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希妍
(福建省南安市國光中學)
探究式學習模式是一種全新的改革模式,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探究式學習模式主要從發(fā)現(xiàn)問題和解決問題兩方面出發(fā),致力于促進學生的綜合發(fā)展提,更好地發(fā)揮探究式學習模式的作用。
探究式學習模式與發(fā)展學習的理論相互對應,而且這個理論最先開始是美國教育家布魯納所倡導的,布魯納提出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進行實踐學習,更容易在問題中獲取有價值的信息。因此,利用發(fā)現(xiàn)學習理論,教育工作者在進行語文教學時,沒必要直觀化地為學生講解知識,可以通過創(chuàng)設一種情境來指引學生自主完成學習,從而改變教育工作者和學生之間的微妙關系。由此可見,探究式學習模式和發(fā)展學習理論是相輔相成的。并且探究式學習模式就是以這個理論為出發(fā)點,通過引導,讓學生自主收集和教學內容相關的資源,并且通過提出問題而獲得的結論進行假設。最后,必須和合作學習模式相結合,所謂的合作學習模式,就是個體和團隊的關系,在互相交流和溝通中完成相對應的學習目標,并且探究式學習模式既有學生之間的配合,又有師生之間的配合,由此可見,探究式學習模式和合作學習模式也是相輔相成的。
根據建構主義模式而言,學生應該進行自主學習,以自身建構知識為前提條件。但是因為每一個學生都具備自己獨特的個性化特點,因此,學生在建構知識的過程中,必須根據自己和外界的相互作用來完成,為了完成學生自身建構知識的目標,教育工作者必須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這樣學生才能在這個氛圍中自主建構、自主探究。當然了,教育工作者在創(chuàng)設情境時,一定不能忽視問題情境的設計,因為它是探究學習模式的基礎。
例如,在學習《老人與?!芬晃臅r,因為文中的知識點極為豐富,因此讓學生透徹理解內容很關鍵,教育工作者可以創(chuàng)設一個問題引導學生閱讀:如文中孩子與老人到底有什么聯(lián)系?然后讓學生分組合作去完成問題,因此,如果學生想要更好地了解人物的聯(lián)系就必須認真通讀文章,進而學生就會圍繞這個問題發(fā)現(xiàn)文中雖然題目是老人與海,但是文章中的內容多涉及老人和魚兒之間的激烈斗爭,而孩子只是一個佩服老人的人……通過理解這個問題的答案,讓學生更加深化對文章的理解和認識。
在高中語文教學中,大部分的教育工作者會遇到這樣一個問題:在語文教學時,已經清晰地提出了有趣味性并且具有探究性的問題,但是學生顯然并沒有實際的探索思維,由此可見,出現(xiàn)這類情況證明學生并沒有理解正確的探究方式,而且教育工作者也沒有發(fā)揮自身的指導作用,因此,我認為細節(jié)探究法較為適合。以《林黛玉進賈府》一文為例,教師提出了這樣的問題:林黛玉和賈府有什么關系?為什么她一定要進賈府呢?大部分學生都無法用事實解析這個問題,這個時候教師就要起到指導的作用,要正確引導學生重復地閱讀文章,文中細節(jié)部分一定仔細研讀,如,文章中多次出現(xiàn)林黛玉進賈府的情況,肯定大有用意,那么這個用意就是問題的回答,因此,學生就會清晰地認識到,林黛玉與賈府的淵源很深,原來賈迎春是林黛玉舅舅家的孩子。
溝通與點評是語文教學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這不但有助于更好地實現(xiàn)教學目標,更可以實現(xiàn)對學生的督促,與此同時,學生也可以在溝通點評的過程中,清晰地明確自己存在的不足。例如,在學習《動物游戲之謎》一課時,有部分學生會覺得其中的3到4段內容是重復出現(xiàn)的,多余,當學生產生類似想法并提出來時,教師不要過早地進行點評,而是讓學生自主溝通并探究,這樣學生就會明白,文中3到4段雖然沒有明確闡述動物游戲之謎,但是寫了動物之間是如何去進行屬于它們的游戲的,從而才能解釋動物游戲之謎的秘密,看似與文章題目不符合的內容,實際是創(chuàng)設了一個對應的情境,當學生能夠產生共鳴時,教師才對其進行點評補充,從而就能因此獲得良好的教學效果。由此可見,學會傾聽學生的話語,并及時給予學生支持與鼓勵,重視學生的溝通,才是提升教學質量的關鍵。
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應用探究式學習模式有助于學生的綜合發(fā)展,因此,教育工作者必須嘗試運用探究式學習模式,從而提升學生的學習質量,促進學生的長久發(fā)展。
[1]楊君燕.探究式學習模式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有效應用[J].語文教學與研究,2014(25).
[2]鄧超.運用探究式學習模式進行高中語文教學[J].語文建設,201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