為學生創(chuàng)造獲取成功心理體驗的機會,滿足他們獲取成功的心理需要,這樣才能讓學生積極參與課堂。
五、板書激趣,激活課堂
板書是課堂閱讀教學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好的板書設計,可以揭示文章的線索,概括文章內容,歸納文章中心;精巧的板書包容全篇,鮮明直觀,能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精心設計的板書,能使學生賞心悅目,興趣盎然,活化知識。其中,優(yōu)美的圖畫式板書可以大大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熱情,活躍課堂氣氛。如在這節(jié)課中的板書是一幅優(yōu)美的圖畫,它的創(chuàng)作過程是這樣:“課開始時,我對學生說:‘老師帶你們去大森林好嗎?然后就在黑板上畫了幾棵大樹和一些小草,在學習紅領巾為小鳥放鳥巢、插木牌時,我說:‘老師也準備了鳥巢、木牌,誰來貼到黑板上畫的森林中去呢?學生爭著上臺貼畫,貼完畫,我又對在這節(jié)課拿到小鳥卡片的同學說:‘你們愿意讓小鳥飛回森林中去嗎?這時,學生又爭先恐后地上臺貼畫,那一張張小鳥卡片貼在黑板上畫的森林中,栩栩如生!”這時的板書已變成一幅充滿情趣的圖畫,給學生美的享受,而且加深了對課文的理解,心靈也受到啟迪,教學也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總之,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是教學中的首要任務。一個好的教師應想方設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學習中感受到無窮的樂趣,積極參與到有效的學習中,取得良好的課堂效果。
(編輯:郭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