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深圳市觀瀾第二中學)
初中學生所需要學習的歷史知識點復雜繁多,學生需要記憶的歷史知識范圍比較大,就導致學生記憶困難,對歷史知識的學習不感興趣,降低歷史課堂教學效率。那么教師就需要改變傳統(tǒng)的歷史教學方法,采用學生喜歡的多媒體教學法,利用多媒體教學的新奇性,集中學生的注意力,總結歸納歷史知識點,將復雜的歷史知識簡單化等優(yōu)勢,推動初中歷史教學現代化。
在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中,教師一味對學生進行歷史知識的傳授,忽略學生對歷史知識的掌握,不能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影響了學生歷史學習能力的進步。所以采用多媒體技術對學生進行歷史知識的教學,能夠將歷史知識通過多彩的圖片、生動的視頻和美妙的音樂進行展示,有利于激發(fā)初中生的好奇心,從而集中學生的注意力進行歷史知識的學習。例如教師在講解《燦爛的青銅文明》的知識時,就可以利用多媒體為學生展示夏、商、西周不同時期的青銅制品,讓學生通過具體的圖片對“三星堆”“司母戊鼎”“四羊方尊”進行理解,有利于加強學生對青銅器的掌握,提升學生對我國青銅文明的認識,還能活躍歷史課堂教學氛圍,提高教學效率。
初中歷史知識包含著豐富的內容,所以歷史課堂教學任務重,教師往往認為讓學生跟著自己的思路對教材中的內容進行理解,有利于增加學生的歷史成績,但是卻不能從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掌握程度為出發(fā)點,合理為學生設置歷史教學內容。多媒體教學的形式,能夠簡化歷史知識的重難點內容,加強學生對歷史知識的理解和認識,有利于提升學生的歷史學習能力。例如教師在對《八國聯(lián)軍侵華戰(zhàn)爭》的知識進行講解的過程中,由于學生不能熟練記憶義和團運動的起因、經過、結果,所以教師就可以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為學生播放義和團運動的相關視頻,進而讓學生在視頻中感受中華民族不屈不撓的反抗精神,并加強對義和團運動的認識,有利于幫助學生理解這一課的難點內容,促進學生歷史成績的提升。
采用多媒體教學的形式,有利于調動學生自主學習歷史知識的能力,同時教師要發(fā)揮自己的引導作用,對重點歷史知識進行合理的引導,適時提出歷史問題,引發(fā)學生思考,促進學生歷史思維能力的提升。例如教師在對鴉片戰(zhàn)爭進行教學的過程中,就可以利用多媒體課件講解歷史重點知識,進而讓學生根據多媒體內容進行自主討論,從而掌握林則徐虎門銷煙的知識,掌握鴉片的危害,幫助學生樹立憂患意識,認識到落后就要挨打的現實[1]。
教師在對多媒體課件進行制作的過程中,要豐富多媒體課件內容,保證多媒體內容能夠吸引學生的視覺、聽覺、感覺,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教師在講解《三大改造》的相關知識時,需要利用多媒體課件為學生展示農業(yè)社會改造、資本主義工商業(yè)和社會主義改造內容,并引入趣味的圖片或者視頻表現三大改造要求過急而造成的不利于民族團結和經濟建設發(fā)展的事實、人民公社化和大躍進事件的發(fā)生過程,加深學生對歷史知識的認識,提升歷史教學水平。
歷史知識有許多難點,所以教師在利用多媒體進行講解的過程中,要將復雜的歷史知識簡單化,便于學生理解,從而加強學生對歷史知識的掌握。例如教師在講解中華文化的勃興時,需要對諸子百家的思想進行介紹,但是由于諸子百家思想迥異,所以學生很難把握并記憶各種學派和思想,那么教師就可以通過多媒體課件為學生創(chuàng)建思維導圖,讓學生在思維導圖中對不同人物的不同主張進行構建,從而方便學生一目了然地對歷史內容進行剖析,有利于簡潔直觀地為學生展示歷史知識的脈絡層次,從而加深學生的印象。
教師在利用多媒體進行歷史教學的過程中,需要為學生創(chuàng)建輕松愉悅的教學環(huán)境,從而緩解學生的學習壓力,提升歷史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例如教師在對《中國人民站起來了》講解時,就可以利用多媒體為學生播放《義勇軍進行曲》,從而深化學生的愛國情懷,加強學生對中國人民不屈不撓的奮斗精神的掌握,還能讓學生在娛樂的氛圍中掌握歷史知識,提升學生的歷史成績[2]。
綜上所述,利用多媒體優(yōu)勢推動初中歷史教學現代化,需要教師豐富多媒體內容,直觀展示歷史知識,緩解學生學習壓力,從而確立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簡化歷史難點,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歷史教學質量。
[1]王圣軍.多媒體技術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4(1).
[2]魯德文.初中歷史教學中學生學習興趣的有效培養(yǎng)策略分析[J].教育教學論壇,2014(17).