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省哈爾濱市萬邦小學校 黑龍江哈爾濱 150025)
英語課程改革的總體目標是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網絡技術的發(fā)展為英語教育提高了更為廣泛的時空領域。運用多媒體課件,就能更好的抓住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很好地完成教學目的,充分體現(xiàn)多媒體輔助教學的優(yōu)勢,確實實現(xiàn)教育的信息化、現(xiàn)代化。以下是對于網絡在英語教學過程中的運用的一些心得與體會的總結。
剛開始嘗試使用多媒體教學時,我發(fā)現(xiàn)能迅速活躍英語課堂氣氛,但信息輸出量大的同時,也存在易分散學生注意力,課堂效率低等弊端。于是我即時做出調整,將多媒體主要用于創(chuàng)設課堂情境以及隨堂練習。在成功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后,我便將多媒體關閉,采用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教學。新課授完后,再重新利用多媒體信息量大的特點,展示一些典型練習。效果十分好,課堂環(huán)節(jié)清晰,再也沒有出現(xiàn)嘈雜的課堂和完成不了教學進度的問題。
其實,課件教學只是計算機網絡在教學中運用的一個輔助作用。在四年級時,我對班級中三十多個學生做過問卷調查,接近100%的學生都利用課余時間上網,可是利用網絡學習英語的學生卻只有大概不到7%。在被問到用何種方式學習英語時,大部分孩子都回答通過網絡收看一些英語學習電視欄目。可以看出,作為英語學習的入門者,大部分學生存在學習形式單一,學習興趣不高,學習方法不足的問題,因此,具有靈活生動和新鮮感的網絡正是學生們課余時間進行課外英語學習的好幫手。也是從那時候起,我開始鼓勵并指導學生利用網絡充實課外學習,做到寓教于樂,極大的激發(fā)了學生學習英語的熱情。
過去的教學是“以教師為中心”,不能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不利于開發(fā)學生的思維,不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網絡教學突出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師生可以進行交互式學習,讓學生親身參與,變學生被動接受為主動認知,學生更能加深對所授內容的理解,同時還訓練了學生的動手能力。
利用網絡技術進行教學更重視的是學生怎樣學習,而不是教師怎樣教授。網絡教學的中心是學生而不是教師,這一點適應教育個性化的需求,使個別化學習成為可能。根據(jù)人的不同個性,注意他們的興趣、愛好和特長,施以不同的教育,使學生的潛在能力得到充分的發(fā)展。網絡教學的個性化和以學生為主體的趨向十分明顯。這學期,我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根據(jù)調查,學生們平日上網主要活動是聊天,看電影,聽歌以及玩游戲,那么作為網絡英語學習,僅僅是坐在電腦前聽課很難讓學生提起興趣,主動去學習。通過我自己多年在網絡上學習經驗和親身閱歷,我向學生推薦了英語趣配音這個英語學習網站。這個網站通過模仿發(fā)音,英文原音主題電影,音樂原聲世界以及課本錄音等板塊,將英語學習形式多元化,讓每個孩子都能找到自己喜歡的東西,并且在娛樂中融入英語學習的點滴。比較有特點的是整個網頁自帶形式多樣,貼近生活,對于學生們來說,通過模仿發(fā)音,著重于情感表達,大膽的說英語,把自己的配音分享給其他同學?,F(xiàn)在,我們班已經有許多學生成了這些網站的???,自己找感興趣的內容,積極地進行模仿,享受著學習的樂趣。
我們學生已經使用一起作業(yè)網站兩年半的時間,學生一直對于這個網站非常感興趣,課堂上的時候教師可以利用一起作業(yè)網站里的智慧課堂,向學生提出問題,自動抽取,獎勵學豆,所有的學生在課堂上都能做到緊跟老師,認真思考問題,盡力回答問題,我們四年級的學生是分組教學的形式,通過這種方式,我也大膽的嘗試拋出問題后讓學生自主討論,隨機回答,在討論的過程中,學生們都能夠積極思考問題,互相配合,互相幫助,學生給出答案思想開闊并且內容豐富,遠遠超出我所要講解的內容,放學后我會利用一起作業(yè)網站給學生布置作業(yè), 網站上有與課堂教學同步的課文,有全國范圍內小學生各個版本的英語練習和名校試題,通過游戲化的學習方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主動性,讓學與玩相結合,強化學生英語聽說讀寫方面的能力,在潛移默化中提高學生的英語成績和興趣,網站中還有很多貼近生活的課外繪本,學生可以更大的擴大詞匯量,了解中外文化及生活習慣,我也可以通過作業(yè)報告聽學生們的錄音模仿,了解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程度。家長也可以通過一起作業(yè)了解孩子學習情況,通過成績報告,可以詳細了解孩子的知識點掌握情況,與孩子共同學習,見證孩子的進步與成長。孩子通過每天的做作業(yè)可以獲得學豆,在網站上可以換取自己喜歡的學習用品,當學生經過努力拿到自己換取的獎品的時候,心里非常高興也非常自豪。我也經常以這種方式鼓勵他們保留美好回憶的同時,將對英語學習的這份熱情繼續(xù)保持下去,希望對他們今后的英語學習產生積極地影響。
當然多媒體教學不等同于高質量的教學,現(xiàn)在有些教師感到,只要用了先進的多媒體教學手段,肯定就提高了教學質量。這是個誤區(qū)。教學手段的先進,并不代表課的質量就一定得到了提高。一堂教學課程質量高不高,并不在于教學手段是否先進,而在于有沒有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學生能否深刻學習,領會授課內容,獲取知識,有無實現(xiàn)老師的授課意圖。如果僅僅是用了多媒體,但沒有達到這個根本的教學目的,也就談不上質量的提高。值得提出的是,或許有人會說,我使用了各種各樣的課件來教學,學生上得很高興,很投入,這樣難道不是更容易達到教學目的嗎?教學質量不也自然提高了嗎?這點需要引起老師們的注意。用多媒體上課,在引起學生興趣的同時,也容易因為課件的美觀、好看,而分散了學生的注意力,導致“聽課”變成了“欣賞”。學生欣賞了可愛的動畫,聆聽了美妙的音樂,卻忘了要學著用英語去思維,用英語去交流,用英語去創(chuàng)造自己的世界,這樣反而影響了教學質量。因此,作為教師必須要恰如其分地使用多媒體進行教學,使學生通過另一種方式認識到教師無法在黑板上展示的內容,那才是多媒體教學的作用所在,這樣才能提高教學質量。
最后,必須說明的是,采用多媒體教學方式,是時代的需要,發(fā)展的必要,值得我們去辛勤耕耘、精心培育?;诂F(xiàn)代信息技術的教學為我們提供了傳統(tǒng)教學無可比擬的教學環(huán)境,我們要抓住目前我國大力普及信息技術的契機,解放思想、開拓思路,將現(xiàn)代信息技術的教學與現(xiàn)代教育思想緊密結合,探索出更多新的教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