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仕海
(廣東省河源市和平縣彭寨中學,廣東 河源)
物理作為一門集自然、科學于一體的復雜學科,在教學中有一定難度。另外,在初中物理教學中,涉及的實驗內容比較多,對保證教學效果,實現教學策略的優(yōu)化和創(chuàng)新有重要意義。合作學習的出現可以實現同學間的配合與溝通,在對某一實驗內容進行教學時,可以充分發(fā)揮學生的優(yōu)勢,實現互相學習,從而幫助學生建立完整的物理思維。
合作學習在初中物理實驗教學中的應用需要學生之間的配合,所以合作學習的關鍵是對人員的分配和安排,這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必須加強對學生的了解,明確學生的物理知識掌握情況以及學習興趣等,為后期分組合作學習提供參考[1]。在物理實驗教學中,合作學習需要不同學生之間的配合,所以加強對小組人員的重視可以保證各小組之間實現平衡。在實際分配小組人員時,教師要明確不同學生在合作學習中的作用,讓學生認識到自身存在的意義,從而能夠更積極主動地投入到學習中[2]。物理實驗教學主要是讓學生對理論知識進行實踐證明,學以致用。合作學習過程中,為保證學習效果,教師可以讓學生輪流操作,也就是說小組合作學習之間既有明確分工,同時也應當保證每個學生可以熟練掌握整個實驗的流程和原理。
比如以四人小組合作學習為例,小組成員中分別設置組長、記錄員、監(jiān)督員和匯報員四個職位,根據學生的特點安排不同的職位。比如學習能力比較強的學生可以擔任組長,實現對整個實驗流程的控制,憑借自覺的合作意識和較強的組織能力,保證實驗順利完成。記錄員需要學生具有敏銳的觀察能力,同時還要足夠細心,能夠準確記錄實驗過程中的各項數據結果。而監(jiān)督員需要具備扎實的物理知識,并對實驗流程和操作細節(jié)熟練掌握,可以在操作過程中及時發(fā)現問題,并加以糾正,同時也是小組學習秩序的維護人員。匯報員主要負責匯報實驗結果,這要求學生具備一定的邏輯思維能力和清晰的表達能力,能夠準確匯報小組中的實驗情況。合作學習中的不同分工可以讓每個學生體會到參與實驗的樂趣,從而提高學習積極性。
在初中物理實驗教學過程中,為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可以在完成課本的實驗教學任務后,鼓勵學生自主設計實驗,一方面激發(fā)學生的探究能力,另一方面可以引導學生實現對物理知識的整合和運用[3]。初中階段的物理實驗相對比較簡單,所以放手讓學生操作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比如在對平面鏡成像這一實驗進行操作的過程中,首先教師可以讓學生觀察生活中存在的平面鏡成像案例,總結平面鏡成像規(guī)律,在觀察后部分學生會得出結果:平面鏡成像會隨著距離的變化而變化,但經過實際操作后發(fā)現平面鏡成像大小是相等的。通過這一實驗,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再次進行實驗,比如將一個物體放在平面鏡的一側,并選擇一人在同一個位置觀察平面鏡的成像大小,然后改變距離觀察平面鏡成像的變化。學生發(fā)現,當人站在鏡子和物體的中間時移動物體,我們所觀察到物體的像和實物大小是相同的。學生通過自主實驗可以實現對知識的深入理解,對學生思維能力的提升有一定作用。
為更好地強化學生的合作意識,教師在實驗教學中要對學生的合作學習行為進行激勵,在肯定小組合作學習成果的同時,還要對每個學生所發(fā)揮的作用給予肯定[4]。在小組合作學習完成后,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對合作學習情況進行評價,讓學生認識到自身存在的問題。激勵和評價在合作學習中的應用,可以提高小組學生的團結協(xié)作能力,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初中物理實驗教學中加強對合作學習教學策略的應用具有重要意義,良好的合作學習可以提高學生的團結協(xié)作意識和能力,促進學生實現全面發(fā)展,讓學生在不斷交流和探究中實現對物理知識的深化學習,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從而促進初中物理實驗教學質量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