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小兵
【摘要】目的 了解冠脈PCI術后應用達比加群脂聯(lián)合氯比格雷對心房顫動患者抗栓治療的效果。方法 選取2017年2月~2018年8月進行冠脈PCI術的心房顫動患者72例作為研究對象,以隨機分配法將其劃分為實驗組與對照組??顾ㄖ委煼矫?,實驗組應用達比加群脂聯(lián)合氯比格雷,對照組采用華法林聯(lián)合氯吡格雷的方式。對治療期間凝血指標、不良心血管事件和出血事件等情況進行分析。結果 經(jīng)過治療后,實驗組APTT與TT以及對照組的APTT與INR和PT以及TT指標均較治療前有較大變化,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統(tǒng)計學分析發(fā)現(xiàn),兩組患者在治療后INR與PT方面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在不良心血管事件方面,實驗組6例(16.7%),對照組7例(19.4%),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出血總發(fā)生率為11.1%,嚴重出血發(fā)生率為5.6%,而對照組分別為19.4%與8.3%,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采用達比加群脂聯(lián)合氯比格雷的方式對心房顫動患者冠脈PCI術后進行抗栓治療,療效較好,不良反應發(fā)生率低,具有較好的應用價值。
【關鍵詞】心房顫動;冠脈PCI術;達比加群脂;氯比格雷
【中圖分類號】R541.7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8.36..02
對心房顫動患者冠脈PCI術后進行抗栓治療時,需對血栓、出血以及卒中等多種風險因素進行綜合性考量[1]。相關研究報道指出,達比加群脂具有較好的抗凝作用[2]。本研究采用達比加群脂聯(lián)合氯比格雷的方式對心房顫動患者冠脈PCI術后進行抗栓治療,獲得了較好的效果,現(xiàn)進行如下報道。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7年2月~2018年8月進行冠脈PCI術的心房顫動患者72例作為研究對象,以隨機分配法將其劃分為實驗組與對照組。其中,實驗組男20例,女16例,平均年齡(60.3±5.8)歲,存在高血壓與高脂血癥疾病各16例,8例存在糖尿病,充血性心衰與甲狀腺功能異常各4例,2例存在外周血管性疾病;對照組男19例,女17例,平均年齡(60.5±5.6)歲,16例存在高血壓,15例有高脂血癥,8例存在糖尿病,5例有充血性心衰,4例為甲狀腺功能異常,存在外周血管性疾病者2例。對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利用常規(guī)調(diào)脂藥進行常規(guī)的治療,每日口服100 mg腸溶阿司匹林1次,PCI術前均口服300 mg氯吡格雷片,若未使用抗凝藥物治療,則需以100 IU/kg的用量對其使用基礎普通肝素,1 h以以1000 IU劑量進行追加。術中需結合病變處的相關情況選用合適的球囊進行擴張,以及支架的置入,術后連續(xù)應用低分子肝素進行為期3 d的抗凝,接著更換為口服抗凝藥的方式。實驗組術后需每日口服110 mg達比加群酯膠囊兩次,對照組則每日口服75 mg氯吡格雷一次,同時口服華法林片并維持INR(國際標準化比率)在2.0~3.0。
1.3 指標觀察
對患者PCI術前及術后1個月與3個月和1年的AP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時間)、D-二聚體、Fib(纖維蛋白原)和INR(國際化標準比值)與PT(凝血酶原時間)以及TT(凝血酶時間)等六項凝血指標進行檢測分析。同時對兩組患者進行治療后出現(xiàn)不良心血管事件(短暫性腦缺血發(fā)作、再發(fā)心梗、支架內(nèi)血栓和缺血性腦卒中與再次置入藥物洗脫支架治療以及再次藥物支架置入治療等)以及出血事件(鼻粘膜出血、消化道出血以及皮下淤血與血尿等)進行記錄。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0.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處理。計數(shù)資料采用x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 果
2.1 凝血指標變化概況分析(見表1)
2.2 不良心血管事件概況分析(見表2)
2.3 出血概況分析(見表3)
3 討 論
行冠脈PCI手術治療的心房顫動患者,不僅需考慮抗栓治療效果,也需注重對出血的控制[2]。常規(guī)應用華法林進行治療的過程中,需對患者凝血指標進行反復檢測,對其身心存在一定程度影響[1]。有相關研究報道指出,氯吡格雷對于血小板聚集有良好抑制效果[3],達比加群脂此種高選擇性的凝血酶抑制劑對于抗血栓不僅穩(wěn)定且效果良好[2]。本研究采用達比加群脂聯(lián)合氯吡格雷的方式對行冠脈PCI術的心房顫動患者進行抗栓治療,并以同期采用華法林進行治療的患者作為對照。結果發(fā)現(xiàn),對照組經(jīng)過治療后APTT與INR及PT和TT均較治療前有一定程度的延長,表明該方案對高凝狀態(tài)有較好的改善作用。而實驗組APTT與TT有一定程度延長(P<0.05),INR與PT變化不大,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明在達比加群治療效果的監(jiān)測中INR與PT指標適用性相對較差。同時本研究發(fā)現(xiàn),實驗組不良心血管事件發(fā)生率(16.7%)與對照組(19.4%)相當(P>0.05)。在出血與嚴重出血方面,實驗組整體情況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心房顫動冠脈PCI術后的患者應用達比加群脂聯(lián)合氯比格雷進行抗栓治療,效果好,安全性高,值得進行臨床推廣與應用。
參考文獻
[1] 李娟娟.冠心病合并心房顫動病人抗栓治療的新進展[J].中西醫(yī)結合心腦血管病雜志,2016,14(12):1346-1348.
[2] 錢 軍,陳建峰,王麗潔,等.冠心病合并持續(xù)性心房顫動患者抗栓方案的研究[J].中華心律失常學雜志,2018,22(3):215-221.
[3] 梁亞州,王俊蒙,周 鑫,等.淺析心房顫動合并冠心病患者PCI術后的抗栓治療[J].中西醫(y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15,3(18):59-61.
本文編輯:劉欣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