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 偉
(陜西省渭南市渭南高級中學,陜西 渭南)
新課標指出,在高中物理教學過程中應該貫徹生本理念,以學生為中心開展教學,而學生之間存在著很大的差異性,面對學生的個體差異,教師要足夠尊重,所以可以將分層次教學法引入高中物理教學中,以構建高效的物理學習課堂,推動所有學生的共同進步和發(fā)展。
高中物理教學中一個教師要面對幾十名學生,并且不同學生的學習水平和學習能力不同,如果教師對所有的學生都采用相同的教學方法,那么對于學習能力較差的學生來說難以掌握相關的知識,而對于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來說又不能進行更深層次的學習,最終導致班級大部分的學生不能在物理學科中有所進步。因此,高中物理教學就需要從教學模式方面進行改革,而分層教學模式就是一種創(chuàng)新型教學模式,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學習水平的高低,將學生分為幾個層次,然后根據層次內學生的學習水平和學習能力制訂教學目標,進行針對性教學,同時又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提高課堂教學質量[1]。
分層次教學通俗來說就是因材施教,是針對不同的學生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從而實現(xiàn)課堂教學效率的最大化。同一個層次的學生有一定的共性,教師根據學生的特點進行集體授課,從而節(jié)約教師資源,開展針對性教學;并且,教師將學生分為幾個層次,每個層次的學生的數(shù)量相對來說就不是特別多,教師還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對個別學生實施單獨教學,提高教學效率,最重要的是,將學生分為幾個層次,無形中為學生創(chuàng)造了競爭環(huán)境,在良好的競爭環(huán)境下,學生的學習效率大大提高。分層次教學法考慮到所有學生的基礎差異、個體差異和認知差異,具有非常強的實踐應用價值。
在高中物理教學過程中實施分層次教學法,首先教師要對全班的學生進行科學分層,要加強對學生的了解,根據學生的學習基礎、學習能力和學習水平等多方面進行分層,并結合不同層次的學生來制定教學目標,教學目標的層次應該和學生的層次相對應,讓每一個層次的學生都能夠順利完成教學目標,并樹立學習物理的信心和興趣[2]。不同層次學生對相同知識點產生的反應不同,所以教師制定的教學目標一定要充分考慮學生各個方面的差異,不同層次的目標設計要循序漸進,讓學生逐步掌握相關的物理知識。例如在學習“機械能”的相關知識時,對于學習基礎差的學生來說,教學目標定為全面掌握并理解不同的機械能計算公式;對于學習基礎中等的學生來說,不僅要掌握和理解計算公式,還要掌握不同條件下不同能是如何轉化的;而對于學習基礎好的學生來說,應該在其他層次學生的基礎上掌握動能定理在日常生活中的實際應用。通過制定這樣分層次的教學目標,就能夠確保所有層次的學生都能夠完成教學目標。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也要體現(xiàn)分層次教學,教師設計的教學環(huán)節(jié)要有面向全班同學的環(huán)節(jié),同時也要有面向不同層次學生的環(huán)節(jié),其中面向全班同學的教學環(huán)節(jié)應該體現(xiàn)基礎教學,而面向不同學生的環(huán)節(jié)則注重的是拔高練習,提升每一個層次學生的知識掌握能力。例如在學習“摩擦力”的相關知識時,對于學習基礎差的學生來說,重在引導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激發(fā)學習興趣,所以設計的問題通過公式能夠解決即可;對于學習基礎中等的學生來說,重在引導學生自主學習,通過題目的變換來引導學生知識遷移;而對于學習基礎好的學生來說,應該加強拓展學習,重點培養(yǎng)學生利用物理知識來解決問題的能力。
課后練習是對學生知識掌握情況的鞏固,同時也是檢測,對于不同層次的學生來說,教師應該布置分層次的課后練習。教師設計課后練習時,應該分成兩個大的部分來設計,分別為基礎部分和拓展部分,其中基礎部分是班級中所有學生都要做的練習題,以基礎性的題目為主。而拓展練習則是針對不同的學生來設計的,對于相同知識點,要按照不同的要求設置難度不同的三道題目,讓不同的學生結合自己的真實情況來做好練習?;A不好的學生在做好基礎題的前提下還可以選擇一道比較簡單的拓展題,以此來鞏固知識點,并拓展學生的發(fā)展空間。學習能力越好的學生對應的習題難度越大[3]。對于學習基礎差的學生來說,要求學生只做好教材中的練習題;對于學習基礎中等的學生來說,不僅要做好教材中的練習題,同時還要完成一定的拓展題;而對于學習基礎好的學生來說,要完成教材中的練習和課后拓展題,還應該嘗試做一些模擬考試題目,加強不同知識之間的聯(lián)系構建。
分層次教學法是一種有效的教學方法,將分層教學法應用到高中物理教學中,要求教師對全班同學進行科學分層,并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制定不同層次的教學目標,教學過程同樣要實施分層教學,課后練習布置也要體現(xiàn)分層性,只有這樣才能充分發(fā)揮分層教學的優(yōu)勢,全面提高高中物理教學的效率和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