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桂珍,盧升林
(1.甘肅省民勤縣第六中學,甘肅 武威;2.甘肅省民勤縣第一中學,甘肅 武威)
勵志感恩教育是健全學生人格和思想的重點教學內(nèi)容,在素質(zhì)教育中必須重點貫徹和落實校園勵志感恩教育,唯有如此才能讓學生保有正確的價值觀和世界觀。校園教育的真正意義不僅在于教授學生科學文化知識,讓學生不斷提高自身的文化素養(yǎng),更在于將文化灌穿到學生的生活中,讓學生能夠在文化的熏陶下成長并形成個人的能力,從而伴隨著其一生行走。尤其在信息技術不斷發(fā)展的背景下,強化勵志感恩教育更為重要。
隨著信息化社會的到來,實現(xiàn)教育信息化也是必經(jīng)之路。當前我國校園教育中的文化課教育課程與信息技術的融合不斷深入,并取得了良好的成績。然而,有形教育是教育的根本,無形教育是教育的靈魂,基于信息化技術的教育更是推動勵志感恩教育的良好路徑。因此,必須依托信息技術幫助學生樹立優(yōu)秀的品德,讓學生懷揣感恩之心。在校園內(nèi)構建信息化網(wǎng)絡需要做到以下幾點:第一,開發(fā)校園網(wǎng)絡,提高資源共享率。校園網(wǎng)絡能為教育提供良好的平臺,同時也能幫助搜集大量的感恩教育資料以方便教師使用,從而讓網(wǎng)絡文化和感恩文化實現(xiàn)科學融合;第二,教師感恩意識教育的培養(yǎng)。在勵志感恩教育不斷得到關注的背景下,加強培養(yǎng)教師的信息意識和推動校園教育網(wǎng)絡化便十分重要,只有確保教師能夠主觀認識到信息技術對勵志感恩教育的重要性才能真正提高教學質(zhì)量。
在校園網(wǎng)絡中構建勵志感恩教育資源庫是促進感恩教育資源共享的重要方案,其能夠實現(xiàn)教育信息化的最高水平,讓勵志感恩教育資源在高度集中的背景下供教師和學生瀏覽、學習。對于教師而言,學校構建勵志感恩教育資源庫能夠讓其有更多的教學資源瀏覽,從而豐富教學內(nèi)容和教學手段,讓教學工作得以更加順利的推進。對于學生而言,勵志感恩教育資源庫的構建能夠幫助其接觸更豐富的教學資源,并根據(jù)感恩教育的教學目標不斷完善自身的勵志感恩文化素養(yǎng)。為此,必須在校園中利用信息化網(wǎng)絡構建文化資源共享平臺,包括感恩教育素材庫、感恩音樂和感恩活動等信息都要實現(xiàn)高度共享。例如,在感恩音樂資源共享庫中,其數(shù)據(jù)庫中會存在大量的感恩類音樂和歌曲,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歌唱或演奏表演,讓學生能夠表達對教師和父母的感激之情,從而學會感恩和尊敬。
在校園教育中推進勵志感恩教育不能簡單依靠信息技術進行潛移默化的推進,更需要開設專門的感恩教育類課程,通過系統(tǒng)的課程講解能夠讓學生真正認識勵志感恩教育,并發(fā)自內(nèi)心地感受到勵志感恩教育的重要性,進而在學習中不斷成長?,F(xiàn)階段我國校園重視對貧困學生的幫助和扶持,在全國任意一所公立學校都會在學年內(nèi)評選出“貧困生”,并對其進行經(jīng)濟上的幫助。為此,學??梢越璐藖砼e辦“勵志感恩”活動的專題系列課堂,課程的主要任務是讓學生對國家獎學金和貧困助學金的申請條件以及基本情況有所了解,并掌握正確的借貸方法和還款方案,從而讓學生學會感恩的同時又能誠信還貸,做到勵志前行。此外,還可以在勵志感恩教育課程中開展辯論賽,讓學生對相關的知識點進行辯論,從而激發(fā)學生對勵志感恩教育的認識的同時,自覺在生活中自信自立地誠信感恩。
隨著移動手機的普及,很多教師和學生都開始運用微信軟件進行交流和溝通,不僅加強了師生之間的相互了解,還能通過公眾號和微信群組聊天的方式來推進勵志感恩教育。教師既能通過手機公眾號搜集更多的教學資源,又能讓學會時刻接受勵志感恩教育的推送信息,充分實現(xiàn)了教學信息的有效利用。教師可以通過微信公眾號與其他教師進行感恩教育經(jīng)驗的交流,不斷提高自身的教學質(zhì)量,也可以在公眾號中推送感恩教育文章,并引導學生進行積極的留言,教師根據(jù)學生的個人感悟進行針對性的回復,以此增進師生之間的相互了解以及塑造和強化師生之間的情感。
綜上所述,校園勵志感恩教育的貫徹和落實需要科學運用信息技術進行推進,不僅要在校園教育中搭建信息網(wǎng)絡,完善信息平臺建設,更需要學校不斷根據(jù)學生的需求開設感恩教育課程,讓學生在專門的課程學習中體會到勵志感恩教育的重要性,從而積極主動地融入教學工作中去。在校園內(nèi)利用信息化技術進行感恩教育的推廣不僅能夠改善教學效果,更能提升感恩教育質(zhì)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