茍樹文
(甘肅省積石山縣吹麻灘中學)
在初中數學教學的過程中,課堂有效性的高低與師生關系有著密切的聯系,作為教師要從學生出發(fā),認識到學生的教學主體地位,同時明確自己在教學活動中所承擔的角色,將這兩點融合在一起作為教育的首要原則,抓住學生的向師性特點,通過自己人格魅力吸引學生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為學生提供榜樣作用,以待人行事為基礎,從小事做起,從身邊做起,關心學生的生理心理變化,關愛學生的學習和家庭生活,讓學生充分感受到自己在師生關系中與教師處于平等的位置,兩者之間以相互尊重為原則,通過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
在教學過程中盡量使教育環(huán)境輕松愉悅,在教學中融入黑白棋游戲來活躍教學氣氛,將白子放在1234,黑子則在6789,在黑白子移動的過程中,要求棋子每次移動到相鄰的一個格子或跳過1個格子,在移動過程中,不能返回,每一個格子中只能有一個棋子,白子先移動,移動24步,完成黑白子位置互換。讓學生在這個游戲中能夠了解規(guī)則,同時能夠活躍教學氣氛,當然在教學過程中這類游戲是活躍課堂氣氛的有效途徑,在教學過程里同樣可以利用這種方式,讓學生以更為直觀的方式獲得知識,在正方體展開圖的學習中,就可以讓學生自己動手去操作,在實踐中去觀察,了解正方體展開圖究竟是什么樣子的,從而能夠對平面展開圖的概念認識得更清楚到位。
初中階段的學生思維基本處于穩(wěn)定階段,因此在初中階段想要提高課堂的有效性,就要從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的培養(yǎng)出發(fā),通過有效的途徑引導學生逐步形成創(chuàng)新意識和創(chuàng)新思維,引導學生進行提問,當學生提出問題后,教師要對其進行鼓勵和表揚,某些教師在學生提出問題后,如果與本節(jié)課內容關系不大,就會對其批評或嘲諷,抑或當學生提出了自己解決不了的問題,也會對學生進行批評,這種行為長此以往就會遏制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創(chuàng)新能力。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意方式方法,以學生的個性化發(fā)展與學生全面發(fā)展為前提,積極探索實時互動、探究合作等多樣化的模式來開展教學活動。
例如,在函數思想的教學中,首先要讓學生認識到函數思想是一種對應思想,主要探究兩個變量之間的關系,當x=2,求代數值3x+1的值是多少,題目很簡單,計算起來也很簡單,但是要通過將x值的不斷變化,其相應的3x+1的值也不斷地變化,在這種方式的計算已經掌握之后,再次進行變化,當3x+1的值等于0時,x的值是多少,以此類推,將3x+1的值不斷變化,觀察x值的變化,以反復滲透的方式來提高學生的認識水平,將簡單的運算與數學思想教育相結合,通過滲透的方式,讓數學成為學生生活中不可忽視的部分,從而更有效地提高學生對于函數和不等式、方程之間關系的認識,并能夠對數學學習產生更多的興趣。
數學課堂有效性的提高,不僅僅在于課堂效果,與課后練習也有一定的聯系,因此在初中數學的教育教學中不僅要抓住課堂時間,也要利用學生的課后練習時間,讓學生在課后練習中更好地理解和延伸課堂內的知識,但是如果課后練習的內容過于復雜或繁瑣就會導致學生產生一定的消極或抵觸的心理,就會產生完成率低下,甚至導致部分學生對數學學習失去興趣,因此教師在進行課后練習的設置中也要注意方式方法。
例如,通過情境模式的形式來設置課后作業(yè),將題目設置成如下格式,陳老師和劉老師在辦公室討論孩子的年級,陳老師詢問劉老師家孩子的年齡,劉老師說自己有三個小孩,他們三個人年齡之和是16,相乘則與劉老師自己的年齡相同,這個時候陳老師思考了一下,還是無法解答。劉老師給了一個提示,最小的孩子年齡是4歲,請同學們幫助陳老師分別說一下其他兩個孩子的年齡。將復雜的問題簡單化,簡單的問題有趣化,才能更有效提高課后作業(yè)的質量,從而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總而言之,在初中數學教學中要將師生關系作為一項切入點,通過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來使課堂氣氛輕松活躍,從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中脫離出來,找到更適合當前初中教學的方式,有效地提高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并將課堂教學與課后練習相結合,增加學生學習體驗,提高初中課堂教學有效性。
[1]金麗麗.高中數學課程與教學論[M].南京大學出版社,2015-01.
[2]劉仍軒.課堂教學互動生成的研究在數學教學中的應用[M].山東教育出版社,2016-10.
[3]羅增儒,李文銘.情境教學法與數學發(fā)展的整合必要性探索[M].陜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1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