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烈宏
(廣東省河源市龍川縣田家炳中學,廣東 河源)
隨著學案導學教學方式的逐漸普及,學案導學成為課堂教學的重要工具,學案導學把課堂的重心轉移到了學生身上,課堂教學以學生為主體,讓師生共同完成課堂內容,而老師成為課堂的輔助者,在教學中起引導、監(jiān)督、解惑的作用。跟以前的教學方式相比,學案導學使學生變得更加主動,學生會主動地汲取知識,而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主要是老師教、學生學,體現(xiàn)不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合適的學案設計能啟發(fā)學生進行思考,自主進行知識的學習;導學可以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有利于創(chuàng)新型人才的培養(yǎng);運用學案導學還能減輕老師的教學負擔,由于學生提前對學案進行了預習,也大致掌握了課堂需要學習的內容,這樣更利于發(fā)揮其引導者的作用。
在英語教學中,學案導學更能體現(xiàn)它的優(yōu)勢。英語課文的主要內容、重點句子以及句型都可以在導學案中體現(xiàn),使課堂教學內容一目了然;對重要的地方可以進行標記,幫助學生課后復習;導學案使課堂教學目標明確,內容精煉清晰,幫助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同時培養(yǎng)了學生的良好學習習慣和創(chuàng)新意識。
但是目前,中學英語中導學案的優(yōu)勢還沒有被完全體現(xiàn),尤其在語法教學上,教師仍占主導地位,學生仍處于被動接受知識的地位,缺乏自主探索的精神。要在英語教學中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地位,引發(fā)學生的思考,需要英語老師拋棄傳統(tǒng)“填鴨式”教學方法,充分利用導學案這一有利工具輔助教學。死記硬背的方法很難激發(fā)學生對英語的喜愛。老師應該在教學上提出問題,引導學生思考并嘗試自主解決問題。英語是一門以交流為目的的學科,在教學中應該充分體現(xiàn)英語“說”的作用,多訓練學生的口語能力。給學生自由的空間,讓學生自由交流與討論,這樣學生才能夠充分體會學習英語的趣味性。
在短文改錯上,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是由老師一句一句讀,告訴學生錯誤在哪,然后如何去改正,講解該用到哪一個句型等。這樣的教學方式完全無法體現(xiàn)新課標的要求,無法讓學生處于學習的主體地位,同時還影響學生的學習興趣。而科學合適的學案導學法可以很好地避免這一問題。
如針對下面的短文改錯題:
During my last winter holiday,I went to countryside with my father to visit my grandparents.I find a big change there.The first time I went there,they were living in a small house with dogs,ducks,and another animals.Last winter when I went here again,they had a big separate house to raise dozens of chicken.They also had a small pond which they raised fish.My grandpa said last summer they earned quite a lot by sell the fish.I felt happily that their life had improved.At the end of our trip,I told my father that I planned to return for every two years,but he agreed.
常規(guī)教學是老師直接解釋:第一句話里面countryside前需要加定冠詞題the,因為要特指。第二句話“I find a big change there.”因為在這里是過去時態(tài),所以find應該改為它的過去式found。第三句話里“and another animals”這里的another是另一個的意思,常規(guī)搭配是one...another,但在此處的意思是“其他的”,因此應該改為other...。
這種教學方法的不足之處是無法提高學生的自主性,完全是聽老師講,然后寫上正確的答案,自然無法提起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學生只是被動地接受答案,無法引起學生深層次的思考,更無法活躍課堂氣氛。新課標要求老師把課堂還給學生,傳統(tǒng)教學模式無法做到這一點。而學案導學法恰恰可以彌補這個不足。
導學案設計:
1.請同學們自主閱讀以下短文,找出此篇文章的錯誤之處,并對錯誤加以改正。經過努力仍無法找全10處錯誤的,可以參看導學案后面關于錯誤處的提示。(題目同上,此處略)
2.在課前班級統(tǒng)一討論的時間點,學習小組內成員共同討論答案的對錯及相關語法,找出本組的問題難點。
3.課堂上教師輪流提問各小組并要求他們進行講解。
4.總結錯誤之處的錯誤類型、本題重難點并加以鞏固練習。
5.作業(yè)。改錯:第19頁第二篇(典型例題)。
先讓學生進行朗讀,思考短文的錯誤之處屬自主學習,然后進行小組討論時再解決一部分較容易的問題。老師課堂提問學生并讓學生說出錯誤原因,可以引發(fā)被提問學生以及其他學生的思考。提問環(huán)節(jié)完成后老師進行講解、補充及總結重難點,此時解決的是全班性的難題。這樣的教學可以讓學生充分參與課堂教學,增加了學生的思考環(huán)節(jié)和與老師的互動環(huán)節(jié),老師也起到了引導者的作用,提高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學會自主發(fā)現(xiàn)問題和解決問題。這種導學方法讓更多的學生參與到課堂中,提高了教學質量及教學效率。讓學生進行知識點的總結可以鞏固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有利于學生自主學習,充分體現(xiàn)了學生的主體地位。相似題型可以在導學案中以課后練習體現(xiàn),這樣課后學生可以進行相關題目的練習達到鞏固提高的目的。
學案導學可以讓學生真正意義上成為學習的主人,在英語改錯的教學上,教師應該摒棄傳統(tǒng)的講解式教學方法,學會讓學生自主發(fā)現(xiàn)問題并解決問題,老師要充當好聆聽者以及指引者的作用。在以后的教學過程中,學案導學法會在實踐中不斷完善,也會越來越適應新課標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