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躍群
(浙江省杭州市富陽區(qū)富春第三中學,浙江 杭州)
初中階段的教育在各個階段教育中,主要起承上啟下的作用,因為學生在小學階段的英語課程屬于啟蒙教育,而高中階段則是對各個新知識點的總結,所以初中階段的主要工作還是要起到良好的傳遞性作用,讓學生能夠在打好基礎的情況下更好地發(fā)展,所以初中階段的教育至關重要。而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已經無法滿足現(xiàn)代教學工作的需求、學生對知識的需求,所以教師還是要改善自己的教學手段,滿足現(xiàn)階段社會發(fā)展的潮流,提高自身教學工作的水平和能力,在核心素養(yǎng)的要求下更好地對學生進行英語課堂的知識教育。
核心素養(yǎng)實際上指的并不是簡單的、學生在課堂上所學習的相關知識內容和技巧,而是在特定的教育工作環(huán)境下,教師能夠借助各種各樣的外部資源,更好地滿足學生對知識的需求,對自身發(fā)展的需求,是提高學生綜合性的能力和素質的一種方法。而在初中階段的英語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所需要講解的核心素養(yǎng)內容,一般情況下包括:學生具體學習的能力、學生語言使用的能力以及學生未來思維發(fā)展的情況等方面的內容。隨著我國社會的發(fā)展以及教育工作不斷的改革和進步,核心素養(yǎng)的工作所涉及的內容逐漸增多,并且在快速地完善和被豐富,其中所涉及的精神層面內容是現(xiàn)在校園工作教育的缺失,也是重點。因此初中階段的英語教師在進行整個課堂教學工作改革和教育方法創(chuàng)新上,要加強關注學生的情感和態(tài)度,進而有效地提升學生的整體核心素養(yǎng),為學生的未來發(fā)展做出貢獻,也為高效課堂的建立做出保障。
縱觀我國初中英語課堂的開展形式能夠看出,在傳統(tǒng)的教育工作中,英語教師關注的僅僅是學生的學習成績,甚至很多家長都支持教師這樣的做法,僅僅關注學生在期末階段的考試成績,并沒有注重學生英語的使用效果。家長認為,英語對學生的日常生活沒有太大的用處,僅僅是能夠在考試中發(fā)揮出最佳的學習情況,就已經達成了學習目標。對教師來說,升學率和考試的成績都是對自己教學工作開展的考核。在這樣的情況下,家長和教師在現(xiàn)階段的教育體制的發(fā)展下,依然以成績當成一切,所以中式英語成為了教育工作中理所應當會出現(xiàn)的事情。
新課改要求提高學生自主創(chuàng)新的能力,推動學生的發(fā)展和進步,但是傳統(tǒng)的課堂恰恰不具備這些條件,現(xiàn)階段英語課堂開展過程中,有些教師忽視了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甚至沒有關注到學生興趣的養(yǎng)成與學生成績之間的關系,這些都導致學生在課堂中無法按照自己的需求進行學習,甚至覺得課堂枯燥乏味,這樣很難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甚至影響學生全方面能力的提升。
在整個初中英語課堂教學實踐工作開展階段,教師經常認為自己找工作的壓力比較大,因為面對即將到來的考試和升學的壓力,僅僅利用課堂中的45分鐘要把所有知識傳授給學生,讓學生保證成績的提升是難以達到的一個需求。例如:在講解單詞和相應語法的知識內容中,教師想要學生能夠通過自己的講解,快速地對單詞和語法進行記憶和掌握,實際上這是不切實際的想法。教師已經認為課堂時間完全不夠用,所以并沒有關注到延伸的重要性,這也導致學生在課堂中學習到的知識僅僅是圍繞著教材進行的,按照教師的講解,遵從著教師的支配,這些也導致學生對各種知識的理解并不深入。而且想要養(yǎng)成良好的核心素養(yǎng),其精神文化的培養(yǎng)至關重要,但是在傳統(tǒng)教育中,教師恰恰就忽視了這一教學工作的重要性,不僅僅降低了學生在課程的學習積極性,更不符合當今社會對教育工作所提出的要求。
在現(xiàn)階段初中校園的英語教學過程中,一般教師采用的都是應試教育方法、教師總結自己工作以來英語考試中的重點內容、對學生進行課堂上的講解和分析、要求學生死記硬背掌握相關的知識內容,對于其他考試涉及較少的知識,僅僅是一筆帶過,對考試無法涉及的知識內容,就完全置之不理,這樣就會導致課堂教學方法比較單一和枯燥。學生也僅僅是能夠聽著教師津津有味地講解,而自己實際上完全沒有跟上教師的腳步,影響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再加上很多教師認為自己通過板書和說教結合的方式,已經能夠把所有的知識點都傳授給學生,但實際上并沒有了解到學生對課堂學習的心理需求,再加上現(xiàn)在教材的編制,以及英語考試的內容關注的都是學生對相關知識理解的能力、單詞和語法的背誦能力,完全忽視了課堂中的活動和課外知識的學習,這也讓很多初中校園中的英語課堂變成了啞巴式教學,學生僅僅能看得懂單詞,但是卻不會說,這些是英語教育存在的最大的弊端。
想要保證在初中階段英語課堂中融入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的教育工作內容,教師在整個課堂開展階段就要與實際生活相互聯(lián)系,引入生活化的教學方式和手段。主要就是因為生活化的教學能夠貼近學生的實際生活,學生也能夠對生活中所涉及的英語內容有充分的理解和掌握,不僅能夠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也能讓學生學以致用。所以教師可以在引入生活化教學手段的過程中,可以采用情境創(chuàng)設、小組合作的方式進行教學,以此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
首先想要采用情境創(chuàng)設的教學方法,就可以讓教師借助多媒體教學方式為學生營造出融洽、和諧的課堂氛圍,然后進行合理有效的教學引導工作,例如:在進行How do you get to school?課程內容的時候,教師就可以借助多媒體進行知識的展示,例如展示出多種交通工具的圖片,也可以利用多媒體的聲音功能播放出交通工具的聲音,然后向學生提出問題“這屬于哪種教學工具”。這種方式不僅能讓學生感覺到課堂的新鮮感,也能讓學生通過對生活常識的了解,更好地理解課程中所涉及的知識內容。然后教師可以采用小組合作的方法讓學生進行兩兩互動,相互提問“How do you get to school?”然后鼓勵學生對問題進行回答,這樣的生活化教學方式,能夠通過對教學情境的模擬讓學生更好地進行課堂知識學習,以此有效地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
小組合作的學習方法是新課改背景下所提出的培養(yǎng)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最佳教學手段,其不僅能幫助學生加強對課程所涉及內容的理解,更能讓學生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理解團結的力量和團結的重要性。在初中階段英語課堂教學工作開展過程中,教師可以按照學生日常的學習效果和學習特點進行幾人的分組,并且為其提供相匹配的教學內容,教師可以引導小組內部英語成績較好的學生,幫助英語成績較差的學生,然后讓小組內部共同探討自己所需要的學習方向,這樣才能夠達到更加理想的學習效果,也能夠讓學生相互幫助,培養(yǎng)學生素養(yǎng)。
例如:在學習How do you study for a test?內容的時候,教師就可以在課堂開展前期提出相應的問題,然后組織小組以辯論的方式開展教學活動,引導和鼓勵組內每一個學生都能夠參與到辯論過程中,同時對相應的教學內容進行良好的設計,組內討論之后派出一名學生代表小組發(fā)言,最終教師對小組得出的結論進行評價和總結,這樣能提高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培養(yǎng)其核心素養(yǎng)。
很多教師自認為自己有著豐富的教學經驗,即便是新課改已經提出了要求,但是教師依然無法把核心素養(yǎng)融合到課堂之中,所以想要進行良好的英語課堂教學工作,要求教師能夠逐步地轉變自己的思想,這就要求學校經常對教師進行培訓,使其意識到在新環(huán)境下學生對知識的需求以及最新教育工作的優(yōu)勢。同時讓教師能夠了解到社會對人才的需求,并且充分地意識到原有的教學方式已經無法向學生輸送其所需要的知識內容。這樣才能讓教師認真地進行教育工作手段的革新。
與此同時,學校也需要給教師提供充分的設備,使其能夠使用也愿意使用,把教學設備融合到課程知識內容之中,為高效課堂打下堅實的基礎,例如:在學習How much are these Pants一課的時候,教師需要向學生講解西方國家的經濟和文化背景。在這樣的情況下,如果教師完全使用英語教學,學生無法聽懂;如果完全使用中文進行教學,那么課堂則無法發(fā)揮出其最佳的效果。教師就需要中西合并的方式,也可以支持教師結合多媒體的方式,利用圖片和視頻,讓學生了解到西方國家的特點,為自己的教學工作提供支持,也能夠達到學生培養(yǎng)核心素養(yǎng)的目的。
根據(jù)以上探討和分析能夠看出,隨著我國社會的不斷發(fā)展和進步,國家經濟水平和科技水平都得到了提高,初中階段英語課堂教學工作的開展情況至關重要,在這樣的背景下,要求教師能夠轉變傳統(tǒng)的“填鴨式”和“滿堂灌”的教學方法,把良好的教學手段融入英語課堂之中。同時也需要教師關注新課程改革所提出的學生培養(yǎng)方式,特別是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養(yǎng)成,根據(jù)教學大綱進行學生的引導和構建,鼓勵學生能夠通過課堂知識的學習,提高自身整體的素質,這樣有利于向社會中輸送更多有用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