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添堡
(廣西壯族自治區(qū)南寧市邕寧區(qū)邕寧高級中學)
學習遷移能力很早就被提出,在戰(zhàn)國時期荀子就提出了以近知遠、以一知萬、以微知明的觀點。而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學習遷移能力也變得越來越重要。
時代的進步意味著人類學習能力的提升,而在學習中,自我學習的時間要遠遠超過客觀接受學習的時間,而學習遷移則是進行自我學習所必備的技能,促進學生的學習遷移能力就是教學中需要解決的問題。
隨著物理學方面理論的逐漸完善,我國要求學生在高中掌握的物理知識也逐漸多了起來,物理作為一門自然學科,生活中隨處可見的物理知識對促進學生的學習遷移能力具有極大的幫助,老師可以從生活中的小事入手,如小時候拋彈珠是生活中的小事,但卻可以啟發(fā)學生生出彈珠的自由下落和斜拋落點為什么不一樣的疑問。從生活中的小事入手,引出高中物理中的知識點,通過這樣的聯系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遷移能力。物理是一門與生活聯系緊密的學科,物體為什么會運動,物體運動的快慢受什么因素的影響,燈泡為什么會突然閃爍,指南針為什么會受到磁場的影響等,這些都與高中的物理知識緊密相連,老師可以通過這些生活中常見的物理現象來引出問題,這樣可以由學生所知的知識向新知識進行遷移,加深學生對問題的理解,在學習時可以聯想到自己所看到的物理現象,這樣不僅鞏固了學生的所學知識,還可以有效地促進學生學習遷移能力的提升。
高中物理學習的知識涉及面龐大,老師在教學的時候可以循序漸進,由淺入深,避免學生因剛開始就接觸難題而產生消極的情緒,如在學習天體運動時,由于天體運動太過于抽象,我們就可以通過必修一中學習的質點來解決這類問題,用質點來代替星球,研究星球的運動軌跡,這樣就可以有效避免學生在學習天體運動時因研究對象過于龐大而無從下手,而天體運動的軌跡大多可以近似看為勻速圓周運動,所以我們可以從勻速圓周運動入手來解決天體問題。這種由淺入深的方法可以大大降低學生的學習難度,從而培養(yǎng)學生對物理的興趣,達到促進學生學習遷移能力的目的。
高中物理大概可以分為以下幾類:運動,力,電,磁以及原子結構。老師教學時可以有目的地將聯系緊密的幾類放在一起,可以有效促進學生的遷移能力,例如:在學習電場的概念時,可以引導學生進行磁場概念的理解,因為電磁連接得非常緊密,根據右手定則可以引導學生進行左手定則的遷移探討,從而加深學生對電磁矢量方向的判別。這樣可以通過知識的相通性進行遷移,有效避免學生只對單個的知識點理解而不能做到融會貫通,這樣會使得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更加全面,在做題時可避免不能從多方面考慮問題從而導致分數的丟失。通過這樣的多種判別方法可以避免一種方法行不通時,題目無法做下去的局面。
通過總結我們可以看到高中物理大多數的定義是通過比值的形式來給出,如在選修3-1的靜電場中,電動勢的定義和恒定電流的定義都是運用比值的方法,通過觀察不難發(fā)現這兩個公式具有很多相同之處,而通過類比推理的方法我們可以大膽地猜想出還未接觸公式的表達式,這樣能使學生在學習新知識時快速地了解所學知識表達式的含義,從而形成舊知識到新知識的遷移。在學習加速度時,我們知道加速度等于速度變化量除以時間,而在學習感應電動勢時,告訴學生表達式與加速度表達式相似,通過分析磁通量及其變化的快慢自然能引導學生得到感應電動勢等于磁通量的變化量除以時間。這樣的給出方法相較于老師直接給出公式更能幫助學生的記憶,而這種舊知識向新知識的遷移在一定程度上鍛煉了學生的遷移能力,讓學生在學習新知識時不至于摸不著頭腦。而學完一章后的總結對學生來說也尤為重要,在總結的過程中老師可以通過畫結構圖來幫助學生進行記憶,通過對知識點的梳理可以看到很多知識點都是密切相關的,整理后可以發(fā)現,這些知識都與某個知識點聯系,那么這個知識點自然就是重中之重,而交叉式結構圖可以幫助學生在碰到某個知識點時迅速聯想起其他知識點,這種總結可以有效地促進學生聯想遷移的能力。
總之,高中物理的發(fā)展讓學校重視起學生的學習遷移能力,通過上面所列的三種方法,我們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學生的學習遷移能力。
[1]崔江輝.高中物理教學中怎樣促進學生的學習遷移[J].現代教育科學,2011(10).
[2]駱志遠.淺談高中物理教學中的學習遷移[J].神州,2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