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金鳳
(新疆生產(chǎn)建設兵團第十二師三坪農(nóng)場子女學校)
老師和學生都習慣于傳統(tǒng)的課堂形式,老師喜歡用填鴨式教學方法,整個課堂上從頭到尾都是老師長篇大論講,同學們安安靜靜聽地死記硬背的模式,這種方式忽略了學生自身學習的主觀能動性,以老師的個人判斷作為課堂教學的標準,使得學生學習的具體情況被忽視,接受知識的個體差異被忽視,學習的效率大大降低。
因為歷史課本上有特別多的知識點,對于重點部分,老師自認為重要就反復講,只顧及灌輸知識,而沒有重點培養(yǎng)學生學習歷史知識的興趣和分析歷史問題的能力,導致被灌輸?shù)闹R不能被靈活應用。
在學習的過程中,良好的學習習慣有著特別重要的作用,良好的學習習慣包括預習、聽講認真、勤練習、多復習。預習是第一個環(huán)節(jié),通過預習,學生可以大概了解一節(jié)課的大體內(nèi)容,在聽課的時候能夠做到心中有數(shù),提高上課效率。聽講認真不單單指全神貫注地聽老師講課,還包括認真聽同學們回答的問題,勤于思考,記好筆記。勤練習包括獨立、及時、準確地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yè),掌握重點。多復習包含平時復習、階段復習和總體復習。
討論是讓學生把有疑問的知識點提出來和老師或者同學一起討論,激發(fā)學生主動思考的有效方法。在討論中提出問題解決問題,或者在此基礎上老師加以點撥啟發(fā),開闊學生的思路,把疑問解決。也可以總結出不同的觀點,引導學生自己去圖書館查找解決問題的方法,然后再把自己查到的跟老師分析,老師再給予正確的引導、判斷,最后總結得到正確的結論。這樣不但能激發(fā)學生自主學習思考的興趣,而且有利于老師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培養(yǎng)學生積極進取的人生態(tài)度。
備課是講好課、提高學生學習效率的基礎。教材會有變動,學生們也不是同一批,因此教師要按照教學目標認真?zhèn)湔n,既備教材,也備學生。這樣有利于靈活解決在講課的過程中遇到的問題,積累教學經(jīng)驗。
在每次測驗以及授課過程中出現(xiàn)問題及時跟學生聊一聊,了解學生的想法,掌握學生近階段的思想狀態(tài)和學習情況,出現(xiàn)的問題及時解決,有利于提高學生對于學習的專注力。另一方面,老師及時關心愛護學生,也能夠提高學生對于科任老師所教授學科的學習熱情有了學習熱情和興趣,學起知識也就事半功倍了。
初中生的心理特別簡單,對事情的看法也是非黑即白,但是歷史知識并非如此,怎么做到讓八年級的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克服理解的難題,在這個基礎上強化歷史學習的興趣,是提高學習效率的有效手段。例如,把歷史事件變成卡通故事,這樣就能很好地吸引學生的興趣,老師再加以配合,學習興趣就很自然地轉(zhuǎn)換成學習效率。不光如此,多媒體教學還具有調(diào)動課堂氣氛、優(yōu)化教學過程、激發(fā)學生的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力,從而有效提高學習效率。
歷史老師在優(yōu)化教學方法的同時,不僅是要改變過去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還要常常組織一些有創(chuàng)新意義的教學活動,力求充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歷史知識競賽、歷史事件的討論,等等。在活動中老師跟學生調(diào)換位置,體驗一下老師的教學過程,從而掌握更多的歷史知識。但是最忌諱的就是很多活動流于形式,沒有真正落到實處。比如,歷史課本劇是學生比較喜歡的一種課堂表現(xiàn)形式,但是老師在對活動指導的過程中,沒有搞明白活動的目的,也沒強調(diào)學生參加這個活動從中能夠得到什么歷史知識,只是享受活動中的快樂,活動的內(nèi)容太簡單、單一。所以,要想實現(xiàn)課堂教學的多樣化,就不能只走形式,要將教學計劃和教學目標落在實處。
八年級的學生渴望被老師肯定。所以在設計歷史教學的時候,老師應該循序漸進、由易到難一步步地遞進,慢慢調(diào)動學生的興趣。先讓學生嘗試成功的喜悅,促進他們學習和探索的欲望。當學生能夠保持強大的學習興趣的時候再進行歷史知識的教學往往能取得比較好的學習效果。在這個過程中,教師應該給予及時的肯定和表揚,這樣就更能激發(fā)學生保持探尋歷史知識的熱情。另外教師還必須關注個體差異,針對學習不好的同學或者自學能力差的學生,利用不同的方法和學習形式對其進行查漏補缺,讓每個段的學生都能夠體會到學習的成就感,促進學生發(fā)展自信,有了學習歷史的興趣,學習歷史的效率也會大大提升。
在八年級的歷史教學中比較強調(diào)教師的引導作用,注重培養(yǎng)學生學習歷史知識的興趣,落實更多樣化的教學形式,才能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
[1]李琳.初中歷史有效教學與課堂趣味活動設計[J].學周刊,2013(12).
[2]余偉民.歷史教育展望[M].上海.華東師大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