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婉琦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石河子第二中學,新疆 石河子)
自新課程改革和素質教育實施以來,探究式教學受到廣大教師的關注,目的在于培養(yǎng)學生主動探究意識和數學思維。然而在實際高中課堂教學中,因任務重和時間緊等限制導致探究式教學效果不佳,微型探究教學的出現(xiàn)則有效解決了這一問題。所謂微型探究即教師根據教材以及結合學生實際情況選擇一節(jié)課的關鍵點和重難點內容開展短時間的探究活動,引導學生深入學習,進一步提高數學教學質量。
高中數學教師要在教學過程中實施微型探究教學應立足于學生興趣制定探究課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此過程中要求教師了解學生,明確學生實際情況和興趣愛好,并在此基礎上開展教學,消除學生對數學厭煩和焦慮情緒,全身心投入探究學習當中。以余弦定理一課為例,數學教師可以結合常見的貪吃蛇游戲引入教學內容,貪吃蛇的游戲界面是矩形KLMN,其中KL=MN=340,LM=KN=160,線段OP垂直于線段KN且垂直點KN的中點為O,OP=80,矩形內為點P,之后貪吃蛇從KN中點O出發(fā)逐漸移動到P點。此時有一顆豆子從L處逐漸移動到K處,貪吃蛇則從P點處和豆子一起勻速移動,無論是豆子還是貪吃蛇移動線路均為直線,此時教師提問:“貪吃蛇最快在哪個位置可以吃到豆子?”如果貪吃蛇速度為豆子移動速度的一半,那么貪吃蛇最快可以在哪個位置順利吃到豆子?教師在設計問題時就十分注重微型探究過程,最重要的將學生熟悉的日常游戲和所學知識相結合,滿足學生興趣的同時使學生主動思考和探究問題,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數學素養(yǎng)。
教師在新課程理念下從知識講授者轉變?yōu)橹R開拓者,教師就可結合生活實際合理重組和補充教學內容,盡可能選擇學生熟悉的生活素材,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飲料易拉罐是現(xiàn)實生活中常見的物品,那么市場易拉罐尺寸如何設計才能達到節(jié)省用料的目的?可以設易拉罐體積為定值,高和底面直徑之比多少才能節(jié)省用料?學生根據所學知識可以直接得出,當易拉罐底面和高直徑相等時,即易拉罐為等邊圓柱體時才能節(jié)省制作用料。上述只能說明理論層面節(jié)省,事實上,現(xiàn)實生活飲料易拉罐底面直徑和高并不相等。對于這個問題就可引導學生深入發(fā)現(xiàn),即易拉罐兩底厚度和罐身厚度不同,前者大于后者近2倍左右,之后再進行計算得出,高是底面直徑大約2倍,再借助尺子衡量后發(fā)現(xiàn)生活中飲料易拉罐恰巧是這個比例。通過上述案例就可讓學生明白數學知識來源于生活,只有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才能真正體現(xiàn)數學價值。微型探究教學之所以從生活角度作為學習知識和分析、解決問題的立足點,目的在于激發(fā)學生主動探究知識的意識,激發(fā)學生主觀能動性。例如,教師在課堂提問:“假如此時你手中拿著一本書并將其書本立于書桌紙上,如果想要確保書脊垂直于桌面,那么書脊所在直線AB和兩側書頁在桌面上交叉線需要保持哪種位置關系?”上述問題則從實際角度讓學生明白面和線垂直位置關系,培養(yǎng)學生細心觀察生活點滴,并提升將所學知識應用于生活能力。
當前課堂教學改革也從教師講授式逐漸轉向合作探究模式,通過引導學生合作學習使其主動發(fā)表對問題的見解,這種方式可以促使學生充分發(fā)揮主觀能動性,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和對知識探究的動力,一定程度還能增強教師和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的溝通交流,有利于學生深入吸收和理解知識。探究合作結束后讓學生統(tǒng)一交流并在全班學生面前闡述小組討論結果,數學教師在此過程中針對學生闡述問題對其補充和糾正。例如,數學教師可以提問:“拿出兩種大小不同的正方形紙張,對折為等腰三角形,設正方形面積為a和b且a>b,設問兩個三角形面積?”為了幫助學生深入理解知識,還可提問:“如何通過對等腰直角三角形折疊方式構造兩個a和b為長寬的矩形并求面積。”數學教師讓學生以小組討論形式分析問題,最后每個小組討論結果,這種教學方式可以引導學生進入學習狀態(tài),更能提升學生主動探究知識的意識。
總之,微型探究是高中數學廣泛應用的教學方式,教師在應用此教學方式時應善于將知識總結成關鍵點,根據學生實際情況和課程特點開展教學。引導學生應用數學思想方法分析和解決問題,并在思維最近發(fā)展區(qū)內提出恰當且具有思考價值的問題,最大限度地引發(fā)學生探究思考,促使學生深入理解所學知識,提升學生綜合素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