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嘉詠
摘 要:紅棉小學有著正氣紅棉、向上生命的教育文化特色,希望孩子們都能成為身心正直、樂學上進、潛能上升的紅棉學子,每一朵紅棉花兒都綻放自己的光彩。在學科教學中,老師們都會貫穿“生命自覺,自主學習”的理念,培養(yǎng)孩子們樂學善思的精神。本文淺談巧設英語課堂教學,通過有效的教學手段把學生引入到充滿樂趣的課文內容中,讓學生樂學并主動投入學習,從而提高課堂學習效率。
關鍵詞:樂學;英語;課堂
小學生活潑好動,完全憑興趣,良好的學習習慣需要老師慢慢培養(yǎng)。本來小學生學英語就會不同程度的存在著怕開口、羞于開口的問題,如果我們的課堂教學還以填鴨式硬灌,讓學生進行死記硬背的枯燥無味的“苦學”,就會導致學生“厭學”、“怕學”和“拒學”。有效性是課堂教學的生命,因此我們就必須巧設課堂教學,通過挖掘課文亮點、運用趣味性強的教學方法和激趣語言,才使課堂教學變得生動有趣,讓學生樂學。
一、挖掘課文的童趣,激發(fā)學習樂趣
愛因斯坦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它可激發(fā)人的創(chuàng)造熱情、好奇心和求知欲。小學英語課程標準也指出,基礎教育階段英語課程的任務是激發(fā)和培養(yǎng)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我們的英語教材的內容大都是貼近孩子生活的故事,都是孩子們感興趣的話題,這些課文內容所描寫的語言、行為、心理和情節(jié)都具有兒童化的特征,貼近兒童生活實際。例如:I have a ship這一課與孩子喜歡課余討論玩具的話題相吻合;What do you want to be?是關于理想工作,長大后做什么職業(yè),而討論想成為什么樣的人是中年級孩子的話題;Famous people里喬布斯、霍金、居里夫人都是孩子們的偶像,高年級的孩子讀起這些課文倍感親切。因此,我們教學時就要注意挖掘課文里最貼近孩子生活的亮點,通過整合課文等有效的教學手段把學生引入到充滿樂趣的課文內容中,使學生對課文內容產生興趣,讓他們在課文中產生共鳴,樂意開口表達自己的想法。
二、 巧用趣味性教學方法,享受學習快樂
心理學家研究發(fā)現(xiàn),學習成功的諸要素中智商因素只占20%,而情商占80%。因此,教師在教學中采用趣味性教學就顯得特別重要。課堂上,教師要給學生創(chuàng)設一種愉悅的學習環(huán)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情感,才能引起學生的求知欲,完成教學任務。趣味教學的方法有很多,各種課型都可以適當采用趣味教學。
(一)新授課里利用課文劇激發(fā)學習興趣
英語的單詞和句型學習非常重要,但切忌把它們獨立出來學習,而應把它們放到情節(jié)里,進行整體教學,這樣更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興趣。教師可以根據(jù)課文內容,設計一些表演性的訓練,引導學生進入角色,進入情景。例如我教Waiting for another hare時,為了使學生更好地理解守株待兔的故事,在學生對課文內容初步理解后,把編好的課文劇讓學生表演。我讓兩位學生分別戴上農夫和兔的頭飾進行表演。這兩位學生模擬農夫和兔的語言、行為、神態(tài),表演得非常逼真,其他學生看得非常開心,從而也領悟到想要收獲滿滿,必須經(jīng)過努力的付出,不勞而獲的成功是不存在的。
(二)操練活動中保持英語教學的趣味性
其目的是讓學生形成正確的語言習慣,為交際打下基礎。課堂操練分為機械操練和意義操練。無論哪一種操練都應注意趣味性,避免由于重復多次而造成學生的倦怠。操練課中運用生動活潑的游戲活動,讓學生做一做,比比賽,能使學生學得更興趣盎然。例如,教“a cup of ”、“a glass of”、“a plate of”這樣的數(shù)量詞時,為了使學生更好理解和運用,我編了“找朋友”的游戲,讓學生找一找哪些詞是上面數(shù)量詞的朋友,再把它們搭配在一起。這樣,學生興致濃,學得快,也記得牢,比起教師幫他們配對好了,只讓他們反復朗讀效果要好。
(三)歸納總結環(huán)節(jié)中增強課堂教學的趣味性
我在上三年級Unit 10 Family時,是用動畫片人物引導學生進行總結的:我先出示白雪公主和七個小矮人,問How many people are there?學生回答There are eight. 我再出示巴啦啦小魔仙,問How many people are there?學生答There are four. 最后我出示課文主角Jiamin, 問學生How many people are there? 學生說There is one. 我把之前的問答再重新羅列出來,問學生發(fā)現(xiàn)了什么規(guī)律,他們都看出來了復數(shù)用There are,單數(shù)用There is. 通過這樣的趣味歸納,既培養(yǎng)學生的細心觀察的能力,卡通人物的出現(xiàn)又讓他們對語法規(guī)律印象深刻。
三、善用形象生動的激趣語言和肢體語言,保持學習樂趣
世界上沒有枯燥的知識,只有枯燥的講授。幾乎所有的調查顯示學生歡迎富有幽默感的老師,而不喜歡語言無味的老師。尤其是小學教師,要經(jīng)常保持童真,課堂中的教學語言要兒童化,描述事件時要生動形象,惟妙惟肖,學生才喜歡聽,才容易懂。例如外星人Aki的語言,如果老師示范朗讀時就用夸張的聲音讀出與眾不同的語調,就能把學生的注意力一下子吸引過來;等學生朗讀時他們也會學老師的樣子一邊忍著笑一邊一本正經(jīng)地表演,甚至在早讀午讀時,孩子仍然能在老師不在場的情況下“玩”起了語言。
根據(jù)課文內容的需要,教師還要適當?shù)剡\用肢體語言,這除了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引起學生的興趣外,還能幫助學生理解一些知識。如我教sit down/ stand up/ touch your nose/raise your hand等詞組的時候,我會直接用動作告訴學生詞組的意思,而不是把中文寫在黑板上。請孩子站起來一邊讀一邊動一動,他們很快就記住了幾個詞組的意思,再通過幾次比賽,他們已經(jīng)很熟練的掌握了。
孔子曾經(jīng)說過:“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樂知者?!?“好知”和“樂知”就是指興趣在學習中的作用。實踐證明,在課堂教學中,根據(jù)學生的年齡特點,采用種種愉悅的激勵性手段進行愉快教學,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自主地投入學習,把學習視為享受的樂事,更好地促進學生素質的和諧發(fā)展。繼續(xù)探索多元有效的教學手段,引導學生樂學善思,讓我們的紅棉花快樂綻放,是我們紅棉老師的責任和心愿。
參考文獻:
[1]《小學英語課程標準》.
[2]《英語課堂教學策略》,朱曉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