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 貴州省凱里市公路管理局 陳沛亮 黃海生
在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凱里市三棵樹鎮(zhèn)南高村的苗嶺深處,隱藏著一個苗族村寨——魚寨。
據(jù)寨老吳老往介紹,“養(yǎng)吶”(苗語,意為魚寨)的來歷,是因為寨子從遠處看就像是“一嘚吶理”(一條鯉魚)。魚寨居住著吳楊兩姓,100多戶人家,500多口人,且全是苗族。未通公路前,魚寨人要外出極為不便,必須翻山越嶺,走到巴拉河邊,再撐船前往凱里市三棵樹鎮(zhèn)掛丁村去趕集。到了下午,肩挑背馱、滿身疲憊的回來?!爱敃r,有十來個得病的村民,因為交通不便,得不到及時救治,都去世咧!”吳老往告訴我們,因為交通閉塞,村民們一直苦不堪言。
1999年至2007年,魚寨上下花了整整8年的時間,人工開鑿了一條5.8公里、可以過小面包車的小道,但小道由于彎多陡峭,始終影響著群眾的出行安全。南高村村支書陳金奎告訴我們,“一直以來,魚寨出行不暢是我的責任,于是,我和一群干部翻山越嶺來回走了好幾回,為了精準測量最困難、最危險的路段?!?016年,在凱里市交通局、市政法委、市財政局等多個單位的協(xié)調(diào)支持下,這條小道得以拓寬硬化。2017年11月25日,通村公路終于竣工通車,當天,魚寨苗族同胞特地身著盛裝,吹奏蘆笙,敲鑼打鼓,家家戶戶宰豬殺雞,熱情地款待公路建設(shè)者。至此,魚寨結(jié)束了不通公路的歷史,苗族同胞們的生活正在發(fā)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吳老往告訴我們,寨里許多年輕人開始外出就業(yè),他們對今后的生活充滿了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