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志勇
(江蘇省鹽城市初級中學,江蘇 鹽城)
根據(jù)新課改的要求,老師在教學的過程之中,要注意“以人為本”的教學觀,要注重自己的教學方式是否能夠滿足每個學生的不同情況以及自己的教學成果是否達到了最優(yōu),能否還可以再提升等。在現(xiàn)代教育教學之中,對于讓每個學生是否都能學到知識、是否都能理解知識以及是否都能運用這些知識等給予了很大的重視。在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之中,老師需變革所謂的“一刀切”教學模式,要通過根據(jù)學生自身情況特點,施以分層教學的教學手段,讓每個學生都可以最大化地從課堂上受益。
在教育教學之中,為盡可能地避免“一刀切”的教學模式,首先對學生施以分層是最為直接的解決手段。老師在教學之前,先對學生進行一個簡單的測試,初步了解一下學生的學習基礎是否具備,以此來進行第一輪的分層。老師在教學之中,需要清楚對學生施以分層于教學的重要性。分層教學能夠得以全面實施的第一步就是先將學生進行分層。當經過一定教學之后,再根據(jù)學生的學習掌握和理解情況,對學生施以第二輪的分層。往往這一輪分層已經基本成型,但是學生也可以通過接下來不斷的訓練和強化,然后補足自己所欠缺的地方,跟緊優(yōu)秀者的步伐。老師在分層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分層的技巧和方法,不能夠讓學生受到半點委屈或是感覺到自己的自尊似乎受到了傷害等等之類的。因為初中生的心理也不是很成熟,做事上也有所欠缺的東西,不夠穩(wěn)重。他們在受到傷害之后,極有可能做出一些極端的事情,以再次傷害自己。
例如,在對學生進行分層時,我根據(jù)自己之前在課堂上講的一些內容制定了一套測試題,目的是檢測學生對信息技術相關知識的掌握情況。測試的內容都是書上有的,也是我所強調過的重點,學生只要有心,做出來的便會八九不離十,正確率基本能夠保證在90%左右。然后我將根據(jù)本次測試結果,將學生分為四個等級,其分別是:優(yōu)、良、中、差。然后再根據(jù)這四個等級的人數(shù)情況,對自己預先設定的教學方案進行適當調整,以盡可能讓所有的學生都能在我的信息技術課堂上學到東西,并且把自己所學到的東西都能正確消化吸收,然后運用到學習和生活中所需要的各個領域之中去。
老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注意對教學目標進行分層所帶來的教學價值。我遇到過很多這樣的老師,他們在教學的過程之中,并不注重分層教學的重要教學意義,只是一味地為了完成自己的教學目標,趕上教學進度,而忽略了學生對老師所講知識的掌握和運用情況,讓教學過程中出現(xiàn)了兩種最為嚴重的教學錯誤——“吃不飽”和“吃不了”。在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之中,老師一定要對自己教學目標的分層引起高度重視,要將自己的教學目標分為多個小的目標,然后再對其一一進行突破,以讓學生都能夠接受這樣的教學進度安排,而不是盲目地向前,忽略對基礎的扎實與穩(wěn)固。而且,對于初中生來說,信息技術這門課程本來就具有十足的吸引力,只要老師在教學上采用正確的教學方式,便會讓這門課的教學質量得到質的飛躍。同時,學生對于其的學習會很帶勁,學習效率也會顯著提高。
例如,在講《多頁PPT文稿的制作》這講知識內容時,我根據(jù)學生的能力將自己的教學目標分為三個階段:一是為學生進行相應的PPT制作的操作演示,讓學生初步了解多頁PPT文稿的制作技能,以及感受多頁PPT制作所帶來的視覺體驗,從興趣入手,增強學生的課堂活躍度;二是具體向學生傳授相關制作技能,讓學生打好基礎,了解文字、圖片、音頻等的插入方法,解決學生在操作過程中存在的一些問題;三是讓學生自由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制作出獨具特色的多頁PPT,在自己所掌握的基礎性知識上積極探索創(chuàng)新。三個階段層層遞進,由淺到深,不斷深化所學,使得學生既樂于去接受,也能夠在學習中發(fā)現(xiàn)多頁PPT制作的樂趣所在。
對于初中信息技術的教學過程之中進行傳教的分層于老師而言是分層教學之中十分重要的一個教學手段。傳教,簡單來說就是向學生傳授知識,讓學生能夠實現(xiàn)最有效的收獲。在傳教之中施以分層,其最大目的是在學習能力上存有欠缺的學生能夠在老師的帶領下有著明顯的提高和進步。老師在日常教學之中,要明確不同學生之間存在的差異,并給予最大的重視,從而讓自己對不同學生的施教有著層次性。老師必須將“因人而異”和“因材施教”的教學理念熟記于心,并時時刻刻提醒自己。像對于一些優(yōu)等生,在施教的過程之中主要以引導和指醒為主,而對于中下等學生,老師則要以鼓勵為主,以幫助他們重拾自信,然后在今后的學習過程之中能夠慢慢突破自我,得以進步。
總而言之,在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之中實施分層教學的教學手段十分重要。老師在教學的過程要對學生以分層,對教學目標以分層以及對自己的傳教進行分層,從而最大程度地滿足在學習上存在差異的學生需求,使其得到最有效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