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慧萍
(甘肅省蘭州市五十二中學)
作文寫作是高中語文考試的一個大的占分項,對于學生考試成績的影響很大,近年來教師對學生寫作教學的關注也與日俱增,但是通過教學來提高學生的文章寫作水平并不是一件急功近利的事情,因為體現(xiàn)學生語文寫作水平的主要是兩個方面,一是學生是否有豐富的素材積累,二是學生是否有扎實的寫作功底,要達到這兩個目標,依靠的是學生平時的自主寫作練習和素材積累。因此,將自主學習策略運用到高中語文作文教學中并且把教師的教學重心集中到學生學習方法的培養(yǎng)上來,能夠使語文教育回歸本真,讓學生從考試功利性的桎梏中掙脫出來,令學生的文章寫作質量獲得進一步的提高。
一篇優(yōu)秀的作文中必然包含許多合理生動的例證作為文章論點的解釋和支撐,要想從長遠的發(fā)展角度出發(fā),從根本上提高學生的作文寫作能力,第一步要做的就是引導學生廣泛閱讀,通過對其他優(yōu)秀文章的閱讀和整理,學生一方面可以模仿學習其中的精湛的寫作手法和例證方法,另一方面還可以分類搜集到許多有趣且實用的寫作素材,如一些有哲理的小故事、小寓言或者一些膾炙人口的名人名言,不僅如此,在閱讀過程中還能激發(fā)學生對生活的思考,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以及對生活細節(jié)的把握能力。
教師可以通過定期布置定量的閱讀整理任務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例如,教師可以通過作業(yè)的形式要求學生一個星期閱讀整理至少兩篇優(yōu)秀文章,其中一篇記敘類文章,一篇論述類文章,要求學生做好詳細的閱讀筆記并分類收集好文章中出現(xiàn)的實用性素材,久而久之,學生通過日積月累的整理就會形成一個龐大的素材庫,在閱讀中也會模仿學習到大量的寫作方法,更重要的是能夠幫助學生培養(yǎng)良好的自主閱讀學習習慣,有利于學生的終身發(fā)展。除此之外,教師還需要指導學生細心觀察周圍事物和把握生活細節(jié),幫助學生在寫作中多多融合個人的生活閱歷,積累自己專屬的寫作素材。
素材的積累是第一步,要想切實提高寫作功底還要勤奮地練習,因此教師需要定期在課堂上安排寫作任務,讓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利用所積累的素材進行獨立的構思和語言組織,結合個人的經歷與感受定時完成文章的創(chuàng)作。
具體的實施步驟可分為三步,第一步,教師確定寫作主題,提供給學生一個開放式的討論環(huán)境,讓學生通過互相探討個人對寫作主題的想法并確定自己的作文題目;第二步,教師可以通過課堂發(fā)言讓學生展示自己的寫作題目并表達自己的靈感來源和寫作結構,使學生之間產生思維的碰撞,在比較和討論中調整個人的寫作思路并完善個人的寫作內容;第三步,讓學生進行實際操作,在規(guī)定時間內完成作文的寫作練習。通過在教師的指導下讓學生自主地完成寫作訓練,鼓勵學生勤練習勤思考,在實踐中鍛煉寫作手法和提高寫作功底。
作文水平的提高除了要多寫之外,通過他人評價來發(fā)現(xiàn)自己作文中的缺陷并加以改善也是必不可少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傳統(tǒng)的作文教學都是教師個人來完成學生作文的評估,雖然教師的評價往往都比較貼切合理,但是畢竟只是教師個人的觀點,評價結果不具有全面性,而且這種點評方法在無形中增加了教師的工作量,同時也使學生喪失了一個相互交流寫作經驗的機會。對此教師可以充分運用自主學習策略,組織學生進行作文的相互評改,讓學生在相互評改的過程中對他人的作品進行詳細的評價和分析,推己及人,幫助學生在相互學習中完善自己的寫作手法以達到共同提高的學習目的。
除了相互評價,教師還可以在課堂上組織學生共同欣賞和評價一些優(yōu)秀的文章佳作,分析解構班級中同學的一些高分作文,在鼓勵作者的同時也激勵其他學生多多學習和模仿這些作品的寫作手法和語言特點,這其實也是一種經驗的交流,使學生在合作與良性競爭中相互學習、共同提高。
語文教學工作的本真是培養(yǎng)學生的文學素養(yǎng)和對文學知識的終身學習能力,語文作文教學的自主學習策略使高中語文教學回歸到了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目的上來,真正做到了以學生的終身發(fā)展為重心,該教學方法值得進一步地被推廣完善。
參考文獻:
[1]祝新華.從學生作文心理角度開展作文教學改革[J].課程·教材·教法,2001(3).
[2]邸珍玉.自主學習策略在高中語文寫作教學中的應用探析[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2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