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 兵
(江蘇省南通市如東縣曹埠鎮(zhèn)初級中學,江蘇 南通)
現代教學要求教師學會傾聽與表達,還要善于傾聽與表達,當然更要善于培養(yǎng)學生傾聽與表達的能力。學生的傾聽與表達是相輔相成,交替發(fā)展的。在思想品德課堂上,教師應該創(chuàng)建“傾聽與表達”的良好氛圍,激發(fā)學生“聽說”的欲望,使學生學會傾聽,學會表達,學會相互尊重;教師的傾聽、鼓勵與啟發(fā),能讓學生在聽中思考,學會完善自己的思想。在“聽說”的交往活動中提高學生的“傾聽與表達”的能力。
由于怕回答出錯,讓同學們嘲笑,很多學生在回答問題的時候具有極大的心理壓力,從而拒絕主動師生互動、生生互動。長期處于這種心態(tài)下,學生就會形成自我封閉的心理,拒絕課堂交流。要消除這種弊端,教師應循序漸進地鼓勵這部分學生,培養(yǎng)他們回答問題的習慣,激起他們求知欲望。很多時候學生回答時候出現卡頓、不完整或者完全偏離方向的時候,教師應起到示范作用,帶領其他學生耐心傾聽,杜絕埋怨、嘲笑等現象發(fā)生。如果遇到不愿意回答問題的學生,也不應輕易地加以否定,而應通過集體氛圍的感染,使他們認識到表達自己的看法是課堂的一種常態(tài)。通過一定時間的相互影響,逐步增強學生的競爭意識與口頭表達能力。
在當今的思想品德課堂上,小組合作學生自主學習已經成為主流。但是在合作過程中由于學生能力的參差不齊,在思考問題或者任務達成方面,會存在一定的差異。因此,培養(yǎng)學生的表達能力也需要循序漸進,因人而異。不能為了完成本堂課的教學任務,將問題回答向優(yōu)秀學生傾斜,這樣就會使得本來能力不強的一部分學生失去培養(yǎng)表達能力的機會。所以,在進行教學設計的時候,提問設計應該階梯分層,分解難度。讓學生通過一定程度的努力,達成目標,嘗試到成功的喜悅。隨著時間的推移,學生逐步看到自己的進步,增強了信心,回答問題的積極性會逐步提高。學生在各個方面都會得到提升。
初中生正處在青春期,這個時期內他們有強烈的自我意識,情感豐富而強烈,喜歡展示自己的個性。教師可以將這些特點引入初中的思想品德課堂中,創(chuàng)設情境引導學生進行討論。提示學生在發(fā)表自己觀點的同時,關注其他學生的看法,從而得到啟發(fā)和提升,用他人經驗來補充和發(fā)展自己的思維。在活動交流中,觀點得到完善,表達能力得到提高,課堂的學習氣氛進一步高漲。當然,需要注意的是討論交流只是一種手段而不是最終的目的,必須為最終的教學目標服務,否則就失去了課堂的本意。
學生在合作學習時,老師應教會學生傾聽別人的觀點。使學生體會到學習活動是一個整體,個人不能游離于活動之外,只有不斷關注其他學生的回答,自己的觀點才能不斷地完善。教師因“課”制宜創(chuàng)設情境,在“角色輪換”機制的保證下,使學生體會到被別人傾聽、受人尊重的喜悅。
教師深入課堂學習小組,擔當一位傾聽者,鼓勵學生大膽說出自己的想法,途中發(fā)表看法也僅與學生平等地參與,奉行“每一位學生的發(fā)言都是精彩的,對所有的發(fā)言都寄予信賴與期待“的理念,用商量、建議的口吻或強調是自己的個人想法,僅供參考而已。有時討論冷場,及時予以提示、連接。這樣,學生一般不會感到緊張、壓迫,能大膽說出自己的見解,研討還會出現觀點爭論、互不相讓的場景,思想的碰撞擦出了星星之火。
傾聽是一種對話、協(xié)商與互生。我們也不得不承認,由于受年齡、經驗、知識、能力的限制,初中生傾聽分析概括的能力畢竟是有限的。有的老師把問題投下去,馬上讓學生小組討論或者班級交流,這種沒有以思考為基礎的表達與傾聽,是淺顯的,沒有思維深度的。老師的教,不能完全遵循著預設的環(huán)節(jié)、節(jié)奏,急追緊趕,而應該接受、尊重孩子的“慢”,用等待、激勵和引導替代責怪和催促。
在課堂的教學活動中,根據學生活動的實際情況進行恰如其分的評價,能夠極大地調動學生學習思想品德的積極性,這也是培養(yǎng)學生有效傾聽的手段之一。不僅師生之間進行相互有效評價,生生之間的評價更能營造出民主和諧的課堂氣氛,從而激發(fā)學生學習思想品德的濃厚興趣??梢宰寣W生去評價同學的觀點,而要形成正確、客觀的評價必定是以認真傾聽為前提的,有傾聽才有理解,才有感受。
只要我們在課堂上給學生創(chuàng)造一切表達的“機會”,制造一切表達的“機會”,放心讓學生去表達,認真傾聽學生的每一句話,真正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相信我們的學生一定會“傾聽會聽”“表達達意”,一定會深切體會到思想品德課的樂趣,最終,達到“傾聽”與“表達”相長。讓學生和教師在傾聽與表達之間互相學習、相互鼓勵,促進學生與老師之間的交流,促進學生的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