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小燕
(蘭州市第五十八中學,甘肅 蘭州)
“選課走班制”是高中新課程的一大特點。隨著甘肅省新一輪高考改革方案的確定,將在2019年對新入校高一學生執(zhí)行新高考方案。這一政策的出臺使得普通高中學校,現(xiàn)行教學模式的改革已成為一種必然之勢。蘭州市第五十八中學(蘭煉一中)為迎接新課改,本著“早實踐早受益”的原則,嘗試推廣選課走班制,利用高一高二晚自習時間,進行了相應的實踐探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蘭州市第五十八中學(蘭煉一中)作為甘肅省首批省級示范性高中,學校辦學水平高,至今已22次獲蘭州市高中教育質量優(yōu)秀獎。學校在全面落實新課標,實踐新教材的基礎上,結合學校實際,積極穩(wěn)妥開展新課程改革。學校有著優(yōu)良的辦學業(yè)績,實施課程改革意愿強烈,這些都為選課走班的實施提供了良好的基礎。學校依據(jù)教學實際,制定了《蘭州五十八中選課走班實施方案》,共開設包括管樂合奏、聲樂訓練、籃球訓練、中國畫、機器人、空手道、魅力口才沙龍、書法、素描、健美操、電影及廣告分析、播音與主持、吉他彈唱、模聯(lián)社、古詩文經(jīng)典選讀、軟筆書法、高中生生涯規(guī)劃、毽球、幾何畫板與圖形計算器、World Cultures、車模航模型制作與比賽、無線電測向、化學與生活、基于PPT的多媒體快捷技術、設計與制作等在內的三十六門選課走班的課程,供學生自由選擇,打破原先的教學班級,重新組成課程班級來授課。
選課走班制實施一年以來,整體情況良好,收獲超出了預想。通過對學生做的選課走班滿意度調查顯示,學生在課程方面有很大收獲,大部分課程“非常滿意”和“滿意”兩項之和達到90.11%,其中87.26%的學生反映所選課程達到了自己預想的目標;93.25%的同學認為教師為他提供了主動參與、活動體驗的機會;90.20%的同學對課堂氣氛滿意,認為課堂氣氛和諧、活躍;90.20%的學生認為教師對他所教的這門課有一定的研究,教師的專業(yè)水平令人信服。88%的學生認為所選的課程激發(fā)了自己的興趣,在每堂課都有收獲,個人愛好特長得到了發(fā)展。從調查我們看到,一千名以上的學生參與調查,調查樣本足夠多,調查結果的可信度大。從調查結果可以看出,選課走班課程受到學生的普遍歡迎,大多數(shù)學生覺得課程開闊了視野,激發(fā)了興趣愛好。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課程進行學習,從行政班級的“一刀切”中解放出來,增強了學生自助管理的能力,逐漸培養(yǎng)了學生健全的人格。教師的教育教學觀念也發(fā)生了極大地變化。選課走班制的實施,對教師提出了新的要求、新的挑戰(zhàn)。教師不斷地反思自己的教育實踐,最大限度地發(fā)揮自己的專業(yè)自主性和創(chuàng)造潛能,發(fā)揮自己的優(yōu)勢和特長,獲得專業(yè)的自主成長和持續(xù)發(fā)展,轉變了教師的教育教學觀念,提升了教師隊伍專業(yè)化和多元化,全方位推進了學校師資隊伍建設??傮w來說,一年來選課走班的實踐,得到了令人滿意的成果。
當然,對于選課走班的實踐探索,才剛剛開始,必定存在著許多的問題要解決、要完善。比如:第一,課程規(guī)模較小,課程人數(shù)眾多。課程規(guī)模較小,限制了學生選擇的空間,導致個別課程人數(shù)眾多,增加了教師管理難度,同時造成課堂中學生參與程度低,課程質量下降。第二,課程體系不夠完善。開發(fā)符合校情、學情的優(yōu)質課程是選課走班能夠得以實施的關鍵,建設完善的課程體系是能否成功實施選課走班的關鍵因素。選課走班課程體系的建設還處在起始階段,課程體系不完善、授課時間不能保證等多重因素嚴重限制了選課選課走班的有效實施。同時,各教研組沒有形成有學科特色的、穩(wěn)定的課程,每學期開設的課程變化較大,這些都給課程體系建設造成了很大的困難。第三,師資隊伍專業(yè)化程度較低。目前,學校教師能夠開設的課程也非常有限,在完成本專業(yè)外的其他課程的教學任務時,顯得力不從心。同時,通過“精品課程”的創(chuàng)建,選擇學習能力強、富有責任心的教師,不斷加以培養(yǎng),盡快讓每位教師形成至少一門能夠勝任的課程。第四,課程考核與評價不完善。走班選課制雖然順利實施,但是,學生不及時上課的情況卻屢屢發(fā)生,究其原因,在于沒有建立起一套切合實際的評價體系,造成部分學生對走班選課的課程不夠重視。同時,由于對教師沒有明確的考核標準,個別教師授課不認真的情況也時有出現(xiàn)。相信,這一切,將在以后的實踐中,一定會不斷完善。也相信,隨著對走班選課的不斷深入探索,一定會給學生帶來更大的提升,給學校帶來更大的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