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紅河州瀘西縣建設(shè)小學 云南紅河 652499)
教師的一個眼神、一個微笑、一個示意、一個手勢,都是對學生心靈的關(guān)注,我們給學生的一次贊許、一個鼓勵,這些看似“無痕的”關(guān)注,在學生的心田里卻能感受到被關(guān)注的幸福。讓我們用愛心去改變一切,讓我們在心田里種植“關(guān)注”的種子,真正關(guān)注學生的發(fā)展。
二十一年的時間發(fā)生在我和學生之間的故事很多很多,他們讓我哭,讓我笑,讓我感動,讓我難忘,許多故事在歲月的長河中流走了,流不走的總在記憶的最深處讓我時時想起,時時懷念。
作為一名教師,我們每天不厭其煩,循循善誘,教育這些孩子,傳授給他們知識,并深感問心無愧,然而我們又忽視了什么?你是否透過那一雙雙稚氣的眼睛看到他們內(nèi)心的焦灼不安?你是否用自己的愛心撫慰他們因生活變故而倍受創(chuàng)傷的心靈?你是否用自己的力量幫孩子撥開蒙在他們心靈上的迷霧?
班級中有多少 “特殊孩子”,他們或自卑,或偏激,或壓抑,他們需要特殊的關(guān)愛,然而我們又做了什么呢?有人說:“教育首先是關(guān)懷備至地,深思熟慮地,小心翼翼地觸及年輕的心靈?!边@句話,讓我牢記心間,久久深思。
記得2008年,有一位同事調(diào)離我們學校,因此四(3)班的數(shù)學老師由我但任,聽到學校領(lǐng)導(dǎo)的決定,我特無奈 ,四(3)班王濤(化名)的大名早已如雷貫耳,小小年紀抽煙,喝酒,打架樣樣都行,等接手后才知廬山真面目,王濤(化名)幾乎天天闖禍,你跟他說話,他不出聲,滿臉的叛逆。一次課上,我忘記帶課本了,于是便順手拿起王濤同學的課本,可首先映入我眼簾的是一張折得整整齊齊的試卷,上面露出我批改的“100”,我不禁大吃一驚,“這張測試卷是什么時候的?”我好奇地問,“第二單元測試,我得滿分,雖然當時班上滿分特別多,可我是第一次,所以我就天天帶著這張試卷?!蓖鯘脑捵屛覒K愧,當時我將試卷批改完后就請課代表發(fā)了下去,讓同學們自行訂正,也沒對那次測試多說什么。我想:這種測試太簡單了,沒什么!也許對于一個成績一貫優(yōu)秀的學生來說,這張試卷早已忘到九霄云外,可是對于這位同學這次測試得了滿分,他怎能忘記呢?畢竟,類似的成功離他太遠了,而當他們經(jīng)過努力獲得成功時,卻沒得到他們認為最重要的人——老師的肯定,根本沒有分享到成功帶來的喜悅,只能將試卷放在書本里,在每次打開書本時自己給自己一點鼓勵。這不是我的一大失職嗎?想到這兒,我臉上火辣辣的。
若在試卷發(fā)下去時,我能對這次測試作個客觀地分析:“從本次測試情況看,大部分同學在這方面都做得不錯,但還要十分的細心。特別是王濤(化名)同學,這次經(jīng)過努力也取得了滿分,某某同學……希望他們繼續(xù)保持?!彪m然只是簡簡單單的幾句話,可對孩子是多么重要啊。完全可以想象,當初王濤(化名)到試卷后,是多么渴望得到老師的表揚,得到老師的肯定。作為老師的我卻沒能滿足孩子一個最低限度的要求,在不經(jīng)意間錯失了一次極佳的教育機會。
這件事后,我開始關(guān)注王濤(化名)同學,雖然他還是犯錯,可我不再嫌棄他,跟他交流,跟他談心,甚至對他比對其他的同學好,慢慢的他變了,也喜歡跟老師,同學講話。在長期的相處中,我才知道他很小就沒有媽媽,自從爸爸再婚后,他一直和奶奶生活。我要讓他走向正確的人生道路,從此,對王濤(化名)同學我向自己孩子一樣的關(guān)愛。到升五年級時,他犯了錯會主動承認,并越來越開朗,這是一個了不起的轉(zhuǎn)變,這變化讓我心慰。
其實,類似這樣的學生在班上何止一個,成績他們從來都不是老師關(guān)注的焦點,表揚永遠沒他們的份,每天都是老師批評,家長教育,可能有的孩子在老師的眼中從來就不是優(yōu)秀的學生,也從來不會認為他們會有輝煌的未來。他們有時即使取得一些成績也不能引起大家足夠的注意,因而自始至終都是灰色的,班上閃亮的也就是那么幾個。靜下心來想想,這公平嗎?
教育是神圣的,作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的教師,公平、公正地對待每一個學生是何等地重要。教育更是神奇的,許多事實說明:一次偶然的教育機會可以改變一個學生的一生。作為辛勤園丁的教師,又怎能隨意錯失這來之不易的教育機會呢?朱永新教授在《新教育之夢》中寫到:愛心無價!無論做什么事情都要有一顆愛心。沒錯!我們理應(yīng)放下我們對許多學生的成見,細心地去關(guān)愛每個學生,讓他們都能充分享受到老師的愛,都能在老師愛的滋潤下茁壯成長。
一分耕耘,一分收獲,我所教的學生無論在學習和品德上都是優(yōu)秀的,我對學生的關(guān)心和對學校的傾心付出,得到了校領(lǐng)導(dǎo)和家長的好評,在教學工作中,我時刻不敢忽視對學生的德育教育,求真務(wù)實的作風使我得到了社會的認可。家長們都說:孩子交給楊老師,不僅能學到扎實的本領(lǐng),還學到了怎樣做人!在這里,我冒昧的改用一下冰心的一段話:“愛在左,責任在右,走在生命之路的兩旁,隨時撒種,隨時開花,將這一徑長途點綴得花香彌漫,使穿枝拂葉的莘莘學子,踏著荊棘,不覺得痛苦,有淚可流,卻覺得幸福?!币苍S,我不能成為冰心筆下那個隨時播種便能開花的人,但我可以做一顆流星,在孩子們孤單寂寞或是躊躇滿志時,偶爾還會想起:在他們的夜空中,曾有這樣一抹光亮陪程。
烏夫斯基曾經(jīng)說過:教育應(yīng)該是一門面向全體學生的教育。我認為教育就是愛,愛就是教育,對每一位學生都付出我最真摯的愛心,用愛去改變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