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雙喜
(福建省龍海市程溪中學,福建 龍海)
自踏入高中學校的大門之后,學生便可明顯感受到不同的學習氛圍,每個人都處于緊張、激烈的學習狀態(tài)之中,人人害怕因為自己的一時放縱失去成功的機會。雖然一定程度的學習壓力可以成為高中生積極學習的學習動機,適當緊張的學習氛圍也能讓學生隨時保持高度集中的注意力。但是,一旦高中生出現(xiàn)了心理問題,緊張、焦慮與不安感加重,那么便會影響高中生的學習狀態(tài),降低高中生的學習效率。為了讓高中生始終以最佳狀態(tài)參與生物學習,教師便以培養(yǎng)高中生的非智力因素為入手點,激發(fā)高中生的內在學習動機,使其真正喜歡上生物學習,在興趣驅動下逐步提升高中生的生物學習能力。本文將從轉變高中生的學習態(tài)度、促進高中生的全面發(fā)展、實現(xiàn)素質教育三個角度來分析發(fā)展學生非智力因素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的積極作用。
學習興趣是學生非智力因素的基本內容,如果高中生物教師開始關注學生非智力因素的發(fā)展,那么他們必將會選擇學生感興趣的方式組織生物學習,如選擇高中生熟悉的生活資源,設計符合學生“最近發(fā)展區(qū)”水平的生物問題,看重高中生自主建構生物知識意義的學習能力與思維能力等。這些教學策略都符合高中生的認知特點,便于激發(fā)高中生的學習興趣。當高中生真正喜歡上生物學習之后,他們便會主動改善自己的學習態(tài)度,由被動學變?yōu)橹鲃訉W。
素質教育將學生的全面發(fā)展作為教育的宗旨,認為教師應綜合考慮學校教育與學生長遠發(fā)展的教學需要,促使高中生的智力因素與非智力因素實現(xiàn)和諧發(fā)展,讓高中生在生物學習中實現(xiàn)全面進步。一直以來,高中生物教師過于關注學生的智力發(fā)展,認為學生考取優(yōu)異的生物成績便實現(xiàn)了教學成功。但是,這種片面追求考試成績的教學活動只會讓學生逐漸失去學習興趣,并不利于學生的長遠發(fā)展。通過培養(yǎng)高中生的非智力因素,生物教師不僅會關注高中生的生物成績,還會關心高中生在生物學習中所形成的學習能力、學習習慣與學習品質,為促進高中生的全面發(fā)展而努力。
三維目標是新課改為實現(xiàn)素質教育、落實核心素養(yǎng)教學而提出的,包括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三項內容。其中,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這個維度的教學目標缺乏具體的量化工具,還未形成成熟的教學模式,所以許多教師并不知道如何將其落實在生物教學之中。通過研究非智力因素的內涵與要求可以發(fā)現(xiàn),培養(yǎng)學生的非智力因素和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的教學要求不謀而合,所以發(fā)展學生的非智力因素,也就成為在高中生物教學中落實三維目標、實現(xiàn)素質教育改革的基本措施。
筆者相信,通過培養(yǎng)學生的非智力因素,可從根本上改善高中生物課程的教學效益,使高中生自愿參與生物探究,樹立實事求是、科學嚴謹?shù)瓤茖W意識,形成主動學習、主動質疑、主動解決問題等良好習慣,使高中生在生物學習中獲得長遠發(fā)展。下面,筆者將從培養(yǎng)學生學習興趣、關注學生學習情感、培養(yǎng)學生學習習慣三個角度分析高中生物教師培養(yǎng)學生非智力因素的教學策略。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即便高中生已經在過往的學習經歷中學會約束自己的學習行為,努力按照教師的教學安排與課程需要主動學習,但是學生是否對生物學習抱有學習興趣直接決定著他們的學習效率。每個人的行為活動都有特定的活動動機,高中生所參與的每一項學習活動都有著自身的學習動機。學習動機分為外因與內因,興趣便屬于內在學習動機。對生物學習有學習興趣的學生會始終在生物學習中保持積極的思考狀態(tài),善于發(fā)散思維,以便從多個角度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如果高中生是喜歡生物學習的,那么不管他們每天花費多少時間來學習生物知識,都不會感到疲憊,反而會覺得十分興奮、激動。因此,高中生物教師應主動分析高中生的興趣愛好與認知特點,通過有趣的問題情境與探究活動激發(fā)高中生的生物學習興趣,使其產生內在學習動機。
如在“細胞的癌變”一課中,為了激發(fā)高中生的學習興趣,筆者鼓勵學生利用周末時間到本校醫(yī)務室、本地診所與地區(qū)醫(yī)院向有關部門學習細胞癌變的發(fā)生過程,列舉致癌因子與細胞癌變的發(fā)生原因等知識。雖然高中生并未深入社會,但是他們已經通過熱點新聞與網絡資料等途徑了解到癌癥是影響人類健康的基本因素,且近些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方式的不健康化與生態(tài)環(huán)境的惡化,加劇了癌癥的病變問題,出現(xiàn)了“癌癥早齡化”問題。通過實踐調查,高中生能夠學習最科學的生物知識,還能在癌癥研究專家與醫(yī)生的指導下總結出各類癌癥的產生原因。在本輪實踐中,部分學生還舉一反三地根據細胞癌變的發(fā)生根源總結出了預防癌癥的方式方法,自行設計了一套健康生活的作息表與飲食表。不僅如此,本班學生還就現(xiàn)在備受關注的肺癌、胃癌等癌癥的治療方法展開了實踐調查,了解了國內外相關醫(yī)療技術,結合現(xiàn)代前沿生物技術與醫(yī)療技術擴充了自己的知識儲備。
學習情感是指高中生在生物學習中所產生的情緒感受,影響著學生的學習意志與學習積極性。常規(guī)的高中生物教學將關注點放在學生的學習成績之上,片面地以學生的成績波動評價學生的學習表現(xiàn),使得一些雖然十分努力學習,但是成績沒有明顯起伏的學生受到打擊。為此,教師應該關注高中生的學習情感,以客觀的批評與及時的贊美使學生客觀認識自己的生物學習表現(xiàn)與學習水平,保護每一個高中生的自尊心與學習自信,使學生在教師的正確疏導下形成堅韌的學習意志。許多學生在生物學習中會產生擔憂、不自信等多種情緒,且會隨著高考臨近加重這些不良感受,如果不及時疏導,很可能讓高中生陷入到自卑、失望等情緒中無法自拔,最終必將影響高中生的考試表現(xiàn)。關注學生的學習情感,便是為了盡可能消除負面情緒與學習感受的不良影響,使學生積極調整學習狀態(tài),產生迎難而上的決心與勇氣。
在“基因工程及其應用”一課中,筆者從基因工程原理、應用,轉基因生物與食品的安全問題組織本班學生展開了生物探究,旨在讓學生通過基因工程的工作原理匯總轉基因生物與食品的工作原理。為了便于學生理解,筆者還以多媒體技術演示了人們開發(fā)轉基因生物與食品的工作過程。但是,由于本課具有一定的抽象性,需要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與理性思維能力才能理解各個生物知識,所以本班有相當一部分學生產生了疑惑不解的神情。為了引導學生積極探究,筆者以雜交、誘變、單倍體、多倍體育種知識導入了新課,引導學生通過已學知識思考基因工程與轉基因問題。在筆者的問題引導下,本班有一部分學生嘗試說出自己對基因工程的理解,雖然用詞不夠嚴謹,表述不夠清晰,但是筆者依然以微笑面向學生,還告誡學生放松身心,大膽想象。即便學生表述出錯,筆者也不會批評學生,而是鼓勵學生展示個人解題思路,從根本上耐心指出學生錯誤,親切地講解基因工程工具的操作步驟。當學生考試失利或練習出錯時,筆者也不會批評學生,而是隨時給學生講解解題思路,幫助學生突破學習難題。
學習習慣同樣也是非智力因素的重要內容,良好的學習習慣對高中生的一生產生重要影響。在生物教學中,大多數(shù)教師認為高中生已經形成了固定的學習行為,所以或多或少地都會忽視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教育。但是縱觀生物課堂,高中生的學習習慣現(xiàn)狀并不容樂觀。比如絕大多數(shù)學生并沒有養(yǎng)成課前預習的好習慣,總是依賴教師鞭策與督促,而且在課堂上也存在盲目記筆記、課下死記硬背等行為問題。這些習慣問題降低了高中生的生物學習效率,不利于學生的長遠發(fā)展。為此,教師應針對高中生在生物學習中所表現(xiàn)的行為習慣問題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習慣,減少不良行為習慣的發(fā)生頻率,促進學生的長遠發(fā)展。當學生養(yǎng)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之后,他們便會切身感到自己的學習效率實現(xiàn)了穩(wěn)步提升,而這也會增強高中生的學習效能感,使其主動接受良好習慣的約束與規(guī)范。
“從生物圈走進細胞”一課是高中生物教學的第一課,在本課教學中,筆者便布置了明確的預習任務,要求學生從“生命運動為何總與細胞有關”“從微觀到宏觀角度解析生命系統(tǒng)的結構層次”兩個方面展開預習,通過預習找出這兩個問題的答案。在預習中,高中生應列出本課知識點,自行設計思維導圖,確定本課的重點知識。在課堂聽講時,學生應該將聽講重點放在重難點知識上,重點記錄筆者對重點知識的解析、教材未收錄的內容、解題思路等筆記內容之中。除了預習之外,學生還需每天回顧所學生物知識,根據復習成果確定生物練習的重點內容。不僅如此,學生還應養(yǎng)成及時檢查的好習慣,避免粗心大意等。
總而言之,要想讓高中生學好生物,就需要教師調動學生的智力因素與非智力因素,使學生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tài)與心理健康,用樂觀、積極的態(tài)度參與一輪輪生物探究活動,以非智力因素促進學生智力因素的發(fā)展,優(yōu)化高中生的生物學習表現(xiàn),提高生物教學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