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海燕
(吉林省長春市農安縣伏龍泉鎮(zhèn)鎮(zhèn)中學)
在初中生物教學中,實驗教學是一種十分重要的教學方法,合理應用實驗教學法,對學生生物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動手能力的提高都有較好的效果。
所謂實驗教學法,就是在教師指導下,學生對于學科相關問題進行實驗探究的一種教學方式。在初中生物教學中,教師需要指導學生應用生物實驗器材與試劑,主要針對課本中或與之相關的生物實驗進行自主合作探究。這種教學方法不僅可以使學生更加熟悉與理解課堂上學到的知識,對于學生自主學習與探究能力的培養(yǎng)也十分有效。
在初中生物教學中,實驗教學主要有如下幾種形式:
(1)課內實驗。課內實驗指的是課堂內進行的一些實驗,其目的主要是對于課堂所學知識的驗證,重點在于實驗得出的結果,結果與課內學習的理論一致,促進學生對于知識的理解與把握。
(2)課外實驗。課外實驗相當于給學生布置的自主學習任務,由學生在課后進行自主探究。對于實驗過程中的疑難點,學生可以求助老師或與同學進行合作探討[1]。
(3)演示實驗。演示實驗一般是一些難度較大的實驗,學生沒有能力操作或操作失誤率較高,由教師在課堂中進行演示,學生在旁觀察,通過實驗中學生的觀察與教師對于實驗的講解,學生可以更容易地掌握知識點。
(4)分組實驗。分組實驗是學生在課堂上的合作探究,區(qū)別于課內實驗,分組實驗主要是針對學生動手能力與合作探究能力的培養(yǎng),一般在生物實驗課上進行。學生分為若干小組,在教師進行實驗講解后自行操作,重點在于實驗過程。
(1)增進學生對生物學習的興趣。通常情況下,由于與實驗接觸不多,學生對于實驗的興趣都比較濃厚,這種興趣可以作為學生學習生物的一大動力。例如,在初中生物的第一堂實驗課中,教師在“顯微鏡的使用”這一堂課中,如果可以把握好實驗的設置,可以大大提高學生學習生物的興趣,對于以后的教學也有很大益處。
(2)提高學生的動手與探究能力。素質教育對學生動手能力與探究能力提出了要求,實驗教學可以很好地實現(xiàn)這一教學目標。學生動手進行實驗,不僅可以掌握相關知識,還可以養(yǎng)成自主學習自主實踐的學習習慣,對往后的學習也有較好的影響。
在初中生物教學中,實驗教學是課堂中的重要內容,僅在書本中,就有近六十個實驗,其中多數(shù)都是學生實驗[2]。作為生物學習的重要途徑之一,實驗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還可以增進學生對于知識的理解與把握。另外,實驗教學法還是生物教學的一種基本方法,對教學效率的提高也有重大意義。例如,在老師講到單細胞生物時,學生沒有通過直觀的觀察,很難對知識有具體的掌握,引入實驗教學,讓學生自己用顯微鏡進行觀察,就可以更容易地掌握相關知識,使學習更加輕松,學生也更有興趣參與。同時,實驗教學還可以考查學生對知識的把握,讓學生進行課內實驗并獨立完成,從實驗的過程和結果以及課后學生提交的實驗報告就可以考查到學生是否已經理解所學知識和掌握生物實驗的技巧。
初中階段,學生的動手熱情較高,要有效開展實驗教學,就要利用學生的這一特點。在生物課堂中,教師可以先進行總體的指導與說明,對實驗內容與目的等進行簡要介紹,重點講解實驗操作的關鍵步驟與基本方法,再讓學生自主進行實驗,而不是先演示再讓學生模仿。例如,在學習“綠葉在光下制造淀粉”這一實驗時,教師除提供給學生必需的實驗器材與試劑外,可以只教給學生淀粉遇碘變藍和溶解葉片葉綠素的方法,再讓學生自行設置實驗。這樣的教學方法對于學生具有一定挑戰(zhàn)性,可以極大地激發(fā)學生進行實驗以及合作探究的興趣,同時也鍛煉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對于實驗失敗的學生,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共同討論實驗失敗的原因,并做出改進,在這樣的學習中,學生主體性得以體現(xiàn),生物課堂的教學效率也大大提高。
實驗教學不僅要求學生能夠獨立思考并自主完成實驗探究,對學生的合作精神和團隊協(xié)作能力也提出了要求。因此,在開展初中生物實驗教學時,應注重學生的合作探究,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3]。實驗教學中,教師可以將學生分為幾個小組,每組分別獨立進行實驗。對于實驗中的疑難點,小組中可以互相討論,無法解決的再向教師提問,學生可以養(yǎng)成合作探究的習慣,同時營造了較好的教學氛圍。
實驗教學是初中生物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可以激發(fā)學生對生物學習的興趣,還能有效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與探究能力。在初中生物實驗教學中,教師把握好學生的心理特點,進行積極引導,合理設置實驗教學,可以大大提高生物教學的效率。
[1]張明偉.淺談實驗教學法在初中生物教學中的應用[J].學周刊,2016(11):71-72.
[2]王影.實驗教學法在初中生物教學中的應用探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5(17):110.
[3]閆肅.實驗教學法在初中生物教學中的實踐與運用[J].亞太教育,2016(19):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