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復帥
(四川省中江縣龍臺中學,四川 德陽)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我們接觸的信息越來越多,也越來越生動。與色彩斑斕的網絡世界相比,我們的課堂教學似乎就顯得越來越枯燥乏味,學生對于課堂教學的投入性和主動性明顯不如以往。這是時代的改變,是技術的進步,也是我們課堂教學需要改進的動力。課堂教學作為學生教育的主戰(zhàn)場,是實現(xiàn)學生教育的重要途徑,提高教學有效性不僅僅是學生自身學習成績的要求,也是學校和教師需要思考的問題。而高中生物是建立在初中生物的基礎上進行的,是基礎自然學科之一,學好生物課程對于學生之后的學習具有重要意義。
“因材施教”是由我國偉大的教育家孔子提出的,指的是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和個體差異有的放矢地進行差異性的教學,使每個學生都能夠揚長避短,獲得最佳發(fā)展。體現(xiàn)在高中生物課堂教學過程中可以細化為:針對生物基礎知識較為薄弱的學生,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就要以夯實基礎知識為主,讓他們對于高中生物知識有一個系統(tǒng)性的了解;針對學習信心不足的學生,教師要將重心放在心理輔導方面,通過展現(xiàn)這些學生的長處來提高他們學習的學習信心,同時通過一些特殊的活動來提高他們的心理承受能力;針對生物課程學習進程比較快、學有余力的學生,可以建議參加生物競賽,進一步提高生物水平。
學習是指從閱讀、聽講、研究、實踐中獲得知識或技能的過程,而這一過程只有通過親身體驗才能夠有效地完成的。通過完完全全地參與學習過程來獲得的知識記憶相比于只通過教師的講解來得更加深刻。比方說對于顯微鏡的使用方法和技巧的學習,如果僅僅是通過教材的示意圖和教師在課堂上的講解,學生只能短暫性地進行記憶,且容易存在模糊點。但是,如果每個學生都能夠自己通過顯微鏡進行一次細胞的觀察,就能夠在短時間內清楚顯微鏡的使用步驟和注意事項,且不容易忘記。
素質教育實施以來,學生的考試成績仍舊十分重要,但是不再是衡量學生的唯一標準。因此,學校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也要注重對學生能力和價值觀的培養(yǎng)。高中生物是一門實驗性很強的學科,對于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有一定的要求,更多的時候需要學生將課堂知識與實際生活進行結合才能夠真正地理解。有效教學就是要在教學中關注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提高學生的生物思維、動手能力和擴散性思維,促進學生綜合素質水平的提高。
第一步是要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這也是創(chuàng)建民主和諧課堂教學氛圍的前提。如果生物教師與學生之間關系不和諧不僅僅會影響個別學生的學習效率,還會觸發(fā)學生的逆反心理,導致課堂氛圍比較沉重。一個良好的課堂氛圍能夠讓學生處于最佳的學習狀態(tài),激發(fā)敏感神經,使記憶能力增強,思維更加活躍,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即使是面對艱澀難懂的生物知識點也能夠在不知不覺中掌握和吸收。教師也能夠在學生心目中樹立一個良好的形象,讓學生愛上自己的課。
隨著多媒體技術和網絡技術的發(fā)展,出現(xiàn)了很多新型的教學手段,優(yōu)化了教師的教學方式,增強了學生的學習體驗。因此,教師在高中生物教學中要積極運用新型的教學手段,將復雜難懂的生物知識點直觀生動地展示在學生面前,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和學習興趣,提高了高中生物教學的有效性。比如,通過微課教學能夠直接展示生物細胞示意圖和各個部分的組成部分,就連細胞的行程過程也能夠動態(tài)地展現(xiàn)出來,讓學生的學習過程更加輕松,提高了生物教學質量和水平,給予學生良好的學習體驗。
高中生物課堂知識與實際的生活現(xiàn)象息息相關,進行相關的學習之后,我們對于一些生活現(xiàn)象就能夠給予解釋。所以,教師在課程開始之前要積極搜索生活中的相關現(xiàn)象,引導學生將課堂上學到的生物知識同實際生活現(xiàn)象聯(lián)系起來。比如,在進行無氧呼吸之后,學生就可以從專業(yè)知識角度向別人解釋慢跑為什么會導致大腿酸疼,夜晚為什么不能將植物放在臥室中等生活中遇到的問題。通過這樣的方式,能夠提高學生對于高中生物知識的理解,也能夠增強學生對生物知識的運用,真正讓學生體會到學習生物知識的樂趣。
綜上所述,教師應重視有效教學在高中生物課堂教學中的運用,積極探索提高高中生物課堂教學有效性切實有效的教學方法,不斷豐富學生的生物知識,提高學生的學習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